鬼子推行“集家并村”,烧毁山外屯子、圈禁百姓,抗联陷入断粮断药的绝境。战士们藏身原始林,饿啃冻窝头渣,渴食积雪,许多人冻得手肿脚烂,还有人染上风寒,咳嗽声在林中不断。
为应对危机,抗联迅速召集老农户、老猎人、老中医,并由柯明义联系北平左玉波加急对接大学的生物、医学、地理老师等专业人士,汇总各类“求生招儿”。
连夜油印成《丛林生存手册》,派通讯兵送往各支部队。手册内容实用、语言通俗,涵盖多方面生存技能,具体如下:
一、辨别与获取食物
1. 野菜分辨与食用
- 可食用野菜:明确标注婆婆丁(蒲公英,挖根煮水败火)、荠菜(选未开花的,焯水后加盐食用)、苦菜、蕨菜(需开水焯煮,避免腹泻)。
- 有毒野菜:配简易图警示,如茎带紫点、形似芹菜的毒芹,叶子发黏、有怪味的毛茛,触碰可能致命。
- 辨别口诀:老猎人补充“颜色越艳越别碰,气味难闻躲着走,掐断茎秆流白汁,再好也别往嘴里送”。
2. 其他可食用资源
- 野果与坚果:林中山橡子可磨粉,需浸泡三天去涩;松树松子可直接食用,战士们常围树用刺刀翘松果,即便戳破手指也不在意。
- 雪地隐藏食物:有时能挖到老乡遗留、埋于土中冬眠的土豆,捂化后食用有甜味;运气好可发现冻在冰里的鱼,烤食能补充蛋白质。
- 树皮食用:桦树需剥内层嫩皮,切条煮烂后拌炒橡子粉;榆树内皮晒干磨粉,可掺少量面粉做窝头,但吃多易便秘,被战士戏称“抗饿不抗拉”。
3. 其他觅食与种植方法
- 多样觅食:手册图示十几种可吃野菜、野果、块茎,教分辨毒蘑菇,还介绍下套抓兔、掏鸟蛋、河里捞鱼摸虾及抓林蛙(哈士蟆)的方法。
- 秘密种植:指导在林间空地开辟“秘密田”,种植生长快、不显眼的土豆、萝卜,详细说明堆肥与防虫技巧。
二、寻找饮用水
手册介绍多种找水方式,包括寻找干净山泉、用沙子和木炭过滤脏水,甚至教如何收集露水。
三、伤病防治
1. 常见病症处理
- 风寒:煮新鲜松针水饮用,虽有苦味,但喝两天可缓解咳嗽。
- 冻伤:脚冻烂后忌用热水烫,需用雪反复搓至发热,再涂融化的猪油并包好破布,虽过程疼痛,但能防止溃烂。
2. 外伤处理
- 消毒与包扎:无纱布时可撕衣服里子,用煮过的盐水浸泡消毒;无消炎药时,将蒲公英、紫花地丁捣烂敷于伤口,能消炎止痛,不少战士借此保住肢体。
3. 草药与急救
- 手册列出二十多种林中常见草药,配图说明主治病症、采摘及使用方法,还介绍简单的伤口包扎与骨折固定技巧。
四、躲避与隐蔽
1. 行动技巧
- 走路遵循“轻、慢、看”原则:踩厚积雪需踮脚,避免发出声响;发现树上新鲜鸟粪、地上新脚印,需绕行,以防遭遇鬼子巡逻队。
2. 生火要点
- 生火坚持“藏、小、快”原则:选择背风山坳,用树枝搭挡风棚,火势以够用为准;使用后必须用雪盖灭火星,防止炊烟引鬼子前来。
3. 藏身与记路
- 藏身:教大家利用山洞、树洞、倒木搭建隐蔽庇护所,学习不留痕迹生火及躲避鬼子侦察的方法。
- 记路:传授通过星星、树冠、水流辨别方向的技巧,指导在林中制作只有己方懂的暗号标记。
虽然鬼子的封锁像铁桶一样,日子依然艰苦无比,动不动就有伤亡。
但这本凝聚了老智慧和新知识的“宝典”,让抗联战士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这是他们所有认知中的最后希望,哪怕明知道这希望很渺茫。
但他们依然愿意相信...愿意相信。
愿意的......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