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皇城深处,暗流涌动。
马太后正和大内总管秦桧安咬密谋,商量怎么对付即将回京的永安侯!
黑曜军离京城越近,情报就像雪花片似的往宫里飘——嚯!
这位女侯爷可了不得!
在赤水河跟妖蛮三万大军掰手腕,不仅把蛮子揍得满地找牙,自家儿郎居然没折损多少!
更绝的是探子来报,黑曜军里不知啥时候冒出来三千多妖蛮降兵,个个都是常年在马背上征战的狠角色!
这消息惊得后党众人直拍大腿,马太后和秦桧安赶紧扒拉着算盘珠子,把黑曜军的战力往上又拨了三档。
眼下京城里,后党掌控的的禁军精锐和辅国将军一党掌控的的三万杂牌军正在对峙!
禁军虽是人狠话不多,可架不住对方人海战术,两边就这么僵着像被点了穴。
如今永安侯这柄利剑要是插进来,甭管往哪边歪一歪,都能把京城的天秤给掀翻喽!
马太后绞着帕子,眉头紧皱:
“这虞家横竖不会站咱们这边,得想招儿让她别蹚浑水!”
随后看向一旁:“秦公公,咱们私房钱还剩多少?”
秦桧安腰弯得跟虾米似的:
“禀娘娘,今年各处都伸手要钱,库里就剩不到一百六十万两。”
“豁出去了!”马太后一拍凤椅扶手:
“咱们咬牙挤出三十万两雪花银给虞家,就说给将士们买酒喝!”
“再跟传旨太监说清楚,只要永安侯乖乖看热闹,还有什么需求都可以谈!”
秦桧安麻溜打了个千儿:“娘娘圣明!”
城门外,黑曜军的旌旗已卷起漫天尘烟。
最初辅国将军和后党一派其实并不在意。
在他眼中,自己手中有十几家勋贵亲兵,外加三万郡府兵。
永安侯的几千人在他看来,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只不过这几日,北境不断传回来关于黑曜军的情报。
这才让辅国将军重新对这支兵马重视了起来。
从前,在辅国将军陈必雄看来。
永安侯虞卿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
只要他辅国将军做出礼贤下士姿态,向她伸出橄榄枝。
这个小丫头,应该就会乖乖的投效自己。
然而如今,永安侯的这支兵马,确实成了让三皇子,后党,辅国将军三派都颇为忌惮的存在。
………………
先不提上京三家势力如何谋划。
此时的永安侯已经抵达距离上京五十里外的姑苏城。
并在姑苏城外扎营等待朝廷的圣旨。
之所以要等朝廷的圣旨。
是因为根据大晋军规——外头来的军队要进京城,按律法得先在姑苏城安营扎寨。
等皇上亲笔批了条子,大军才能继续往京城开拔。
说白了这就是防着有人造反的招数。
不过这么一来二去地等公文,又得耗上好几天。
好在姑苏城地处江南可是大晋出了名的好山好水,特别是城边的西子湖,那风景绝了!
眼下正是四月天,春天的西子湖像块碧玉似的,风一吹就泛起细碎的波纹。
湖岸四面青山叠翠,时不时有几只水鸟‘啾’地划过蓝天,看得人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要说最稀罕的,还得数湖边那座皇家别馆。
这地方当年是晋太祖给宠妃修的,清静又雅致。
普通老百姓当然进不去,但永安侯刚立了大功又是皇亲国戚,住进去还不是轻轻松松?
等圣旨这几天,女侯爷一行人干脆搬进了姑苏别馆避暑享清闲。
跟着住进来的除了舍妹虞书欣和许平安,还有一帮贴身侍卫,宋乘风则是骑马赴锦衣卫报到去了。
这别馆群依山而建,几十座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山窝里还藏着口温泉,听说泡了能养颜呢。
这会儿女侯爷和舍妹虞书欣正泡在温泉里,吃着瓜果点心,那叫一个滋润。
“哈,终于回到江南了,真舒服啊!”
虞书欣伸着懒腰从水里直起身子,水珠顺着她玲珑的曲线往下滑,春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虞卿则是在旁边开玩笑说。
“瞧你洗得香喷喷的,等会儿是要去伺候你家许郎君吧?”
虞书欣嫁给许平安后,只要住进驿站就和许平安腻在一起,小两口这段时间简直甜得齁人。
说来也神了,自从嫁作许家妇,虞书欣再也没做过噩梦。
夜夜都能睡到自然醒。
在许平安的疼爱下,她愈发水灵动人,开口闭口都是‘我家许郎怎样怎样’。
听得永安侯直撇嘴,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不过看着妹妹这么幸福,到底还是替她高兴。
自从虞书欣成婚,许平安就成了虞卿的妹夫。
最近她总是不着痕迹地躲着许平安,倒不是讨厌他,而是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这个妹夫。
有时候半天见不着,心里就跟猫抓似的难受。
女侯爷生怕自己陷进去出不来。
要真跟许平安闹出什么事,往后怎么面对亲妹妹?
可每到夜深人静孤枕难眠时,那人的影子总在眼前晃悠。
看着妹妹打扮得漂漂亮亮要去找许平安,虞卿只能默默叹气。
这时驿站小厮突然来报。
说姑苏别馆外有上京城来的使臣求见。
女侯爷一听就明白了。
准是京城里争太子位的那几派人马来探口风。
这事儿早在她意料之中。
正好也借机摸摸京城的动向,她立刻换上正式袍服,往正厅会客去了。
自从知道了如今上京的风云诡谲。
永安侯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此时的姑苏别馆,已被黑曜军重重的保护了起来。
外围是黑曜军的游骑,馆内则是驻扎百名亲卫。
而最让永安侯安心的,是许平安就在不远处。
只要看到许平安的背影,虞卿就会感觉非常的安心。
近卫进来禀报,来使共有两位。
第一位是辅国将军陈必雄的使者,冠信侯蔡坤。
这个人永安侯并不陌生,此人是辅国将军的智囊,也是个奸滑的老头子。
这第二位,则是三皇子的使者,据说是一位和尚。
派和尚当使者在这个时代倒是很常见。
永安侯并没有在意。
而是先请冠信侯蔡坤入了姑苏别馆。
毕竟这位老侯爷,也可算是自己的长辈,多少还是要给些面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