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澜?”魏知虞见她久久沉默不语,忍不住又轻轻唤了一声,带着关切和一丝不安。
“嫂嫂,你的话,我记住了。”
郁澜微微侧过头,目光投向廊外无星无月的夜空。
那浓得化不开的墨色,仿佛一张巨大的网,无声地笼罩下来。
……
潇湘馆雅阁笙歌绕梁。
六皇子墨哲斜倚锦榻,指尖捻着酒盏,笑睨向门外踏月而来的端王世子裴戬。
“呦!世子爷可算来了!再晚些,美人儿们的酒都要凉透了!”
纵使这等风月场所见惯各色人物的舞姬们,乍见裴戬踏月而临,仍不由得齐齐失声一瞬。
烛光月华交织下,那眉眼如同天神刀裁斧凿,周身却裹着一层冰封千里的寒气。
墨哲眼底滑过一丝促狭,曲指敲了敲案几:“美人儿们听着,哪位有本事今夜引得咱们世子爷多看一眼的,赏金一千两!”
如珠玉落盘的曼语娇嗔,顿时涌向裴戬身畔。
裴戬眉心几不可察地一蹙,身形未动,只抬手以绝对精准的力量格开一条逼仄的通道,径直走向预留的上首位置落座。
墨哲的嬉笑与舞姬的娇媚,皆被隔在周身三尺之外。
他垂眸,杯中琥珀色液体轻晃,杯壁触手冰凉。
那夜,晋国公府后园的露水,似乎还停留在指尖。
冰凉之下,却又无端窜起一丝灼烧。
墨哲的笑语在耳畔:“若论识趣贴心,我们雯琴姑娘可是顶顶好的。等你大婚后,她若入王府侍奉,凭昔日情分,若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裴戬指间杯盏轻转,眸光沉在摇曳酒液深处。
雯琴?
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上心的面容在脑中浮光掠影,又迅速沉没。
脑海中反反复复灼烧的,是另一张脸。
浓密的睫羽下藏着寒潭,潭底却有挣扎不灭的火星。
郁澜那张脸苍白时惹人生怒,蕴着血色的薄唇抿紧时又该死地动人。
“……不喜欢。”他在心中冷峭地评判。
可为何?
为何夜半常入梦?
一遍遍是那夜冰冷长廊里她决绝的背影?
假若重来……
一个荒诞的念头猛地撞入脑海。
他会将她牢牢圈在怀中,绝不会给她半分退避的余地!
“世子?”
下属压低的声音拉回飘散的思绪。
漠城军报与粮道补给摊开在面前。
裴戬眸光瞬间恢复清明锐利,薄唇微启,指令清晰而冰冷。
子时三刻,议事毕。
墨哲在门口,拦住披上墨狐裘预备离去的裴戬。
意味深长地笑,压低了声线:“可看清了?方才陪酒的那几位?美则美矣,都是庸脂俗粉!”
“真要说绝色——”他笑得暧昧又意味深长,“还得是晋国公府那位四姑娘!那才是真真正正的骨媚神清!”
裴戬脚步未停,面容在檐下阴影里模糊不清,只传来一声似有若无的轻哼。
然而,唯有他自己知道。
就在“晋国公府四姑娘”几个字传入耳中的刹那,那深潭般的眼底最深处,几不可察地漾开了一圈细微涟漪。
……
端王府。
密室,灯烛如豆。
夜枭的鸣叫,偶尔穿过厚重的石壁。
裴戬执笔疾书,墨迹在密函上迅速勾勒。直至最后一笔落成,信笺封蜡。
“让尹氏来见。”
不多时,一道纤细干练的身影悄无声息地跪在案前暗影里。
“尹佳慧。”
“在。”
一方封着火漆印的密函被推到她面前。
“即刻送交晋国公府郁四小姐处。”
尹佳慧双手捧过密函,神色恭谨平静,无丝毫讶异:“属下明白。”
“另,”裴戬未抬眼皮,“去前知会府内仪卫,明日卯初启程往城西大营,仪仗依世子规制备齐。”
“是。”
