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管是廉颇还是李牧,此刻都是有些心急了,既然叶白愿意给他们足够的信任,下令他们组建一支新军,承担重要的任务,那他们自然要充分发挥能力,尽快完成任务。
本就落后了王翦一步,若是自己再不争气,那就真的是一步慢、步步慢了。
不过三日时间,一支10万人规模的新军就组建完毕,大部分都是投靠过来的叛军俘虏,还有少部分乃是从难民中征召的新兵,人数不少,可连武器装备都还没有配备齐全,战斗力并不强。
部队战斗力的问题,在叶白这里根本就不叫个事,一张张士兵卡融入到新兵的名单之中,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为了一支可战之军。
也不需要动用盘州府军械库的库存武器,叶白直接大手一挥,就从战争卡牌系统中取出了足够数量的武器装备,配发给了这支新军。
哪怕是新成军,将与士之间,士与士之间都严重缺乏默契,可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接下来只需要在廉颇、李牧两人的操练以及实战磨合中不断提升即可。
叛军中的骑兵不多,叶白收获的骑兵卡数量有限,仅有不到2万张,不过之前从草原游牧民族身上弄到的大批骑兵卡,到现在都没有被用光,还余下了3万多张,用于新军骑兵部队的组建那是绰绰有余。
按照刘伯温的计划,廉颇这支新军,需要承担的主要任务乃是封堵中原四郡进入锦凌郡的通道,换言之就是以防御为主,骑兵太多不利于守城,因此没有与其他几军一样,拥有4万左右的骑兵,仅仅只编制了一营骑兵。
新军的骑兵虽然只有2万人,但战斗力却是半点都不差,全员都是精锐不说,其中还有5000名精英骑兵。
这5000精英骑兵,并非是叶白手中目前所拥有的精英骑兵,而是一支全新的精英骑兵,在地球的历史上,那也是赫赫有名的,更是廉颇、李牧两人最为熟悉的一支部队——赵边骑。
在战国四大精英部队之中,赵边骑排名第二,仅次于秦锐士,而且叶白一直认为这个排名与赵国最终战败有着极大的关系,真实战力或许与秦锐士也相差不了多少。
而且别忘了,曾经的赵边骑可是没有马镫和马鞍,也没有马蹄铁的,如今在太始大陆上,这等骑兵战力增幅器,叶白自然不会忘记,再加上胯下的高级战马,新生的赵边骑,战力之强,还要远超曾经。
一手骑射功夫不比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差,比同为弓骑兵的白马义从还要更强,擅长使用的草原弯刀,近身格杀能力同样不比寻常轻骑兵差,这样一支远近皆宜的轻骑兵部队,其实更加适合草原战场。
如今被用来对付一群乌合之众,倒也算不上杀鸡用牛刀,毕竟他们手中的弓箭对于无甲的叛军来说,威胁更大。
有一支会最为熟悉的赵边骑在手,廉颇与李牧两人能够带着这支新军打出什么样的战绩,谁都不知道。
匆匆成军的新军,带着大量的辎重从盘州府离开,绕道进入了锦凌郡疆域,早三日出发的右军三路兵马,已经将紧挨着盘州府的数座县城攻破,少量的叛军也纷纷南逃,根本就不敢继续待着。
10万新军大摇大摆地进入锦凌郡,虽然是沿着官道行军,但却没有进入任何一座县城,最大程度地隐藏了自身行踪,如今这等兵荒马乱的年月,就算是商队也不敢轻易出门,各条官道上近乎空无一人,自然少了许多的麻烦。
只有过了龙武卫右军所控制的区域之后,分兵两路行军的新军,才改变了行军方式,分成多路部队,每一路只有2万人左右,都有名将领兵。
行军路上,斥候和哨骑放出至少20里,严密监控着周边的情况,一旦发现叛军队伍,领军将领就会迅速比较双方战力,能吃下就直接全歼,吃不下就联系周边的其他友军,合兵包围或者干脆绕道避开,总之尽一切可能地隐藏自身行踪。
而在这个时候,叛军也好,某些别有心思的势力也罢,他们的心思根本就不在新军身上,叶白大规模招揽降兵乃至征召新兵的事情没有瞒过他们,可他们都知道,这样的部队根本就不可用,或者说不敢用。
新兵没有战斗力,降兵的忠诚度又不够,甚至战前倒戈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脑子不蠢的人,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让这些降兵承担重要任务。
