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安奇妙屋”的名声,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涟漪在春风中学高三的特定圈子里一圈圈扩散。虽然价格高昂、结果随机,但乔英子的“秘密武器”、方一凡的“百万传奇”、季杨杨的“孝心胶囊”,都成了同学们课间窃窃私语的话题。对于身处高考重压下、渴望一丝奇迹或助力的学生们来说,这家店蒙上了一层诱人而神秘的光环。
王一笛(陶子)就是被这光环吸引的其中一个。
作为班里的文艺骨干和演讲社社长,陶子即将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高中生“未来之声”主题演讲比赛。这次比赛规格很高,评委都是教育界和媒体界的重量级人物,冠军不仅能获得丰厚奖金,还能在本地电视台的教育频道露脸,对升学履历是极大的加分项。
陶子很重视。她精心准备了演讲稿,主题是“人工智能:机遇与伦理的双刃剑”。稿子写得激情澎湃,引经据典,逻辑清晰。她反复练习,台风稳健,情感充沛。但她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是不是深度不够?”课间,她拿着稿子,有些苦恼地跟好朋友黄芷陶(也是乔英子同桌)讨论,“现在讲AI的文章太多了,评委会不会审美疲劳?我想加一点更前沿、更独特的视角,比如……量子计算对AI发展的潜在颠覆?或者神经形态芯片的伦理困境?显得更有深度和前瞻性!”
黄芷陶推了推眼镜,学霸思维上线:“想法很好,但量子计算和神经形态芯片……这些领域太专业了,我们平时接触的资料有限。临时抱佛脚,万一理解有偏差,或者被评委问住,反而弄巧成拙。”
“我知道啊!所以才发愁嘛!”陶子烦躁地抓了抓头发,“要是能瞬间知道点这方面的知识就好了,不用太深,能唬……咳,能增加点专业性和新鲜感就行!”
“瞬间知道……”黄芷陶的目光闪了闪,压低声音,“你听说过……英子他们去的那个‘奇妙屋’吗?据说能开出各种……学习类的东西?”
陶子的眼睛瞬间亮了!对呀!怎么把这茬忘了!乔英子的神糖神签,方一凡的百万大奖(虽然她不太信运气),季杨杨的孝心胶囊……万一,她能开出一个“知识宝库”或者“灵感源泉”呢?不用多,只要一点点独特的、前沿的知识碎片,就能让她的演讲脱颖而出!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野草般疯长。一万块?虽然肉痛,但想想比赛可能带来的荣誉和加分……值了!搏一搏!
放学后,陶子怀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第一次踏入了“怀安奇妙屋”。店里没有其他顾客,只有怀安坐在窗边看书。
“欢迎光临。”怀安放下书。
“老板,我……我想买一个罐子!”陶子直奔主题,声音带着点紧张和兴奋,“就是……有没有那种,能让人快速获得知识或者灵感的?” 她描述了一下自己的需求。
怀安笑了笑,指了指光幕规则:“开出什么,全凭运气。我只能保证,知识类的物品是存在的。比如……【碎片化知识灌输U盘】之类的?” 他随意举了个例子。
【碎片化知识灌输U盘】?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符合她的需求!陶子眼睛更亮了。“好!就买一个!” 她爽快地付钱,然后学着乔英子的样子,在展示台前虔诚地挑选起来。她选中了一个表面蓝光流转、显得深邃而充满智慧感的罐子。
“咔哒!”
罐盖开启。一道清澈、灵动、仿佛蕴含着无数信息流的蓝色光芒亮起!