“等等。”裴戬忽又开口,视线终于从案头堆叠的文牍上抬起,掠过她低垂的眉眼,“见她时,若有旁人……”
尹佳慧会意,接口道:“属下明白,只作私语相询,绝不引人注目。”
裴戬微微颔首。
尹佳慧躬身退出密室。无人看见她眼底深处倏然亮起的一簇微光。
终于……可以去一趟晋国公府了。
夜深人静,晋国公府后角门悄然开启又阖拢。
“郁四小姐,婢子春儿,替我家主人送东西来。”尹佳慧换了寻常使女装扮,对着应门的婆子低语,递上一块内府行走的铜牌。
半盏茶后,她已坐在郁澜暖阁外间的小凳上。
烛芯偶尔爆出一星火花。
当郁澜裹着一件家常素锦披风,掀帘自内室缓步走出时,尹佳慧捧茶的手指几不可察地一紧。
幽微烛火下,褪去白日里拒人千里的寒霜,卸了端凝繁复的发髻,只松松绾了一根玉簪,几缕青丝垂落。
慵懒,随性。
可那双眸子抬起来望向她时,眼波流转间,竟无端生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撩人。
尹佳慧心头没来由地一跳。当年初见时,这位郁四姑娘,仿佛并非如此。
她收敛心神,赶忙将密函奉上。
郁澜接过,指尖划过冰凉的火漆印,并未拆阅,只置于一旁案几。
“尹姑娘辛苦了。有劳你深夜跑一趟。”
尹佳慧起身,垂首恭谨道:“小姐言重了。我还有口信带到。端王世子问,小姐明日午后可有闲暇?若有空闲,烦请移步悦文坊三楼雅间一晤。”
暖阁内,檀香轻袅。
郁澜指尖无意识地在密函一角轻轻叩击了一下。
那细微的声响几乎被香炉中炭火的噼啪所覆盖。
“请帮我转告裴世子,”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起伏,“连日阴雨,寒气侵骨,恐有风湿旧疾复发,需在家中静养。实在不便赴约,请世子见谅。”
拒绝得干净利落。
尹佳慧心中了然,这位小姐自有她的骄傲与盘算。
她恭谨应下:“我一定将话带到。”
郁澜目光掠过尹佳慧那张清秀却过于绷紧的脸,忽然话锋极轻地一转:
“襄苎,”她唤着自己的大丫鬟,“去前头瞧瞧,若大爷郁晖尚未安歇,烦请他此刻来一趟花厅。就说我有两页算学难题不明,想请教兄长。”
尹佳慧脊背瞬间僵直。
猛地抬眼看向郁澜,迎上的却是一双仿佛洞悉一切又带着一点点温和笑意的眸子。
心,骤然被悬至半空,如擂鼓般狂跳起来。
郁晖,他真的在府中?
脚步声由远及近,不疾不徐。
当那道挺拔如青竹的身影出现在暖阁门口珠帘外时,尹佳慧几乎屏住了呼吸。
逆着门外悬着的羊角灯光,两年后的郁晖撞入视线。
昔日尚显单薄的少年骨架已然舒展,身形颀长如拔节修竹。许是刚自书房起身,只着家常青色直裰,腰间松松系着绦带,更显肩宽腿长。
眉目间的书卷气依旧,却沉淀了几分入朝为官后的端凝沉稳。
好一个俊逸端肃的青年!
尹佳慧心如擂鼓,指尖在袖中掐紧,面上却维持着恭谨,缓缓站起身,福身行礼:“佳慧见过郁大人。”
郁晖的目光落在暖阁里多出的人影上,显然有些意外。
当看清那张清秀的脸庞时,他脚步猛地一顿。
原本从容平静的面容,在视线触及尹佳慧低垂眼睑的瞬间,“轰”地一声,血色从脖颈迅速蔓延至耳根,像煮熟的虾子!
他几乎是狼狈地错开了对视的目光,喉结剧烈滚动了一下,平日条理分明的言语此刻只剩下磕绊:
“四妹妹何事?哦,算学……”
他目光扫过案几上空空如也的桌面,又像被烫到般飞快挪开,“为兄忽然想起户部有几册紧要卷宗落在衙门了,明日需得呈送御前,耽搁不得!四妹妹你的难题,改日再论!告辞!”
