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行动弄的不小,很多人都知道了。
有心人和聪明人何其多,不管动静多大,报纸,新闻上都没有只字片言,至于小鬼子自然是意见老大,但这是北平。
不到两天,左玉波他们就暗地里接收到不少的钱款和物资,临到他们出发,前前后后光大洋总共就有十几万。
更有不少人自发的帮他们忙前忙后。
仅仅五天一切就绪,两千多人坐上火车去了东北。
火车在中途一个小站停下,夜色正浓,有些微弱的月光。
李团长带着两百多个弟兄,猫着腰跳下车。
每个人都换了短褂,藏着手枪和匕首,脸上抹了灰。
“都记好了!”
李团长压低嗓门,用手点着方向。
“分十组,每组盯一个点!小鬼子的会社仓库、当官的家,按之前画的图来!只拿钱和值钱的,别恋战,得手就撤!”
弟兄们齐声应着,分散开,钻进旁边的树林,往北平方向摸去。
另一边,柯明义在砖窑厂等着消息。
张泽远的五金厂已经出了第一批铁钉,足足两千斤,何振军联系的商贩早上刚拉走,结了五百块大洋的现钱。
“柯老板,你说李团长他们能成不?”张泽远擦着手上的机油,有点担心。
“放心,都是打过不少仗的精兵,心里有数。”
柯明义盯着桌上的钟表,指针刚过半夜一点,
“这时候,他们该摸到地方了。”
果然,没等多久,就传来消息。
李团长带着一组人,摸到日本“三井会社”的仓库后门。
守仓库的两个浪人正靠在墙上打盹,嘴里还哼着日本小调。
一个弟兄悄悄绕到后面,捂住浪人的嘴,另一个直接用匕首抹了脖子,连哼都没哼一声。
“快!”
李团长踹开后门,里面堆着不少箱子,打开一看,是大洋,另一边还有一袋袋粮食。
弟兄们拿出带来的麻袋,往里面猛塞。
“团长,够了!再装就走不动了!”
一个弟兄扛着鼓鼓的麻袋,满头是汗。
李团长看了眼仓库,还有不少东西,但不敢多待,挥挥手:“撤!按原路回集合点!”
另一组人更顺利,摸到一个社长的家。那社长正搂着小妾睡觉,弟兄们进去的时候,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按在床上,用毛巾堵了嘴。
翻箱倒柜找了半天,密室里搜出一大箱银元,三箱小黄鱼,一箱大黄鱼,暗格的箱子里更是有一沓银行本票和不记名票,十几沓大洋票和洋票子。
“走!别吵醒邻居!”
带头的班长一挥手,弟兄们扛着箱子就往外跑。
城里的小鬼子不是没察觉,有两组人遇到了巡逻的小鬼子,但都凭着地形绕开了。
有个弟兄被发现了,直接掏出盒子炮,“砰”的一声把小鬼子撂倒,趁着混乱钻进了胡同。
后半夜的时候,所有小组都回到了集合点,一个废弃的破庙。
地上堆着几十麻袋东西,打开一看,全是大洋、金条,票子。
“清点!快!”李团长蹲在地上,眼睛发亮。
弟兄们手忙脚乱地数,最后一算,光大洋就有三万多,小黄鱼四千多根,大黄鱼两千多根,一堆票子,还有一堆值钱的玩意儿,加起来能值近二十万大洋!还有上百万的银行本票,这个很难弄。
“发大财了!”一个弟兄忍不住喊出声。
“小声点!”李团长瞪了他一眼,“赶紧收拾,天亮前必须赶到火车站,追上大部队!”
天刚蒙蒙亮,李团长带着弟兄们,扛着麻袋,坐上了去东北的火车。
同一时间,柯明义也收到了消息,是留在北平的张参谋用电台发来的,就四个字:“得手,归队。”
“成了!”
柯明义拍了下桌子,把消息告诉了左玉波和张泽远。
左玉波笑着点头:“李团长这群人,果然靠谱!发了这笔大财,东北那边的摊子就容易多了。”
张泽远也松了口气:“咱们的五金厂也得抓紧,这点体量跟不上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