蓝级!怀安微微挑眉。等级不低。
陶子迫不及待地取出里面的物品。不是卡片,而是一个……U盘?一个造型极其简约、通体呈现半透明冰蓝色、散发着微凉气息的U盘。入手温润,质感高级。同时,还有一张同样冰蓝色的卡片:
【物品名称】:碎片化知识灌输U盘(随机领域·信息量中等)
【等级】:蓝
【效果】:将此U盘插入电脑USb接口,选择‘知识灌输’模式启动。启动后,U盘将向使用者大脑直接灌输大量随机领域的碎片化知识。知识覆盖面广,信息密度中等,包含概念、术语、基础事实、代表性人物\/事件等。灌输过程无痛感,效率极高。
【警告】:
1. 知识随机性:灌输领域完全随机(如:海洋生物学、中世纪盔甲锻造、非洲部落语言、冷门编程框架等),无法指定。
2. 碎片化特性:知识为孤立碎片,缺乏系统性与深度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3. 时效性:灌输效果为临时性,信息在大脑中清晰停留约24-48小时,随后快速衰减、混淆。
4. 信息过载风险:一次性灌输信息量较大,可能导致短暂思维迟滞或信息混淆感。请确保在安静、安全环境下使用。
【使用方式】:插入电脑,启动程序即可。请务必阅读警告!
“随机领域?碎片化?”陶子看着卡片上的描述,兴奋中夹杂着一丝不安。不是她想要的AI前沿知识,而是完全随机的东西?万一随机到什么没用的领域呢?但“信息量中等”、“效率极高”的字眼又让她心存侥幸。也许……运气好,正好随机到计算机或者伦理相关?
搏了!陶子一咬牙,拿着U盘和卡片,像揣着希望的火种,飞奔回家。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开笔记本电脑,深吸一口气,带着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将那个冰蓝色的U盘插入了接口。
叮!
电脑瞬间识别。屏幕上自动弹出一个极其简洁、充满科技感的界面,背景是深邃的星空,中央只有一个冰蓝色的按钮:【启动知识灌输】。下方是一行醒目的红色小字:“警告:知识领域随机,碎片化,时效短。是否确认启动?”
陶子看着那个诱人的按钮,心脏怦怦直跳。她忽略了那一丝不安,鼠标重重地点了下去!
嗡——
U盘上的冰蓝色光芒骤然亮起,如同呼吸般明灭。一股难以言喻的清凉感顺着USb线,瞬间涌入陶子握着鼠标的手腕,然后沿着手臂直冲头顶!
没有痛苦,没有眩晕。只有一种奇异的、仿佛大脑被强行“扩容”的充盈感!无数光怪陆离的信息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涌入她的意识海!
【……埃塞俄比亚奥莫河谷穆尔西部落成年礼的唇盘文化……】
【……十七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经济崩盘的具体日期与导火索……】
【……深海热液喷口盲虾体内的共生硫细菌代谢途径……】
【……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大瘟疫期间君士坦丁堡的死亡人数估算方法……】
【……梵蒂冈秘密档案馆关于中世纪女巫审判的部分解密档案编号规则……】
【……澳大利亚原住民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的特定制作木材及演奏时的泛音原理……】
【……量子退相干理论中多世界诠释(mwI)与哥本哈根诠释的核心分歧点(仅概念)……】
信息!海量的、毫无关联的、来自地球各个角落、人类历史各个时期、科学人文各个冷门领域的碎片化知识!它们像无数五彩斑斓的玻璃珠,噼里啪啦地砸进陶子的脑海,瞬间填满了每一个角落!
陶子僵在电脑前,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微微张开。大脑仿佛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却杂乱无章的接收器,被无数陌生的名词、事件、概念疯狂冲刷着。量子退相干?穆尔西唇盘?迪吉里杜管?这都是些什么鬼?!她想要的AI前沿呢?伦理困境呢?
一股强烈的信息过载的晕眩感和思维迟滞感袭来,让她眼前发花,太阳穴突突直跳。她慌忙拔掉U盘,冰蓝色的光芒瞬间熄灭。但脑海里的信息风暴并未停止,那些碎片还在无序地碰撞、翻滚。
“完了……”陶子瘫坐在椅子上,欲哭无泪。这都什么跟什么啊!除了最后那个“量子退相干”稍微擦点边(还是她完全不懂的分支理论),其他跟她的演讲主题八竿子打不着!不仅没用,还占地方!