话音未落,人已仓皇转身,几乎是同手同脚地逃也似地离开了暖阁。
玄色锦缎门帘被他撞得剧烈晃动,叮咚作响。
“尹姑娘不必惊惶。”郁澜声音带着笑意,“家兄近来公务格外繁冗,时常如此。”
她慢悠悠踱近两步,声音压低,如同分享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
“母亲可不止一次在我面前叹气。说给兄长看了几家小姐的画像,也托人透过些许结亲的意思。可那些人家,每每稍有回音,第二日必定被他寻着由头给推拒干净……啧,也不知大哥这眼光,要落到哪颗星宿上才够格。”
尹佳慧猛地抬头,眼中震动难掩。
却见郁澜已转身走向内室,只留下一声意味不明的低叹和一句送客:
“夜深了,尹姑娘请回吧。路上多加小心。”
尹佳慧几乎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送出国公府那道小门,又是如何孤身走在空寂无人的长街上的。心口的狂跳声盖过了打更的梆子。
踏进端王府深院,密室厚重的石门在身后缓缓合拢。
灯火幽微下,裴戬仍在伏案批阅军报,头也未抬。
“东西送到了?”
“是。”尹佳慧垂首,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平稳,“郁四小姐让属下转告世子:近日阴雨绵延,她畏寒旧疾发作,需在家静养,明日悦文坊之约,实在无法赴会。”
裴戬落笔的手腕在半空悬停了一息。
他搁下笔,神色淡漠如常,仿佛不过听到一句寻常寒暄。
尹佳慧暗松了口气,正要依礼退下。目光不经意瞥过世子案头白瓷茶盏里早已彻底凉透的残茶。
烛光昏黄,落在他雕塑般完美的侧脸上,长睫微垂,在眼下投下两扇看不透情绪的暗影。
“还有事?”
他似乎察觉了她的停顿。
“属下告退前……”尹佳慧稳了稳心神,“另有一事,方才在晋国公府无意瞥见郁四小姐她……”
她斟酌着词句,“比两年前出落得更为灵动了。容色似是又添了几分难言的韵致。”
她顿了顿,硬着头皮。
“想来,待她日后出阁参与宴集,这般颜色气韵,定会引来不少年轻公子注目。”
话音未落。
“啪嗒。”
寂静密室中,这声微响异常清晰。
裴戬轻轻拍了拍桌案。
尹佳慧的心,随之狠狠沉了下去。她不再多言,躬身屏息,悄然退出了密室。
石门闭合。
密室内灯火摇曳,映着裴戬纹丝不动的挺拔身影。
……
京城,春光正好。
晋国公府内院却像被一层无形的隔膜罩着。
郁澜回京已足一月,硬是没踏出过府门半步。对外,只道是离京日久,水土不服,身子懒怠,精神也提不起来,需要静养。
府里下人们私下嘀咕,却也不敢多嘴。
唯有郁澜自己清楚,那张冠冕堂皇的“病”帖下,真正叫她裹足不前的,是端王府世子裴戬那几封而不舍递进府里的邀约信。
信笺素雅,字迹也勉强算得上风骨,可那内容却像烧红的烙铁,烫得她指尖发麻。
邀约的名目五花八门,赏花、品茗、听曲,最后那封竟隐隐透出要商讨亲事的咄咄逼人。
商讨?郁澜每每想起这两个字,心口便堵得发慌。
她和裴戬之间,横亘着房麟那条人命和前程的烂账,哪里是能“商讨”得了的?那是个一触即炸的火药桶,稍有不慎,便是焚身之祸。
避而不见,是她眼下唯一能想到的笨法子。
这日午后,阳光暖融融地铺满了小院。
郁夫人特意抽了空,带着两个心腹丫头,端了软垫和几样郁澜素日爱吃的精致点心,进了女儿独居的抱厦。
“整日闷在屋里,没病也要闷出病来。外头日头好,娘陪你晒晒,去去晦气。”郁夫人声音温软,亲手将软垫铺在廊下的美人靠上,拉着郁澜坐下。
郁澜顺从地挨着母亲坐了。阳光刺得她微微眯了下眼,苍白的脸上总算有了点活气。
她身上裹着件素绒斗篷,半张脸埋在柔软的毛领里,显得格外纤细脆弱。
郁夫人细细端详女儿的脸色,心疼地叹了口气,执起她的手轻轻揉着:“你爹那边,前日又有信来。凉州虽苦寒些,好在他在那边经营几年,根基渐稳,同僚下属也算敬服,处境比初去时好上许多。只是……”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圣心难测,那事的风头还未全过,归京怕是还遥遥无期。”
郁澜点点头,声音闷闷的:“父亲平安就好。凉州苦寒,娘要多寄些御寒之物过去。”
“放心,娘省得。”郁夫人应着,话锋一转,脸上带出些真切的喜色,“倒是有件喜事要告诉你。顾辞顾公子,在凉州那边剿匪大获全胜!捷报已抵京,不日就要班师。此番功劳不小,朝廷定有厚赏,升迁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