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后,罗彦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御书房。今日朝堂上关于曹魏战事本来板上钉钉,可突然接连传来的噩耗,让他心烦意乱。他揉了揉眉心,坐在书案前,闭上双眼,试图平复心绪。
就在这时,御书房外传来轻柔的脚步声。甄宓端着一碗精心熬制的参汤,步伐优雅地来到殿外。典韦见到甄宓,立刻恭敬地行礼,声音洪亮道:“末将典韦拜见娘娘!”
甄宓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轻声说道:“典将军免礼。陛下可在御书房内?”她的声音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让人倍感舒适。
典韦点头回应:“陛下在内。”
甄宓微笑着说:“给陛下熬了一碗参汤。”
典韦听后,侧身让开道路,示意甄宓进入。
甄宓轻轻推开御书房的门,生怕惊扰到罗彦。她见罗彦闭目养神,便向身旁的婢女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端过参汤,让婢女们下去。随后将参汤轻轻放在暗桌上。她轻手轻脚地走到罗彦身后,伸出双手,轻柔地为他揉起太阳穴。
罗彦虽然闭着眼睛,但敏锐地察觉到有人靠近,而且那熟悉的触感和气息让他瞬间就猜到了来人身份。他没有睁开眼睛,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又满是宠溺道:“宓儿,汝怎么来了?”
甄宓一边轻柔地按摩,一边温柔地回应:“听闻陛下今日因为朝事有些伤神,特意给陛下熬了一碗参汤送来。”她的话语中满是关切。
罗彦嘴角微微上扬,语气中透着欣慰:“宓儿有心了。”
甄宓心中一暖,忍不住好奇地问道:“陛下如何知晓是臣妾?”
罗彦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缓缓说道:“朕的爱妃当中,只有宓儿的手艺让朕最为舒服,即便是汝大姐姜儿也比不过。”他的语气坚定而真诚,毫不掩饰对甄宓的夸赞。
甄宓脸颊瞬间染上一抹红晕,心中满是欢喜,有些害羞地说道:“臣妾哪有陛下说的那么好。”她低垂着眼眸,模样楚楚动人。
罗彦语气坚定,毫不吝啬地继续夸奖:“朕说有就有。”
片刻后,罗彦缓缓睁开眼睛,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甄宓停下手中的动作,走到罗彦身前,将参汤端起,递到他面前,轻声说道:“陛下,喝下这参汤,可缓解些疲劳。”
罗彦接过参汤,轻抿一口,微微点头,夸奖道:“还是宓儿熬的参汤合朕心意。”说完,他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甄宓敏锐地察觉到罗彦心中仍有烦忧,关切地问道:“陛下还在为攻打曹魏一事烦恼?”她的眼神中满是担忧。
罗彦眉头微皱,无奈地点点头道:“如今攻打曹魏乃是最佳时机,可北边鲜卑、乌桓为患,冀州太行群山张燕突然骚扰,南面荆汉刘备袭击南阳水师,形势紧急,一时间朕还有些难以决策。”说到此处,他的脸上满是愁容,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迷茫。
甄宓听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样啊!还真是难以决策,不过,臣妾想询问陛下,是扩大地盘,增强实力重要,还是百姓们的安全重要。”她的语气轻柔却又带着一丝坚定。
罗彦几乎没有思考,立刻回应:“自然是百姓们安全重要。”
甄宓继续说道:“那陛下失去此番攻打曹魏的机会,不过是暂时无法拿下曹魏的地盘,若是让鲜卑和乌桓攻破了边关,那边关的百姓会如何?”她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罗彦心中的困惑。
罗彦听闻,眼神瞬间明亮起来,心中豁然开朗,激动地说道:“宓儿说得对,是朕一时陷入困惑。”他的语气中满是懊悔和感激。
甄宓接着说道:“与攻打曹魏,那是咱们汉人自家人的事情,怎么能让外族侵略咱们的子民。”她的眼神坚定,透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
罗彦看着甄宓,脸上满是赞赏,感叹道:“还是朕的宓儿聪慧。”
甄宓谦虚地笑了笑,说道:“哪有,只是陛下聪明反被聪明误,一时短路而已。”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俏皮。
罗彦听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心中的烦恼一扫而空,他满心欢喜,一把将甄宓拉入怀中,眼中满是爱意,就要亲吻。
甄宓有些慌乱地反抗着,脸颊绯红,娇嗔道:“陛下现在大白天呢,就不能等晚上……”她的声音又羞又急。
罗彦一脸坏笑,眼神中带着一丝狡黠:“不能。”说着,便将甄宓放在暗桌上……
御书房内的动静传到殿外,典韦和几个金龙卫顿时面红耳赤。他们尴尬地对视一眼,纷纷将目光移开,却又不敢离开半步,只能装作若无其事地站在原地,心中却如小鹿乱撞,气氛一时变得微妙起来。而此时的御书房内,罗彦和甄宓沉浸在彼此的爱意之中,仿佛世间万物都已不复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