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书接前回。自长孙皇后亲授医术与农法以来,大唐江山如春水解冻,万物复苏。那一纸诏令,仿佛不是出自深宫凤仪,而是从天而降的甘霖,洒落在千村万落之间。百姓起初尚不敢信,只道是朝廷例行安抚之策,可当背着药箱、头戴青巾的医者真的踏进山野村落,为老妪敷药、为小儿驱寒时,人们才知——这盛世,是真的来了。

那日清晨,洛州渑池县外的薄雾尚未散尽,一队身着素麻短褐、肩扛药箱的郎中已沿着蜿蜒小径走入山村。为首的是一位年约四旬的女子,眉目清朗,腕间系着一枚铜铃,行走间轻响叮咚,宛如春风拂竹。她是太医院特选的“惠民使”,奉皇后之命巡诊四方。村民闻讯纷纷聚拢,有抱着高热啼哭的婴孩的母亲,有拄拐跛行的老翁,更有蜷缩墙角、满脸脓疮的流浪儿。

郎中们不避污秽,就地铺开油布,架起药炉。那位女医亲自为孩童施针退热,又以金银花、连翘煎汤喂服。不到半日,那孩子额上汗出如浆,呼吸渐平,竟在母亲怀中安然入睡。围观乡民无不动容,有人跪地叩首,哽咽道:“我儿昨夜已气若游丝,今朝竟得重生……此恩此德,胜过再生父母!”

自此之后,每逢初一、十五,村口必设“义诊台”。百姓不再惧病讳医,反而争相学习辨识草药。村中小学童亦被教以《幼学医箴》:“识一味草,救一家命;知一穴道,免百里奔。”虽非正式蒙学,却成了乡间最温暖的启蒙。

而在山南道的一处坡地,一位年过五旬的老农蹲在番薯田边,捧起一串刚挖出的块根,泥土簌簌落下,露出紫红油亮的表皮。他颤巍巍地摩挲着,忽然老泪纵横:“我活了五十岁,没见过能填饱肚子的‘地瓜’……如今一家八口,顿顿有粮,连猪圈里的崽都吃得圆滚滚的。”旁边少年接过话头:“爹,听县令说,这叫‘红薯’,是从南海外极远之地引来的种,皇后娘娘命人千里迢迢带回来的!”老人闻言,对着长安方向深深叩首,口中喃喃:“谢皇后恩德,谢陛下洪福!”

这红薯原产于吕宋群岛,本为海商偶然带回。长孙皇后得知其耐旱易种、亩产惊人,当即命鸿胪寺重金购种,并派遣农官随船南下,实地学习种植之法。归朝后,她亲自主持“试耕殿前”,在太极宫后苑辟出三亩试验田,日夜观察生长习性,终绘成《甘薯栽培图说》,颁行天下。短短两年,此物已遍植江淮、岭南,成为灾荒年间救命之粮。

农田之外,军营之中亦是气象一新。昔日战场上,多少壮士并非死于敌手,而是伤后溃烂、高热不退,最终含恨而终。如今随军医士人人背负“急救囊”,内藏止血粉、消炎散、金创药,皆依皇后秘方配制。更有“巡诊队”每月轮驻边关,为戍卒调理筋骨、防治冻疮。

朔风凛冽的玉门关外,一名年轻士兵因雪盲症几近失明,整日哀嚎不止。巡诊郎中抵达当日,即以羊肝煮汤辅以密蒙花熏洗双眼,三日后竟恢复视物。那士兵跪拜于沙地,泣不成声:“若非朝廷垂怜,我早已沦为荒漠枯骨!”

秦琼曾在一次校场点兵后感慨:“吾辈征战半生,从未想过,竟有一日能靠‘药箱子’保住三成将士性命。”这话传入宫中,李世民默然良久,提笔御批:“医者亦将士,救一人如斩一敌,功不可没。”

兵器坊里更是昼夜不息。工部尚书段纶亲自督造,召集天下巧匠,在长孙皇后提供的古卷图谱基础上反复推演。那新型马槊,初成之时众人皆疑:轻若竹竿,岂堪战场冲杀?直到尉迟恭披甲跃马,持新槊直贯靶阵,一击之下,三重木盾尽穿,槊身竟无丝毫裂痕。众将哗然,争相试用。有人笑言:“此槊似有灵性,入手便知主人心意,如臂使指!”

其实此槊之妙,在于材质与结构双绝。其杆取自西南深山百年铁椆木,经蜂蜡浸润七七四十九日,再以牛筋缠绕加固;枪头则用陨铁与玄钢熔铸,锋刃呈菱形微弧,破甲无声。更配有可拆卸式护手环,便于夜间格挡暗器。每一柄皆由工匠刻名留档,责任到人,若有瑕疵,终身追责。

弓矢之变更为惊人。新制牛角复合弓,拉力可达十石,箭矢尾羽经特殊裁剪,破空之声几不可闻。最令人胆寒的是那“倒钩破甲箭”,一旦入肉,拔之则撕裂更深,专为对付重铠敌将所设。李靖元帅观演武后抚须而叹:“昔年百步穿杨乃英雄,今我大唐射手,可在三百步外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而那被誉为“轻坚铠”的新式盔甲,更是彻底改变了唐军作战方式。以往铁甲沉重,行军五十里便疲惫不堪,遇伏时常因转身迟缓而遭围歼。如今鱼鳞甲片层层叠压,柔韧如织,却硬逾精铁。一名年轻校尉曾在暴雨中连续奔袭六十里,归来时铠甲未损分毫,汗水浸透内衬,却仍能灵活挥刀。他笑道:“以前穿甲像驮山,现在倒像是披云。”

