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畔的废弃小学教室里,褪色的黑板上残留着未擦净的音符。李云龙用刺刀刮开结霜的墙皮,露出下面用炭笔画的五线谱——那些音符的排列方式,与被摧毁的声波阵列遗址的积雪图案一模一样。
\"是《金日成将军之歌》的变调。\"文工团长老徐的食指在空中虚划着节拍,冻伤结痂的指尖渗出点点血珠,\"但第三小节多了个升号...像是专门为了某种特殊音高...\"
张大彪用工兵铲撬开讲台下的地板,缺指的右手突然僵住。地板夹层里整齐码放着十七个炮弹箱,每个箱盖内侧都刻着心跳波形图,而落款日期全是1945年8月15日!
\"报告!\"通讯兵哈着白气冲进来,\"兵团转来美军审讯记录,俘虏供认他们在找'会唱歌的孩子'...说是什么'终极声波武器'的活体密钥!\"
--------
暴风雪中的孤儿院废墟比白天更加阴森。李云龙蹲在断墙后,看着美军侦察兵用手电筒检查每间教室。领头的中尉拿着个类似听诊器的装置,时不时贴在冻土上聆听。突然,仪器发出刺耳蜂鸣,几个士兵立刻开始挖掘——位置正好是白天发现炮弹箱的地方!
\"准备战斗。\"李云龙给冲锋枪裹上防冻布,枪油混着雪粒在金属表面结成薄冰,\"老赵带人截断退路,大彪负责保护孩子们。\"
交火在美军挖到第三箱炮弹时爆发。子弹打在炮弹箱上迸出诡异的蓝色火花,有个美军士兵的钢盔被跳弹击中后,整个人突然像提线木偶般手舞足蹈起来——他的神经中枢被特定频率的声波干扰了!
\"别碰那些箱子!\"李云龙一个箭步冲出去,拽回正要打开箱盖的小陈。几乎同时,箱体内部传来机械运转声,十七个炮弹箱的锁扣同时弹开,露出里面精密的铜质音叉装置。
风雪突然静止。音叉自行震颤发出的声浪在空中形成可见的波纹,美军士兵像被施了定身法般僵在原地。更可怕的是,孤儿院的残垣断壁开始共振,砖石表面浮现出与楚雨病历上完全相同的心跳频率图!
\"带孩子们唱歌!\"李云龙对文工团员吼道,\"就唱黑板上的曲子!\"
童声合唱响起的刹那,音叉的震动频率突然改变。美军中尉惊恐地看着自己的怀表在掌心熔化,而炮弹箱里的装置一个接一个过载爆炸。气浪掀翻了半堵残墙,露出墙后藏着的地下室入口——锈蚀的铁门上,358团的徽记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
地下室里堆满了标着\"教学器材\"的木箱。李云龙撬开其中一个,里面是改装过的留声机,唱针竟然是人骨制成的!赵刚在角落里发现台发电机,油箱上贴着的日文标签写着:\"仅供心跳记录仪使用,昭和20年8月\"。
\"这是声波武器实验室...\"张大彪用刺刀挑开帆布,露出下面刻满音波公式的黑板,\"楚团长当年在这里做过反向研究!\"
小陈突然在通风管里发现个铁盒。里面是烧焦的笔记本残页,楚云飞的笔迹力透纸背:\"...声波阵列可改造成医疗设备,用特定频率激活细胞再生...需血脉密钥...\"最后几行字被血迹模糊,只能辨认出\"楚雨\"和\"遗传密码\"几个词。
发电机突然自行启动。留声机转盘开始旋转,播放出的竟是楚云飞本人的声音:\"...测试记录第358次,心跳频率已编码入《金日成将军之歌》第三小节...\"录音突然中断,换成刺耳的《国际歌》旋律。
地面传来坦克履带的碾压声。李云龙刚抓起铁盒,天花板就塌下大块混凝土——美军的潘兴坦克正在炮击孤儿院废墟!
\"撤!\"
他们带着孩子们钻出地下室时,整个废墟已陷入火海。奇怪的是,烈焰中的雪花并不融化,反而在空中组成巨大的五线谱图案。那个会唱歌的男孩突然挣脱护士,冲向燃烧的教室,嘴里喊着:\"叔叔在唱歌!\"
李云龙追进火场时,看见男孩站在扭曲的钢琴前。烧断的琴弦在热浪中震颤,发出的音符竟与楚雨的心跳记录完全吻合。更惊人的是,火焰在墙面投射出的影子,分明是个穿晋绥军装的身影正在弹琴!
\"山河永固...\"影子突然开口,声音与留声机里的一模一样,\"...日月重光...\"
屋顶坍塌的前一秒,李云龙抱着男孩冲出火场。背后的热浪中,《国际歌》的旋律依然清晰可闻,仿佛千万英魂在齐声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