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赵佶顺势接过话头,谈起他的手指伤势:“开封府尹,徐秉哲,此人早就图谋不轨,若不是大哥紧急调禁军护卫,我不一定能活下来。自从断了手指,整日以泪洗面,后来京师解围,大哥能在如此困境为大宋寻得一线生机,我这点小伤又算得什么呢。”
赵佶苦涩地笑着。
“一只手又如何,一只手也能作画书写,夹筷食鱼,何必在意是哪一只手掌。”
说着,赵佶让景王去取他在断指和京师解围后完成的一幅画作。
“这几个月时间完成的么?”赵煊问,他倒是来了兴致。
赵佶颔首。
景王和侍从站在长桌旁缓缓展开画卷,展示于众人面前。这幅画没有赵煊印象中赵佶画作的那种“仙气”,这位太上皇终于把自己的目光投到平民百姓身上,倒是“俗气”满卷。
风俗画?
赵煊本以为又是奇石怪鸟、仙鹤神宫之类,没想到是这个。
画卷大概三四米,来到开封也有差不多一年,对于开封城的建筑城门有了具体记忆,虽然多数待在宫内,可是长住下来那座城门如何模样早就烂熟于心,赵煊一眼就看出此画的风景是来自于开封外城的北壁以及北壁下的广济河!
也就是此时龙德宫视角,从广济河出北壁的水门开始,一直延展到内城的艮岳遗迹,这一大段的风景之物,画卷其实装不下那么多,赵佶特有心意地进行了“删减”,只将重点拼接起来汇集一处。
许是张择端那幅《清明上河图》给的灵感?
无题无跋,只有赵佶的一方双龙方印。赵佶倒是还有一方双龙圆玺,可惜的是就在那一晚政变,徐秉哲索拿的就是这圆玺,后来不知怎的被“叛贼”给砸毁。
画中同上河图一致,描绘了广济河的繁忙漕运,还有正在修缮的城门楼子,以及众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而最令人瞩目的则是卷尾的艮岳遗迹。
秋风萧瑟,颓垣断壁,往事成酸,只有残花败柳,盈盈笑笑。
赵佶似把自己哀伤倾注于遗迹之上,众人能从画中感受到那种不可名状的悲哀,诸王皆感慨。
酒足饭饱,赵佶欲要让赵煊在画作上作题或跋。赵煊很愿意,但是不知该写啥呀?
记事?赏析?
文邹邹都不会,想了许久,还是题诗题词简单,看着卷尾无比悲凉的氛围,赵煊想到一首词正合适。这个赵佶和另外时空的赵佶哀伤可不同,让他亲自感受感受。
批札子多了,倒也练得一手好字,赵煊暗自发笑得题写道: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胭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 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写完上片赵煊不写了,让赵佶独自咀嚼词意。诸王围聚查看,郓王笑问:“大哥怎么只题一半,不完整呢。词牌是?”
“以为是题诗,原是填词。”康王看了一遍竟然胡乱哼唱,曲调奇怪。
这词赵佶从未读过,却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悲伤感受,问赵煊写的何物。
“杏花。”赵煊回答。并没有去回答郓王的词牌问题。
“想不到大哥还能写出这样哀伤之词。”徐王等人感慨,怎么看这词都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呀?