这套铠甲的设计灵感,竟来自长孙皇后翻阅古籍时发现的一幅《南越王甲图》。她命工匠以熟铜为基,掺入锡、锰合金,再经冷锻千次成型。每一片甲都薄如蝉翼,重不过三两,却可抵御普通刀剑劈砍。更巧妙的是,整套铠甲采用活扣连接,拆装仅需片刻,极大提升了战备效率。

贞观二年的秋收,成了载入史册的奇迹。户部尚书戴胄呈上全国赋税清册时,双手微抖。李世民翻开一看,只见各地仓廪数字触目惊心:关中增产一百二十万石,河南增产九十万石,江南诸州合计翻倍有余。全国总粮储已达三千七百万石,足够供养百万大军三年之久!

“朕即位之初,夜不能寐,唯恐百姓饥寒。”李世民凝视奏报,声音低沉,“如今仓廪实、府库足,百姓安乐,此非天助,实乃人力所至。”

他说这话时,目光不由自主望向立政殿方向。他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女子默默耕耘的身影。

兵部亦报捷音:北疆六镇已全数换装新式铠甲与兵器,幽州骑兵配备改良马鞍与马镫,奔驰速度提升近两成;西域屯田军推广玉米与马铃薯种植,士兵自给率高达七成,无需再仰赖长途运粮。

刑狱方面,大理寺卿孙伏伽奏称:“今年全国死囚不足三十人,盗案较去年减少八成。许多县衙甚至整月无案可审,县令闲坐读书,百姓称其为‘太平令’。”

这一日,太极殿前丹陛如雪,百官列班肃立。李世民身着明黄龙袍,立于玉阶之上,目光扫过群臣,最后望向后宫方向,轻声道:“朕有幸得贤后辅佐,内修仁政,外兴利民之举。她不居功,不言赏,唯愿天下苍生得以安居。今日之盛景,始于她的慧心仁术。”

说罢,他提高声音:“传朕旨意——明年正月初一,朕将亲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告天地以明治绩,祭祖宗以述初心,与万民同庆这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吾皇万岁!”百官齐跪,声震云霄。

殿外阳光正好,照在“贞观”匾额之上,金光流转,宛如神谕降临。长安街头巷尾,孩童唱起新编童谣:“玉米甜,红薯香,皇后送来救命粮;轻坚甲,破风箭,大唐将士保四方!”

歌声飘过朱雀大街,穿过曲江池畔,回荡在坊市酒楼之间。一位白发老儒倚窗听罢,眼中泛起泪光,对身旁弟子道:“吾读《春秋》数十载,未曾见如此仁政惠民之世。若孔子复生,必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唐矣!’”

边疆诸族闻讯,无不震慑。突厥颉利可汗原本蠢蠢欲动,欲趁中原未稳南下劫掠,却见唐军装备焕然一新,斥候回报:“唐骑一人双马,粮草自足,甲光如昼,弓弩射程远超我军。”只得遣使求和,献骏马千匹、羊万头,恳请通商互市。

吐蕃松赞干布亦派使者入唐,携黄金佛像一尊,请求赐予农技与医书。他在国书中写道:“闻大唐有仁君贤后,播嘉谷于荒土,施良药于黎民,愿效仿其政,使我雪域子民亦得温饱安康。”

岁月悠悠,贞观之治自此步入辉煌。后世史家评曰:“三代以下,未有如此清明之世。”百姓口耳相传,皆称长孙皇后为“药母农娘”,每逢春耕秋收,必焚香遥拜长安方向。

而在御花园的高台上,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并肩而立。夜风拂动她的凤冠流苏,映着万家灯火,宛若星河倾落人间。

“凤妹,你看,这天下,真的好起来了。”李世民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少有的柔软。

长孙皇后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坊市,唇角微扬:“陛下可知,我最欣慰的,并非粮食满仓、甲兵锋利,而是今日出门时,见一稚童跌倒,旁人立刻上前搀扶,还递上一块红薯糕。那孩子笑着道谢,眼里没有恐惧,只有纯真。”

她轻轻握住李世民的手:“一个不怕饿、不怕病、心中有善的国度,才是真正强大的大唐。”

李世民默然良久,终是点头:“你说得对。武功可定天下,唯有仁心,才能守得住这万里江山。”

夜色温柔,星光璀璨。一轮明月悬于长安城上,静静俯瞰着这座正在崛起的帝都。属于大唐的传奇,正如春潮般奔涌向前,永不停歇。

远处钟鼓楼上,晨钟未响,而黎明已在东方悄然铺展。新的篇章,正等待书写。

欲知封禅大典如何举行,泰山之上又有何祥瑞显现?异邦使节齐聚中原,又将掀起怎样的风云?且听下回分解。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武逆焚天无敌升级王内煮酒点江山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北雄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明贼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大明新命记山河血亡命之徒五代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重生柯南当侦探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大人,得加钱锦绣大明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重建北宋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维多利亚的秘密大明:最强藩王温水煮相公逍遥紫衣侯獒唐龙腾美洲三国:最强谋士穿书嫁首辅,锦鲤甜妻旺全家梦境归来做才子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大唐:李世民死后,观音婢怀孕了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大家好,我就是那个倒霉蛋鲁滨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