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听到僚机的回报,狂刃二号心里瞬间万马奔腾。
不是,哥们,我都放弃了正面战场原地开润了,你还缠着不放是几个意思?
这是不是有点不太礼貌了?
想到这里,狂刃二号心里涌起一种一压杆转为俯冲,下去和廖勇爆了的冲动。但是,看了看自己的座驾,狂刃二号这点冲动瞬间就消失了。
开玩笑,他开雷豹特装型都打不过廖勇,更何况现在他开的,可是性能远不如雷豹特装型的憎恶式改二。
但是,狂刃二号毕竟也是个AcE,而且作为一名参加过上次大战的老兵,在作战经验上,比廖勇丰富了不止一点半点。现在廖勇带着三个人紧追不放,他很快就想到了处理的方法,于是开口说:
“不要慌,尽快爬升,我们开始爬升的时间比较早,突破卡门线比他快,所有人在九万米左右就切换飞控系统,利用卡门线陷阱解决他!”
“明白!”
所谓的卡门线陷阱,是一种利用突破卡门线时,飞行器飞控切换时间的战术。
在飞行器冲出卡门线,也就是等效于地球海拔100公里的高空后,因为空气已经稀薄到近似为0,气动舵面已经完全失效,所以战斗机这种对机动有要求的飞行器,就需要锁死所有的可动舵面,转为使用大气层外机动系统,也就是启动辅助喷嘴进行机动控制。
这两种控制模式的原理不同,以二代机的飞控系统设计,需要一定时间切换,一般而言时间在一分钟左右。这时间不算长,因此大部分飞行员都会直接交给自动检测装置,让飞控系统在突破卡门线后自动切换。
但是事实上,在米到米这段距离内,虽然还有点空气,可对战斗机而言,这点空气能提供的气动效率低的吓人,实际上已经和卡门线以外差不多了。因此有经验的飞行员,就会在这个区间内直接手动切换飞控模式。以二代机的爬升率,等到爬升出卡门线的时候,一切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在这个时候,面对那些来不及切换的,或者还在切换中的目标,切换完毕的战斗机可以随意占据有利位置,基本上没有输的可能性。
只不过,狂刃二号在作出这个决定的同时,也犯了两个决定性的错误。
其一,廖勇并不是那种傻愣愣的让飞控系统自动切换模式的菜鸟,事实上,廖勇当年开着超级闪电隼,就能在九万米的极限临界高度下,使用矢量喷口和辅助喷口飞出了复杂的超机动动作。光凭这一点,就能证明他已经掌握了合适的飞控切换时间。
当时廖勇开的可不是整机推重比达到1.85的xtA-119S,而是只有1.67的xtA-119,也就是基础型的超级闪电隼。现在廖勇的座驾是整机推重比高达2.55的独行隼,即使面对卡门线陷阱,他也有一战之力。
至于其二,那就是狂刃二号严重错判了独行隼上使用的技术。
作为二代机时代的末代机皇,独行隼上使用了极大量的三代机技术。为了适配分布式矢量系统,其飞控系统已经部分达到了圣剑项目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进出大气层时,不需要额外进行飞控模式的切换,时刻保持有足以作战的机动能力。
当然,这也要感谢廖勇给李听寒提供了分布式矢量系统的灵感。要是没有分布式矢量系统,那么哪怕是圣剑这种三代机标杆,在进出大气层的时候,恐怕也免不了这一遭。
可以负责任地讲,所谓的卡门线陷阱战术,只不过是局限在二代机时代,受限于技术不足才出现的战术。一旦三代机完全铺开,在FbRF和分布式矢量系统的帮助下,这一战术将很快消失。
言归正传。
“对方高度已经达到85公里,我们才刚爬到70公里,现在是否还要追击?再追下去,我担心对方使用卡门线陷阱截击我们啊,而且上面也是敌方舰队的控制区。”
在爬升到70公里后,深红三号,也就是廖勇的学弟早乙女修司主动联系了过来。
“这也是个问题,只不过这个高度,如果能击坠的话,他们也没有弹射的空间,这样,你们先下去,我的座机不需要切换飞控模式,有试一试的空间,他们那边受过战场历练的飞行员不多,能弄死一个是一个。”
廖勇思考之后,开口说。
“明白,学长你小心点,我还等打完了回新希望你请我吃饭呢。”
修司知道廖勇的风格,于是没有试图劝说,掉头俯冲了。
追击的人数从三人变成一人,这自然也瞒不过狂刃二号。追击人数少了对他而言,确实降低了不少压力,尤其是看到追上来的只有廖勇之后,他脸上露出了一个冷酷的笑容。
这可太好了,这个高度下被击坠了是没法跳伞的,而且在九万米以上的高度,且不说战斗机还在切换飞控,就算不切,单靠气动舵面,也基本上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机动。而在有一定空气的高度,辅助喷嘴的效率又低的吓人,敢追上来,那就是找死!
