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陈英的心结,其实并不都因为公婆偏心。
那不过是其中一个借口而已。
都是因为丁建设。
陆乔歌也没法去劝丁建设主动跟组织交代。
那样无异于将丁建设的皮给扒下来。
她也没有立场去劝陈英大度不计较过去不去计较那个孩子。
这是不可能的,也是强人所难。
这个纠纷不好解。
只能将这个棘手的问题交给时间了。
怎么说呢?
就是谁遇到谁倒霉吧。
陆乔歌之所以主动给老丁头租房子,是因为她想借这个机会给厂长写一封信。
因为现在家属院的矛盾,60%都是因为房子引发出来的。
陆乔歌在信里洋洋洒洒的将这些矛盾的源头一一列举出来。
最开始小夫妻分上一户三十平米的房子,是开心的不得了。
可是随着一个个孩子的出生长大,三十平米的房子怎么可能住下十多个人?
于是矛盾就出来了。
厂子里能腾出来的房子太少了。
说句难听的,腾出来的房子并不会进行公示都是先内部消化。
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516已经十年没有建新房了。
这是矛盾所在。
陆乔歌给两个领导一个建议。
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集资盖房。
工人和厂子一家出一半的钱。
然后厂子出地皮。
厂子出的多,所以产权归厂子所有。
可以先将图纸设计出来,工人提前预定。
喜欢什么样的就定什么样的,然后按照平方交钱。
资金收拢到位之后,厂子可以和地方联合,但如果厂里有剩余劳动力,可以自己成立基建公司。
不但节约一部分成本,同时还能解决军工子弟待业在家的问题。
当然了,这只是她的初步构想。
她不能将这个建议写的十全十美,不但不能十全十美,还要有漏洞和毛病,让领导去补充和完善。
当然了,前提是领导能采纳。
陆乔歌写完之后就将这封信放进了厂部大门口的意见箱里。
相信明天郝厂长就能看到。
陆乔歌来厂部一是将信放到意见箱里,第二是要去废料车间。
她准备替四婶定一个轮椅,就按照上次章泉的那个,因为她和黄娟回访的时候,章泉说这个轮椅方便还轻快,一点都不影响她做饭和做家务。
章泉还笑着和陆乔歌说准备跟人换个一楼,这样的话她出行就更方便了。
真是巧了,陆乔歌在半路上竟然又遇到了秦恒之。
那人一身军装身姿笔挺,还是站在上次遇到的那棵树下。
与上次不同的是,此时的秦恒之眸光含笑,眼底流转的是说不尽的温柔。
等陆乔歌走近了,他的笑容更深了。
“你是要去废料车间吗?”
“是呀,你也要去?”
秦恒之点点头:“张师傅有一个新想法,他打电话让我过来。”
现在提倡的是变废为宝。
不单是二次利用还要三次利用甚至四次利用,一直到没有利用价值为止。
厂子在这方面还有奖励。
所以工人们干劲很足的。
陆乔歌想到一件事,问秦恒之:“是我爸要参加8级工考试吗?”
秦恒之点点头:“是啊,已经报名了,下个月考试。”
陆乔歌搓了搓手:“我爸没和我们说。”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然是花花告诉她的。
陆达担心自己考不过丢脸,所以连孟霞都没告诉。
“我成天的走街串巷,啥事我不知道啊。”陆乔歌半真半假的说道。
秦恒之眉眼带笑的夸赞道:“我们的小陆同志好厉害!”
说这话的时候已经路过了厂部的大楼。
这一次还是那么巧。
在陆乔歌将那封建议信放进意见箱然后拿着通行证进了厂区后,郝厂长的车就到了厂区大门口。
小警卫员嘴比较快,他告诉郝厂长,街道办的调解员陆乔歌同志往里边塞了一封信。
在小警卫员的提醒下,郝厂长身边的秘书也好奇的将意见箱打开。
然后郝厂长手里就有了这封信。
郝厂长看得很快。
看完之后他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感觉四四方方的框架好像出了一条裂缝。
然后往外面看,啊,还有更大的框架!
肯定要将老搭档何书记找来研究。
毕竟这是一个谁都没想过的思路。
被小陆同志给提出来,必须要重视啊。
两个人在窗前吹着风,天气很热,办公室里也没有电风扇,全靠手摇大蒲扇。
于是站在窗前说话的两人就看到了并肩走过来的秦恒之和陆乔歌。
两人对视了一眼。
都不由得笑了。
笑过之后,秦恒之和陆乔歌也走过去,他们去的方向是废料车间。
厂长看了一眼老何,抓了一把头发,说道:“抛去什么集资盖房这个建议,首先我觉得要给陆乔歌同志表扬啊。
她这是详细的调查了,你看这数据,她所负责的区域情况如何,一眼就能看出来,她是心中有数的,要不然不能有这么详细的资料。”
陆乔歌在信里画了一张表格。
非常清晰,一目了然。
两人又说起来集资盖房。
老何想了又想就摇头:“这丫头的胆子也太大了,只是我也奇怪她是怎么想出来的呢?我到现在也没有听说哪里有集资盖房这个概念。”
郝厂长白了他一眼:“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一百多年前咱们还没有大卡车呢。”
何书记:“哪有这么比喻的?”
“但说起来01号项目启动,咱们自己生产的大卡车很快就能行驶在祖国宽阔的大路上。”
“顾老要是恢复神志该有多好啊。”
“不是说正在治疗中吗?”
“咱俩这又说哪儿去了?刚才不是说集资建房吗?”
“老何,我觉得乔歌这个建议非常合理也非常及时,现在住房问题的确是个大难题。”
如果职工自己能承担一部分,那厂子的负担可要小太多了。
就像陆乔歌在信里说的,为此要是能衍生出几个厂子那又能解决一大批待业青年的问题。
何书记慢悠悠的说:“我得再看一遍乔歌写的信,这丫头这字写的太漂亮了,文采极好措辞很有说服力,不去做思想工作太可惜了。”
郝厂长就哈哈大笑。
而那边的陆乔歌正在问秦恒之:“你在北都的人脉怎么样?”
秦恒之直接问道:“你想打听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