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之盟”,就是汉高祖刘邦在剪除汉初的异姓王之后,跟朝臣将军们杀白马立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不过,即便沮授提到了“白马之盟”,袁熙也不打算停止自己的脚步,他并不担心所谓的“天下共击之”。
因为,董昭还给他提供了一个方案,就是利用新建的燕王国,把整个大汉朝堂搬到燕国去,简单的说,就是让所有朝臣做个选择,那就是你要做汉臣?还是燕臣?
本来“三台六司”就是袁熙设立的,他的王国自然也是按照这个配置来。
至于领土,袁熙也是不客气,直接把河北四州青、幽、并、冀,河南三州兖、豫、徐,全部纳入燕王国的板块。
另外,袁熙还把司隶直接裁撤,颍川府也变回了颍川郡,洛水郡、颍川郡、陈留郡和南阳郡也各自回到了雍州、豫州、兖州和荆州的范围。
许都虽然还是大汉的都城,但是袁熙已经在着手迁都的事宜,或者说,在邺城建都,燕王国的都城。原来的魏郡也改名为河北府,等于是都城所在地的代表,袁熙没有再设司隶,而是把河北府单独从冀州划分出来,与其他十三州并列,河北府尹等同于州刺史,初代府尹是董昭的弟弟董访。
由于邺城内部基本上没有土地建设宫殿,袁熙干脆按照之前蓟城扩建的方式,在邺城北部先开始扩建,然后在扩建的城墙里建设自己的燕国王宫殿。
延康六年(公元211年)五月,小皇帝刘懿正式下诏,封袁熙为燕王,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
袁谦、袁诚、袁让、袁谅、袁训、袁谛、袁询等袁熙的七个儿子也都被封为列侯。
次月,袁熙封袁谦为燕国太子,又晋升袁谦为燕国中书令,统管燕国中书台。
至于朝臣方面,田丰自然平替过来任职燕国太傅。
燕国尚书台的尚书令被袁熙给了董昭,袁熙还给董昭晋封了乡侯。
燕国中书台的侍中袁熙给了被撤掉司隶校尉一职的审配;燕国御史台的御史中丞还是贾诩,但是贾诩成了御史台的唯一负责人;诸葛亮和司马懿还是一样,任职燕国尚书台的左右仆射。
空出来的燕国度农司尚书,袁熙调来杜畿任职;燕国兵马司尚书由陆逊直接接任;燕国官吏司仍是荀攸任职尚书;陈群也还是燕国刑罚司尚书;燕国工商司尚书也还是刘晔;陈震继续担任祭礼司尚书。
剩下其他朝臣也大多按照原样由汉室那边平替到燕国这边。
地方上空出来的雍州刺史由董和继任;雍州别驾由中书郎司马孚担任;兖州别驾由田丰推荐的侍御史卫觊担任。
其他地方官员不做调动。
将军方面,张合直接任职燕国骠骑将军;麴耀任职燕国车骑将军;赵云任职燕国卫将军;马振人燕国前将军;甘宁任燕国右将军;朱盖任燕国征东将军;褚燕任燕国征北将军;张辽任燕国征南将军;牵招任燕国镇北将军;于禁任燕国镇西将军;黄忠任燕国平南将军。
而且除了麴耀、马振、牵招、朱盖和甘宁需要留在地方上坐镇,其他将军全部回到邺城留守,而且被收回了所有营令。
而不同意的沮授则是留在了许都继续任职汉室的太保,并未到邺城任职。沮授的儿子沮鹄则在颍川郡继续留任郡守。
另外,袁熙为了监视许都,特地保留了陈伍率兵继续在许都皇宫驻扎。还专门设立了监察御史府,用于监察许都的官员,第一任许都监察御史府的长官是麴六,这就是个摆到台面上的内部特务机构,只不过归御史台直属管理罢了。
袁熙带着自己的班底离开许都前,伏寿终于慌了,她本来已经掌控了汉室皇宫,但是,汉室皇宫很快就要啥也不是了。
于是,伏寿也不顾及任何事了,只想要保住自己的权力,作为最后的疯狂,伏寿居然要给小皇帝选秀女,甚至还要给袁熙等人也送女人。
至于选秀女的事,沮授居然也跟着一起发疯。
“选秀女,陛下才六岁吧!要女人干嘛?”袁熙听到伏寿的建议时,十分无语。
“不是为了陛下,是为了方便燕王你的,你这打仗需要奖励底下将领,不选点秀女作为赏赐怎么行?”伏寿也是拼了,主动说起了袁熙每次论功行赏,从不奖励女人给属下。
“他们当了官,有了钱,什么好女人没有,何必从我这领,更何况,我都准备废除奴籍了,要那么多女人干嘛?”袁熙这就很违心了,其实他对于美女倒是没有什么拒绝性,一般都是来者不拒。
只不过袁熙确实有废除奴籍的想法,主要是奴籍已经限制了国家的生产力,特别是影响袁熙的税收,因为之前的均田制,为了让各大世家豪族配合,才给奴籍的人发放田地,还把田地划在主人的头上,导致这一批田地的税收反而没收上来,因为收益都归主人,很多世家豪族都是有免税手段的。
只要撤除奴籍,这帮人变成百姓,就有了交税的义务,这些很是重要,而且还能让一些有奴籍身份的人参与府兵制的建设,属于一举多得。
不过,这一建议,在袁熙的燕国内廷会上吵得不可开交,就连一向爱民的诸葛亮都觉得太急了,不愿支持袁熙的建议。
所以废除奴籍的事一直悬着呢!
“不光是送人,将来燕王宫也需要宫女,这边先选着秀女,将来也好用啊!”伏寿担心袁熙不答应,赶紧补充道,简直在说,我这个太后是给你燕王袁熙选的秀女,你不要不知好歹。
袁熙望着伏寿那扭捏的样子,知道伏寿在想什么了,大概率是想利用女人将袁熙留在许都,这根本不可能了。
此时的袁熙已经明确要去邺城建都了,根本不会留在许都,袁熙的家人也已经陆续搬回邺城去了。
各级官员都在把家人送去邺城,甚至圈禁地都已经搬到邺城去了。
许都只会留下那些坚持要当汉臣的官员,例如沮授。
还有一些袁熙用来监视的监察御史和皇宫禁卫,等等。
至于小皇帝和许都皇宫的一切,袁熙暂时不打算搬走,就连魏瑾、宋姬和孙姬这些自己人,袁熙都让他们暂时留下,等燕国王宫建设完成后,才让他们过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