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林致远乘坐的航班降落在东南亚某国首都。
舷窗外阳光刺眼,照得人睁不开眼。
我下意识地眯起眼睛,调整呼吸节奏。
空气中带着一股潮湿的泥土味和淡淡的香料气息——这是异国的第一印象。
手机刚接通信号,就震动起来。是前国际律师。
“林先生,情况比我们预想的更复杂。”电话那头声音低沉,“当地法律规定,境外非营利组织必须通过本地注册实体才能开展活动,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被驱逐。”
我握紧手机,站在机场出口处的人流中,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外语广播与人群喧哗,而我的思绪却已经飞到了即将进行的合作谈判上。
“有没有变通办法?”
“有,但需要时间。我们可以考虑与本地社会企业合作,或者设立一家非盈利性质的子公司,但这都意味着我们要重新调整整个计划。”
“多久能完成注册流程?”
“最快也要三周。”
我深吸一口气,三周,在商界几乎是生死时速。
赵慈善家昨天晚上说的“大麻烦”看来不是虚言。
挂断电话后,我立刻拨通了张国际合作伙伴的号码。
“张先生,我提前到了,能不能安排尽快见面?”
他爽快答应,半小时后我们在市区的一家咖啡厅碰面。
张是一个典型的实干派,穿着一身休闲西装,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说话干脆利落。
“林先生,欢迎来到这里。”他伸出手,语气热情,“听说你们想把‘共联体公益联盟’模式带进我们国家?说实话,我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
我点点头:“但我们遇到了法律壁垒,必须通过本地实体来运作。”
张微微皱眉,随后露出一丝笑意:“这倒也不是难事。我可以介绍你认识一位商会会长,他一直希望推动本地社区服务的发展,或许能帮上忙。”
上午十一点,我们在一间古色古香的茶馆里见到了陈先生。
他是当地华裔商会的会长,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一开口便是一口地道的中文。
“年轻人,做公益不容易啊。”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目光在我身上打量着,“尤其是在国外,光靠一腔热血是走不远的。”
我认真回应:“所以我希望找到一条可行的路径,既能尊重本地法律,又能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他点了点头,随后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我:“这是我整理的关于本地‘社会企业’制度的解读,以及一些可以对接的资源名单。如果你愿意以社会企业的形式进入,我可以帮你牵线搭桥。”
我接过文件,翻开几页,心下迅速盘算。
社会企业不同于传统公益组织,它允许一定程度的商业运营,同时又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目标。
这种模式确实更适合在当地落地生根。
“谢谢您的建议,我会认真考虑。”
陈会长笑了笑:“年轻人,记住一句话,做事情要顺势而为。规矩不是用来打破的,而是用来理解并利用的。”
下午三点,我回到酒店,打开手机,看到刘国际媒体人发布了一篇题为《中国公益力量出海记》的短评。
她在文中写道:
> “林致远,这位曾经的外卖小哥,如今已成为中国公益透明化改革的代表人物。他的团队在海外首次亮相,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和项目,更是一种全新的、可复制的公益模式。有人称其为‘公益界的华为式出海’——低调务实,却步步为营。”
文章一经发出,评论区迅速沸腾。
不少国际非政府组织表示有兴趣进一步了解我们的运营机制,甚至有几家提出希望展开合作试点。
我看着这些留言,内心既欣慰又沉重。
欣慰的是,我们真的迈出了第一步;沉重的是,每一步都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傍晚五点半,我坐在酒店会议室,打开电脑,准备召开一次紧急线上会议。
我调出国内团队的联系方式,手指停顿片刻,最终还是按下了拨号键。
而在屏幕亮起的那一瞬间,我也意识到,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傍晚六点,会议室的灯光微微有些刺眼。
我坐在桌前,电脑屏幕已经亮起,团队成员的头像一个个出现在画面里。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
“大家辛苦了。”我开口说道,声音沉稳,“我们现在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共联体’要真正走出去,必须从合规做起。”
我把陈会长给的文件内容简要说明了一下,并展示了东南亚本地关于社会企业的法律条文。
屏幕上是一连串复杂的术语和限制条款,看起来像是天书
“接下来几天,我要看到三件事:第一,海外合规手册必须在七十二小时内初稿完成;第二,法律顾问小组立刻成立,钱律师负责统筹;第三,所有项目流程重新审核,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当地法规。”
周公益组织负责人点了点头,语气认真:“林哥说得对,我们不能让善意变成麻烦。”
我笑了笑,眼中却藏着压力:“我们要让善意走得更远,就必须先学会守规矩。”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结束后我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
窗外的城市灯火陌生而遥远,街道上车流穿梭,仿佛从未停歇。
这座城市并不知道我是谁,我也只是个刚落地的外来者。
可我知道,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在街头送外卖的人了。
夜晚九点,手机震动了一下,一封匿名邮件悄然抵达。
我点开一看,内容简洁而冷酷:
> “有竞争对手正在通过游说、施压和资金干预,试图切断你与商会的合作渠道。请小心。”
我盯着屏幕良久,没有转发,也没有声张。
我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窗帘,俯瞰着这片异国的土地。
我早该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我迅速拨通了钱律师的电话:“老钱,启动b计划。”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低声回应:“明白。”
挂断电话后,我回到电脑前,开始整理手上所有的联系人名单。
每一条信息、每一次对话,我都重新过了一遍。
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反击。
我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操控这一切,但我清楚一点——如果他们以为我会退缩,那就大错特错了。
夜色渐深,城市的喧嚣渐渐平息,而我的头脑却愈发清醒。
这一战,不只是为了“共联体”,更是为了证明,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在这个世界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清晨八点,我在张国际合作伙伴的陪同下,走向今天的公益论坛。
路上他笑着对我说:“今天有不少重量级人物会出席,你的演讲安排在第二场。”
我点点头,心中却浮现出昨晚那封邮件的最后一句话:
> “有人不希望你继续下去。”
而今天的论坛上,或许就会有人跳出来,公开质疑我们的模式。
但我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