接下来的两天,陶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她必须拼命压制脑海中那些不断冒出来的冷门知识碎片,才能集中精力修改和背诵自己原来的演讲稿。更要命的是,那些碎片信息异常清晰和顽固,总在她试图回忆演讲稿关键点时跳出来捣乱。
【……唇盘直径与穆尔西女子社会地位的对应关系……】
【……荷兰郁金香“永远的奥古斯都”球茎在崩盘前夜的最高成交价……】
【……盲虾体内硫细菌如何将硫化氢转化为有机质……】
“啊啊啊!走开!”陶子抓狂地捂着脑袋。碎片化知识的诅咒显现无疑——它们孤立存在,没有上下文,除了在特定领域显得“渊博”,在陶子这里,就是一堆毫无用处的记忆垃圾!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开始出现混淆和衰减的迹象,更加干扰她的思维。
演讲比赛日。
陶子顶着两个黑眼圈,强打精神登上舞台。聚光灯打在身上,台下评委和观众的目光聚焦而来。她深吸一口气,开始了自己精心准备的演讲。
前半段很顺利,台风稳健,情感饱满,逻辑清晰。评委们频频点头。当讲到“人工智能未来发展面临的伦理挑战”这一核心部分时,陶子准备引入一点“量子计算可能带来的算法黑箱加深问题”作为亮点。
然而,就在她准备说出“量子计算”这个词时,脑海中那些被压抑的碎片突然不受控制地爆发了!【多世界诠释(mwI)】、【哥本哈根诠释】、【观测导致波函数坍缩】……这些只知其名、完全不解其意的量子物理概念疯狂涌现,瞬间挤占了她的思维通道!
“……因此,我们必须警惕,当人工智能的决策核心运行在量子位(qubit)叠加态之上时,其算法逻辑将面临深刻的……”陶子卡壳了。她原本想说“不可解释性”或“黑箱化”,但脑海中【多世界诠释】和【哥本哈根诠释】在打架!
“……深刻的……嗯……那个……在哥本哈根诠释看来,观测行为本身会导致……呃……”她试图强行关联,结果语无伦次。
评委们皱起了眉头。这跳跃得有点大?
陶子更慌了!越慌,那些碎片越乱!她看到评委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据说研究古典文学),脑中突然不受控制地蹦出:【……查士丁尼大瘟疫期间,普罗科匹乌斯记载的君士坦丁堡尸体处理方式……】
“就像……就像拜占庭时期处理瘟疫尸体一样!”陶子脱口而出,试图用类比拉回主题,结果这个血腥而完全不搭界的例子一出口,她自己都傻了!
全场寂静。
评委们:“???”
观众们:“???”
老教授推了推眼镜,一脸茫然。
陶子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像熟透的番茄!巨大的尴尬和羞耻感如同海啸般将她淹没!她的大脑彻底宕机,后面的演讲词忘得一干二净,只剩下那些该死的、混乱的碎片在嗡嗡作响!
“我……我……”她站在台上,手足无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最终,在满场尴尬的寂静和零星压抑的笑声中,陶子捂着脸,几乎是落荒而逃,冲下了舞台。
后台,黄芷陶和几个同学赶紧围上来安慰。
“陶子,没事吧?你……你怎么突然讲起瘟疫尸体了?”黄芷陶哭笑不得。
陶子把脸埋在好友肩膀上,声音带着哭腔,懊悔得无以复加:“别提了!都是那个破U盘!碎片化知识害死人啊!我的演讲……我的形象……全完了!呜……”
【碎片化知识灌输U盘】带来的“知识盛宴”,最终以陶子社死当场、演讲彻底翻车的惨痛代价告终。这个蓝级物品,用最戏剧性的方式,向所有人诠释了什么叫“知识并非力量,混乱的知识反而是灾难”。陶子用她的亲身经历,给“怀安奇妙屋”的奇幻故事,添上了一笔充满黑色幽默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