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对于李俊锋的分析深表赞同,他心中其实早已有所谋划。李俊锋作为臣子,尽忠职守,认真地向周宁汇报情况,这让周宁对他的工作态度十分赞赏。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又一个春节如流星般划过天际,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随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东水城也迎来了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
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刻,周宁提前返回了东水城。他不仅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还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任命新的雷霆军统领。
这位新统领名叫朱正武,他原本是雷霆军的千夫长,一直以来都跟随周宁在沙齐国的战场上奋勇杀敌,表现卓越。如今,他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勇气,成功接替了葛雄的位置,成为了雷霆军的新统领。
然而,就在周宁刚刚回到东水城不久,太子周明的催促便如影随形地跟了过来。周明急切地希望周宁能够配合卢开山一同进攻礼亲王,并为此许下了诸多诱人的承诺。
面对太子的压力和诱惑,周宁并未轻易妥协。他深知这场战争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不能仅仅因为一些眼前的利益而草率行事。于是,他召集了各位将领来到东水城的城主府,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当众人齐聚一堂时,周宁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每一个人,然后沉稳地说道:“太子希望我们可以配合卢开山进攻礼亲王,这固然是一个选择。
但本王认为,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拿下镇东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主动,取得最终的胜利。所以,我们必须早作准备,制定出一个周全的战略。”
周宁的话音刚落,赵飞虎便站出来说道:“王爷所言极是。只要我们能够解决掉礼亲王在甬城的兵马,他必定会退守卧虎山。到那时,我们便可乘胜追击,一举拿下镇东关。”
周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沉凝片刻后说道:“礼亲王在镇东关和甬城之间的下东城,竟然安排了五万兵马,其目的显然是为了防止卢开山出兵。而目前甬城的兵力有八万之多,如果我们选择强攻甬城,恐怕并非明智之举。”
卫青云闻言,眉头微皱,似乎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王爷,在下东城的守将,正是我们的老熟人——朱杰。”
周宁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他对朱杰这个人的印象已经有些模糊了,若不是卫青云提及,他恐怕早就将其遗忘。毕竟,朱杰这个人在他的记忆中,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
然而,当他仔细回忆起朱杰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朱杰曾经是骠骑将军张道远的部下,但在关键时刻却突然倒戈,背叛了张道远。
正是因为朱杰的这一举动,使得礼亲王得以在裕亲王和张道远的夹击下幸免于难,而大周也因此陷入了如今的混乱局面。
周宁目光如炬,沉凝地说道:“若是卢开山从镇东关出兵,佯装绕过下东城,实则直接进攻甬城,依本王之见,朱杰与礼亲王定然会夹击卢开山的军队。如此一来,只要能成功引诱礼亲王出兵,我们便有机可乘。”
卫青云颔首,表示赞同道:“的确如此,只要卢开山甘愿充当这诱饵,我们便可借机一举击溃礼亲王的军队。”
周宁之所以想让卢开山充当诱饵,原因有二。其一,他有意借此机会削弱卢开山的兵力,使其在后续的争斗中处于劣势;其二,礼亲王对镇东关一直心怀觊觎,若能借此次机会将卢开山的兵马消灭,礼亲王必定会按捺不住,发兵进攻镇东关。如此,卢开山这一诱饵对礼亲王而言,无疑极具吸引力。
周宁略作思索,随即挥笔疾书,写就一封亲笔信。他将信交与卫青云,嘱咐道:“你速去安排可靠之人,将此信送至镇东关,务必亲手交予卢开山。信中已详述计划,希望他能配合我们的行动。”
卢开山紧紧握着手中的书信,眉头微皱,目光凝视着信纸上的字迹,仿佛能透过这些文字看到背后隐藏的深意和谋划。
镇北王周宁的计划的确精妙,但其中却有一个关键环节需要他亲自充当诱饵,这让卢开山心中不禁生出些许疑虑和不安。
他深知这个计划的风险,一旦出现意外,自己恐怕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然而,太子殿下的命令又让他无法拒绝,毕竟太子的地位和权威在他心中是不可忽视的。卢开山感到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抉择。
就在他沉思之际,三皇子周言注意到了他的沉默,开口问道:“卢将军,这封信究竟是谁给你的呢?”
卢开山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将信件递给了周言,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启示或建议。
周言接过信件,仔细阅读起来。他的眉头渐渐皱起,似乎也对信中的内容感到颇为棘手。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说道:“太子殿下,若要先铲除礼亲王这个心腹大患,恐怕还真得让老九配合才行。而且,从这封信来看,老九的计划确实有其可行性。”
卢开山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周宁的这个计划确实精妙无比,但他担心的是周宁会突然改变主意,放弃这个诱饵,导致他和礼亲王两败俱伤,而周宁则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镇东将军卢开山面色凝重地说道:“三殿下,无论是你,还是太子殿下以及九皇子周宁,心中都怀揣着争夺皇位的野心。然而,二皇子竟敢软禁陛下,此乃忤逆之大罪!但为了大周的未来,老夫衷心希望你们能够以大周的利益为重。倘若镇东关失守,东蛮大军长驱直入,那么受苦受难的必将是那些无辜的平民百姓啊!”
三皇子周言一脸无辜地回应道:“卢将军,您也知道本皇子既无兵权又无实权,您对我说这些又有何用呢?您应该去劝告太子大哥和九弟周宁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