甚至于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叶白急着招揽降兵、征召新兵,并不是为了对付叛军,而是打算将他们当做辅兵,等到右军主力收复了锦凌郡的城池之后,用来驻守城池,维护地方稳定的,所以并没有在意,他们的注意力都被右军所吸引了。
秦琼、张宪两路偏师,别看兵力不多,只有2万人,可都是精锐之兵,战斗力强悍,锦凌郡以南区域的大部分叛军都在之前北上进入了盘州府,被叶白一口给吞了。
如今锦凌郡南部区域,可以说是兵力空虚,很多城池都没有足够的兵力把守,面对狂飙突进的秦琼、张宪两营兵马,根本就没有什么抵抗的心思,直接就弃城而逃,将城池拱手让给了秦琼和张宪两人。
两路偏师进展顺利,根本就没有花费力气攻城,不过是接管城池耽误了一些时间而已,连像样的战斗都没有经历。
岳飞所率领的右军主力,更是完全不顾周边的城池,一路直插郡城,在郡城外与20万叛军主力对峙。
这一路兵马不过只有4万人,兵力只有叛军的五分之一,双方的兵力差距太大,但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叛军主力却是连进攻都不敢,只是谨守营寨,小心防范,不给岳飞偷袭的机会。
从盘州府逃回来的残兵败将,已经将右军的强悍战斗力宣扬了出去,在叛军中引起了轰动,很多叛军都对岳飞的右军心存忌惮,包括叛军高层的将领们,同样如此。
5倍兵力优势,在叛军高层将领们眼中,也不是那么保险,他们现在只想将岳飞的右军主力牵制在郡城之外,然后等待中原四郡的叛军大部队抵达。
正在从中原四郡北上的叛军大部队虽然是一群乌合之众,战斗力堪忧,可人多势众啊,足足有好几十万人马,就算是几十万头猪,在战场上,多少也能够起到一些作用。
叛军高层将领们,心中打的主意就是用这些叛军大部队消耗右军的兵力,然后调动主力部队一锤定音,彻底消灭岳飞所部。
这个办法是谁想的,没有人知道,也许是叛军高层将领们想出来的,也有可能是背后掀起这场叛乱的人安排的,总之带着这样的心思,叛军主力竟是按兵不动,只是一心与岳飞所部对峙。
然而等候了好几日,北上的叛军大部队没有等来,倒是把秦琼、张宪两路偏师等来了。
原本各有2万兵马的两路偏师,在分出部分兵马驻守收复的县城之后,只剩下了1万多人,两路兵马加起来也只有不到3万人。
人数虽然少,但是却也让岳飞麾下的兵马达到了6万余人,与叛军主力之间的兵力差距缩小了许多,也让得郡城外的叛军主力更加忌惮了几分。
好在岳飞在得到了援军支援之后,依旧没有主动进攻,还是与叛军主力僵持着,也让叛军的高层将领们微微松了口气。
大量的传令兵、信使离开叛军大营,朝着中原四郡而去,不光是为了联系正在北上的叛军大部队,更是为了与身后的“大佬”们联系,寻求支援和帮助。
就在叛军主力与岳飞所部对峙的时候,偷偷迂回到锦凌郡北部区域的廉颇、李牧两人,也开始了属于他们的战争。
边境的3座县城,在叛军大举北上的时候,就被轻松占领,城内百姓、家族更是被叛军屠杀殆尽,几乎成为了三座空城。
因为地处边界,周边区域又被叛军所占据,这等空城对于没有什么军规束缚的叛军来说,就等同于地狱一般,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在这种地方受罪。
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的三座县城,本应该至少布置1-2万叛军驻守的,结果却是连1000人都不到,还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没有什么战斗力,在叛军之中也是属于被排斥的那一种。
这样的守军,不说战斗力如何,也完全没有半点警惕性,遭遇10万新军偷袭,其结果可想而知。
连半点像样的反抗都没有,甚至都没有机会发出示警,就被新军全歼,三座可以算是连接中原四郡与锦凌郡的战略要地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地落入到了新军手中。
三座空城而已,不需要考虑消息泄露的问题,廉颇亲自坐镇,统兵4万镇守三座县城,剩下的6万兵马,则是被李牧给带走了,其中就包括5000精英赵边骑。
除了廉颇之外,没有人知晓李牧和6万大军去了何处,哪怕是军中的其他将领们也不知晓,这倒不是什么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而是廉颇出世时间不长,某些习惯还没有调整过来,脑子里保密这根弦绷得还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