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3月13日,东京皇居御文库,气氛比关东军司令部还要压抑。
天皇裕仁端坐主位,面色冷峻。下方两侧,陆军大臣荒木贞夫、海军大臣大角岑生、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陆军参谋次长真崎甚三郎,还有关东军驻东京代表板垣征四郎大佐,一个个垂首肃立,连呼吸都放轻了。
裕仁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东北的局势,诸位都清楚了?‘惊蛰’攻势?百万军民?朕的关东军,居然被一群‘土匪’打成了这样!”
荒木贞夫身子一震,立刻上前一步:“陛下息怒!关东军前期低估了支那人的抵抗意志,又被所谓‘基建潮’干扰了判断,才导致此次失利。臣已命参谋本部紧急梳理战况,定能拿出补救之策!”
闲院宫载仁亲王眉头紧锁,语气带着不满,“补救之策?荒木君,现在不是找借口的时候!据前线电报,关东军现有二十个师团,半数被牵制在据点,补给线断了十好几处,连奉天、长春的外围都出现了支那人的游击队!再不想办法,东北就要丢了!”
真崎甚三郎赶紧递上一份文件:“陛下,参谋本部拟定了两个方案。第一,从本土再调五个常设师团、三个独立混成旅团,外加两个骑兵旅团,由陆军大将武藤信义率领,赶赴东北统一指挥;第二,启用‘焦土战术’,对反抗军根据地周边的村镇、粮田进行无差别破坏,断其粮草来源!”
板垣征四郎猛地抬头,语气急切:“陛下!万万不可!‘焦土战术’会激起更大民愤,而且现在国际舆论本就对我不利,一旦实施,恐遭各国谴责!不如集中兵力,先拔除‘东山’、高鹏振这些核心势力,其他小股武装自然会瓦解!”
大角岑生也开口:“海军可配合行动!联合舰队将派遣第三舰队,封锁渤海湾,切断关内对东北的物资支援!同时调派舰载机,协助陆军进行空中侦察和轰炸!”
裕仁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目光扫过众人:“武藤信义?他的指挥能力,朕信得过。”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厉,“但朕要的不是‘补救’,是‘翻盘’!”
“传朕的旨意!”
“第一,任命武藤信义为关东军总司令官,接替本庄繁!即刻启程赴东北,全权负责对支作战,务必在三个月内,平定东北反抗势力!”
“第二,本土动员五个常设师团、四个独立混成旅团,补充关东军!陆军省须在十日之内完成兵力集结,由朝鲜半岛陆路开赴东北,不得延误!”
“第三,取消‘焦土战术’,但授权武藤信义,对确认的反抗军根据地、兵工厂、物资仓库,实施‘毁灭性打击’!空军部队全力配合,优先摧毁支那人的生产设施!”
“第四,外务省立刻开展外交斡旋,向英美法等国宣称‘东北行动是为维护东亚秩序’,掩盖战事真相,必要时可承诺‘战后保障各国在满利益’!”
裕仁最后看向板垣征四郎:“板垣君,你即刻返回奉天,向武藤信义传达朕的旨意!告诉关东军全体将士,东北是大日本帝国的‘生命线’,丢了东北,他们就别回来了!”
“嗨!”
板垣征四郎轰然应下,额头青筋暴起,转身就要往外走。
“等等!”
裕仁叫住他,眼神冰冷,“告诉武藤信义,朕给了他最大的权限,也只给三个月时间。三个月后,朕要看到东北全境‘安定’,要看到反抗军的旗帜,从东北的土地上消失!”
御文库内,无人再敢多言。所有人都清楚,这道旨意,是东京给出的最后通牒——要么平定东北,要么提头来见!
板垣征四郎揣着天皇的“死令”,当天就登上了飞往奉天的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