似有似无一股“亡国之像”。
赵佶读过后也说:“愁苦太过,不合时宜。”
但赵煊已经题上,最后也未修改。如今反攻河北,当然不合时宜,不过与赵佶的愁苦倒是合适。
皇帝题词,诸位兄弟也想给太上皇画作题写,不过太上皇并不愿意,那么多人,根本没有地儿挤,最后只有郓王和景王、康王得题。
景王和康王因为住在龙德宫服侍太上皇,也得到赵佶为数不多的宠爱,其他兄弟年纪太小就不给动笔。
龙德宫的饭后娱乐,倒没有什么射箭摔跤之类的野蛮游戏,太上皇组织众人吟诗作赋,还特意邀请到瓦肆戏子前来唱诸宫调,欢乐至极。
赵煊也乐在其中,他想起当初潜入勾栏瓦肆的那个夜晚,内心还在疑虑这些繁胜的艺术会不会就此消失不见,如今他可以肯定的说,他保住了它们。
开封的勾栏瓦肆,随着金军远走,战争阴霾消失,重新焕发生机,热闹纷纷。
看着诸王嬉戏打闹的模样,赵煊内心稍安......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日子真不可多得呢。
太上皇也笑的非常开心,这是自从金人南下开始,赵佶最开心的一晚,所谓天伦之乐,当什么皇帝......享受当下,珍惜当下才是最值得的。
沂王调皮,又被康王一顿说教,心里不服,捉弄康王,康王招呼各位弟弟一起上手惩罚沂王,一片欢乐祥和,龙德宫的晚宴一直持续到凌晨,赵煊玩得忘记了时间,直到何红梅清点礼物完毕后报告赵煊,提醒他时间很晚了,才如梦初醒。
宫内除了女人就是无趣的宦官,赵煊也着实喜欢这种同龄人在一起的氛围,恋恋不舍,赵佶却说:“大哥留恋,可要多来。”
赵煊回答:“爹爹,开心是开心,就是花费过度,不必要。”
赵佶低眉一笑:“诸王第一次聚集于此,怎么也要办得像样,我答应你,今后不会铺张浪费,削减开支,支持朝廷河北战事。”
看着赵佶真诚的模样,赵煊有些恍惚,莫非他真的有所改变?
燃烧的蜡烛流下“烛泪”,长桌周围满地都是,赵煊就站在“烛泪”凝固的地砖上,像江河湖海,又像万里江山,忽然想到什么,赵煊问赵佶:“宫里是否有一幅《千里江山图》?”
赵佶由景王搀扶此时也陪伴着皇帝以及诸王玩乐,被赵煊这么一问,心中忽然一惊,他记得那幅画作,是一个画院的年轻学生绘制,很早前便赏赐给了当时的宰相蔡京。
后来蔡京被除......画作又重新被朝廷所收藏,刚刚解除心结的赵佶不由得冷汗直冒,皇帝这是又有言外之意么?
“我就是想亲眼看看,这等佳作不亲眼一看,怎么都遗憾。”赵煊说。
而赵佶轻声回答:“此画应在朝廷府库。”
“太好了!”赵煊很高兴,“我非常喜欢这画!”
赵煊让李神仙过来,告诉他,明天就把画整理出来,专门展出在翰林书画院,让赵煊闲暇时都能欣赏。
太上皇赵佶惊讶,皇帝怎么对绘画有了如此浓厚的兴趣,皇帝这种喜悦神色,不像装的,他是......真的喜欢。
“我这宫内已收藏了众多名家画卷,大哥闲暇时亦可前来参观。”赵佶非常自信地说。
开封围城时变卖了众多家具珍宝,唯独书画藏的好好的。虽然赵佶一朝所收藏的字画基本由朝廷管理,收藏在不同的宫殿,但他成为太上皇后也还有权力调取这些字画欣赏,当然,藏在龙德宫内的也有不少。
谈及这个,赵佶又要赠予赵煊一本《宣和画谱》以及一本《宣和书谱》。
这两部书赵佶刊印过很多,龙德宫的属备份了,宫内也有,但赵佶就是急不可耐拿着送到赵煊手上,怕皇帝一回宫忘了这茬,有了这两部书,想让宦官取何画和书法欣赏便指给他们看,让他们去取。
书内所列书画,可都是大宋皇家珍藏!
太上皇如此热情,赵煊不敢推辞,就让何红梅收下,并表达了惊喜和感谢,赵佶圆润的脸乐开了花,或许他琢磨着,他当的那么多年皇帝,有些方面确实做到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