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的灯光已经熄灭,窗外的星辰依旧闪烁。我站在临时办公室的窗前,手中握着那支从地球带来的旧式钢笔。顾柏舟正在厨房准备夜宵,孩子们早已熟睡,林婶也回房休息了。
我低头看着桌上摊开的设计稿纸,上面画满了各种图案:麦穗、星轨、阳光、能量环……每一笔都承载着我对“田园女神”这个品牌的构想。
“你还没睡?”顾柏舟端着一碗热汤走过来,轻声问道。
我点点头,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眼睛:“品牌设计的事,总觉得还差一点灵魂。”
他坐在我旁边,看着那些草图,温和地笑了笑:“我觉得你画得已经很好了。这些图案,有田地的味道,也有星空的感觉。”
我轻轻叹了口气:“但我不知道它们能不能被外星人理解。他们眼中的‘田园’,也许和我们完全不一样。”
“那就让他们先理解我们。”他说,“你不是一直说,最好的品牌,是讲好一个故事吗?”
我怔了一下,随即笑了:“你说得对。”
第二天一早,我打开了系统中的“文化偏好数据库”,开始分析各个目标星球的颜色、图案喜好,以及他们对农业、自然的理解方式。
蓝色系在水生星球最受欢迎;金色象征丰收与财富,在多个农业文明中通用;螺旋形图案代表循环与生长,在三个星球的文化中都有出现。
我把这些元素整合进设计中,尝试将地球的农耕意象与星际符号融合。阳光化作一道金色光弧,麦穗缠绕在星轨之间,一朵七彩玫瑰悄然绽放在图案中央。
系统提示:“检测到特殊图案共鸣反应,可能引发某位高阶外星贵族的兴趣。”
我愣了一下,没多问,继续调整配色与比例。
最终,一个简洁却富有深意的品牌标识诞生了——一个由麦穗与星轨交织而成的圆环,中心是一朵七彩玫瑰,下方写着“tianYuan Goddess”。
宣传语我也想好了:
“从大地出发,走向星辰。”
设计完成后,我立刻启动了系统的“星际广告投放模块”。
然而刚点下确认键,系统便弹出提示:
【当前能量值不足,无法完成全星系投放】
我皱起眉,查看剩余能量值。确实,之前的展会和洽谈已经消耗了不少资源,现在只能支持小范围、分阶段的推广。
“那就从转化率最高的星球开始。”我说着,调出数据分析界面,筛选出几个最有可能接受我们产品的星球。
第一轮投放选择了泽尔星、蓝晶星和维克托星系的部分区域。每个地方我都根据不同文化背景微调了广告内容,并加入了本地化的语言和视觉元素。
广告画面中,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田间劳作的画面,还有灵泉水稻、七彩玫瑰和月光果的特写。
其中有一段视频片段,是顾承安一边帮忙采摘一边笑嘻嘻地说:“妈妈种的花,比天上星星还好看!”
顾雅柔则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把一颗新鲜的果实放进篮子里,嘴里念叨着:“这是送给远方朋友的礼物哦。”
这段画面被剪进了广告素材里,配上温柔的旁白:
“每一份来自地球的作物,都带着家的温度。”
广告投放后不久,反馈陆续传来。
泽尔星那边反响热烈,尤其是浮动定价机制被重点提及,许多买家留言表示愿意长期合作。
蓝晶星的回复则让我有些意外——他们的皇室采购团对“七彩玫瑰”特别感兴趣,甚至提出想定制一批作为宴会装饰用花。
维克托星系的反馈却不太理想,部分买家对“田园女神”的概念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何一个农业品牌会使用如此梦幻的名称和图案。
我立即调出系统翻译优化功能,对宣传文案进行了调整,加入了更具体的解释,比如“田园”代表着可持续种植、“女神”象征着女性主导的农业革新。
同时,我在关键星球上设立了本地代言人,协助解释品牌理念。
一位名叫艾琳的外星女性主动联系我,她曾参与过与我们的初次合作洽谈,如今愿意成为我们在维克托星系的品牌大使。
她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介绍我们产品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她的粉丝群体大多是中产阶级家庭主妇,对环保和健康食品非常敏感。
短短几天内,维克托星系的咨询量翻了一倍。
与此同时,一则新的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来自水生星球的一位买家询问是否可以定制一款专属于他们星球环境的农产品包装,并希望加入海洋元素。】
我看了又看,心中一动。
这或许是一个信号——我们的品牌,已经开始被真正接受,并且有了个性化的需求。
那天晚上,我坐在电脑前,把所有数据整理成报告,发给了团队。
顾柏舟走进来,见我还在工作,轻声说道:“别太累了。”
我抬头看他,眼里闪着光:“你觉得,‘田园女神’这个名字,真的能传遍整个星际吗?”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我身边,轻轻握住我的手:“它已经在路上了。”
我靠在他怀里,望着窗外那片浩瀚星海,心里第一次如此坚定地相信:
我们不仅是在卖产品,更是在讲述一个关于土地、家庭、女性力量与未来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