想到这里,狂刃二号都快笑出声了。只不过,很快他就要笑不出来了,要知道独行隼被称为末代机皇,所有数据对二代机而言是全面提升。爬升率不光比xtA-119S强,也比憎恶式改二高得多。之前廖勇还得和修司他们保持队形,现在他们折返了,廖勇就可以放开手脚全速爬升。
这一下,双方的接近率一下子就拉高了,狂刃二号带着人爬到等效地球海拔85公里的时候,廖勇还在等效70公里处,等他们上到90公里,廖勇已经爬到82公里了。
这要不是卡门线就只有等效地球海拔高度100公里,他们迟早被廖勇追上。只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狂刃二号等人开始爬升更早的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他们还是先廖勇一步,飞出了新维多利亚的大气层。
“飞控模式切换已完成。”与此同时,机载系统悦耳的提示音也响了。
择时不如撞时,狂刃二号当即做出了安排,几架战斗机在进一步爬升之后改为盘旋,等的就是廖勇出现在卡门线上下的时机。
随着代表廖勇的雷达信号出现在几人的雷达上,狂刃二号带头,向着廖勇进行了一轮齐射。
“喜欢追?这个高度连弹射的可能性都没有,给老子死在这里吧!”在发射前,狂刃二号甚至切换到了公共频道,对廖勇出言嘲讽。
“是吗?”廖勇冷漠的回应让他一怔,随后,光学观瞄系统传来的画面登时让他大脑宕机。
在超过二十四发导弹的迎头追击下,廖勇操纵着独行隼,在一般认为不可能进行机动的高度,进行着即使是在米以下都算得上是疯狂的规避机动,每个转向的过载都超过22G不说,两次转向之间的间隔,甚至不长于十秒钟。
不仅如此,机载测距仪显示,廖勇的高度甚至还在快速上升!而且——
随着廖勇机头紫光一闪,一架被狂刃二号带上来的飞行员登时被凌空打爆。
——这家伙甚至有时间,利用机载的固定武装发起反击!
紧接着,在刚刚冲出卡门线不到两公里后,廖勇猛地一个急转向,将袭来的两发导弹甩开的同时,一个猛子扎了下去。
“好机会!”
“别追!”
狂刃二号看出这是廖勇的计策,急忙出言阻拦想要追击的友军,但是已经迟了,廖勇在俯冲后立刻极限暴力拉杆,配合上脚下踩动控制方向的踏板,独行隼做了个几乎是在原地的180度急转向动作!
等这名僚机反应过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则是一发致命的紫色光弹。
“不可能……这个高度这么飞?这不可能!你到底是人是鬼?!”
“那你觉得我是人还是鬼?”
伴随着廖勇的冷笑声一起的,是第三架被打爆的僚机。
“你觉得我是人还是鬼?”狂刃二号耳朵里现在完全听不到队友的呼唤,他脑子里回响的只有廖勇那嘲讽满满,并且冰冷的不带一点温度的冷笑。
“翼尖涂蓝……这个涂装!你是苏格拉底星的那个家伙!啊——!”
终于,有个老兵还是认出了廖勇的身份,只不过已经来不及了,廖勇再次冲出卡门线,随后发射了两发导弹,直接将其击坠。
这已经是廖勇的第四个击坠了,利用机体的性能优势,他在卡门线上下来回穿梭。这导致帝国军飞行员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如果追下去,在重力的帮助下,突破98公里甚至95公里都是很快的,那么他们的飞控就得调整为大气层内模式,而廖勇依靠不需要切换模式的优势,就能把他们像靶子一样打,但是如果不追的话,他们完全无法反击,而廖勇的固定武装威力又太大,某种意义上,他们还是靶子。
廖勇这种战术堪称反向卡门线陷阱,我就卡在这个微妙的位置,你们往前一点,我就作势逃窜,给你们一点微弱的能把我击坠的希望。但是这就好像鮟鱇鱼的发光器一样,你要追上来,等待你的就是把你一口吞的深渊巨口。
很快,除了已经拉开的三名狂刃中队成员外,剩下的九个被他们带上来飞行员,死的只剩下了三个。
“撤!二哥,你还犹豫什么?!这么机动,他的推进剂撑不住的,快撤!”
狂刃四号看着狂刃二号还在愣神,急的都喊破音了,好在,这么一喊终于是把狂刃二号拉回了现实。
与此同时,之前在冥河之门战役时,他们给廖勇,或者说当时66旅起的代号骤然间出现在他的心头。
“这家伙是幽灵……卡门线上的幽灵!”他喃喃自语了一句,随后对着小队频道立刻开口,“不要和这个不是人的家伙打了,三十公里外就是舰队的防空圈,我们快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