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监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昨夜的惊险一幕还历历在目,那株幼苗叶片上短暂浮现的外星符号,像一根细针扎在我心头。但现在不是纠结的时候,实验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成败在此一举。
“所有参数稳定。”小张盯着仪表盘,声音里透着一丝兴奋,“基因编辑完成度达到98.7%,远超预期。”
林婶站在一旁,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嘴里念叨着:“可算熬到这一步了。”
我也松了口气,但还没来得及放松,系统突然发出提示音:
【作物生长状态检测中……分析进度:23%】
我快步走到主控台前,调出实时画面。培养舱内的幼苗们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高,叶片饱满翠绿,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气息。和普通太空小麦相比,它们的茎秆更粗壮,根系也更加发达。
“这些苗子……长得真快。”顾柏舟轻声说道,眼中满是惊讶。
“不只是快。”我指着其中一株,“你看它的叶片边缘,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同?”
他凑近观察,点头道:“好像比普通的更有光泽感。”
“那是抗辐射层增强的表现。”我说,“如果数据准确的话,这批作物的抗辐射能力至少提升了五成以上。”
众人闻言,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太好了!”小张忍不住拍手,“这次真的成功了!”
林婶也笑了:“等收成的时候,咱们村的粮食产量怕是要翻倍咯。”
我点点头,心里却仍有些忐忑。虽然表面上一切顺利,但我总觉得,这次实验的结果似乎比我预想的还要完美,甚至有点……不真实。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检测完成,基因改造实验成功。超级太空作物培育完成,产量预计提升40%-60%,抗辐射能力显着增强。】
实验室里顿时响起一阵欢呼声,连一直沉默寡言的顾柏舟都露出笑容。我看着屏幕上的结果,终于确认——我们做到了。
“云悦,你真是天才!”小张激动地说道,“这种作物要是推广开来,咱们基地的粮食储备就能彻底解决!”
我笑了笑,没说什么。其实我心里清楚,这份成功背后,有太多未知的因素。晶体的活性结构、那段神秘的外星基因序列,还有那些未被察觉的潜在特性……
“别高兴得太早。”我压低声音,“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要做的,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对这批超级作物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和测试。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不仅调用了之前普通太空作物的种植记录作为对比样本,还利用系统的模拟功能,在高度还原的极端环境下进行抗辐射测试。
结果令人振奋——在模拟火星表面的强辐射环境中,超级作物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生长速度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更惊人的是,部分植株的叶片在受到辐射后,竟然自行修复了一些轻微损伤。
“这是怎么回事?”林婶瞪大眼睛,“植物还能自我修复?”
“或许是因为那段新基因的影响。”我皱眉思索,“它可能激活了某些隐藏的生物机制。”
小张则兴奋地说:“这简直就像是植物拥有了自己的免疫系统!”
我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继续翻阅系统提供的详细报告。果然,在某一页资料中,我发现了一段关键描述:
【推测该作物具备一定程度的环境适应性进化能力,具体表现形式需进一步观察与验证。】
我心头一震。适应性进化……这意味着什么?难道这批超级作物,真的能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身?
“我们得继续研究。”我对团队成员说,“这次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作物的本质。”
大家纷纷点头,气氛热烈而紧张。
几天后的清晨,我独自一人走进温室区。阳光透过玻璃顶洒落在作物上,映出一片金绿色的光晕。我蹲下身,轻轻触摸一株已经长到半人高的超级小麦。它的叶片光滑而坚韧,触感微凉,像是某种高级合成材料。
忽然,我想起那天夜里看到的那个符号。它到底意味着什么?会不会是某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又或者,是晶体与作物之间产生了某种共鸣?
正当我陷入沉思时,身后传来脚步声。
“你在看什么呢?”顾柏舟的声音温和地响起。
我回头看他一眼,笑道:“在看我们的成果。”
他走过来,站在我身边,目光落在那片茁壮成长的作物上。
“你说,它们以后会变成什么样?”他问。
我愣了一下,随即轻声道:“我不知道。也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他沉默片刻,然后伸手握住我的手:“不管它们变成什么样,只要我们在一起,就一定能面对。”
我望着他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是啊,无论前方有多少未知,只要我们携手同行,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实验成功了,但这只是个开始。
我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