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少百姓非常关注这么个临阵换帅之后的情况。
“所以说,红巾军之后又会实力大增一次?”这百万大军四散而走,有不少无处可去的直接掉头就加入了红巾军——这可是大量的兵员补充!
而且跟着百万大军从北面走到张士诚这里,就算不是什么绝对的精兵,那也比那些完全没有参与过什么军队的普通百姓要优秀不少了,这对于红巾军而言就是优质兵源,几乎都不怎么需要初步训练的那种。
不少人想到这一点后,纷纷露出了一种感慨万千的神情。
——元顺帝这一手,还真是大大利好红巾军啊!
不仅把元朝自己的兵力折损了百万,还直接把相关的人力物力全都打水漂,,又丧失了脱脱这么个关键大臣、还有许多可能因为看到脱脱之死而兔死狐悲的人才……元朝自己大损特损;
反过来,红巾军不仅没了这么个劲敌,还又得到了大大的兵员补充……
里里外外,这就是元朝损失两次,而红巾军加强两次啊。
【此时,是至正十四年。】
【这个时候,刘福通的北方红巾军还在北方地区四处征战,徐寿辉的南方红巾军则是遭遇了不小的打击——彭莹玉身死,徐寿辉等人不得不暂时潜伏到了山林之中,低调活动。不过,这不等于他们丧失了大部分力量和领土,事实上,天完政权在当时依旧拥有不少的控制地区,并且还能继续调动和任命将领,进行各种军事活动。】
“所以说,看起来情况最好的就是刘福通那边?”有人根据已有的信息推测道。
现在李二那边早就失败,李二本人生死下落均不明——虽然大家都很希望李二是成功逃脱了,不管是后来成为了和尚,还是在民间隐姓埋名,还是成为那什么明玉珍的手下,只要活着,那就都好。
赵均用和彭大两人跑到了本身局势就比较混乱的濠州,也不知道接下来濠州会变成什么样子……虽然有人已经发出了断言,认为濠州必然会爆发内乱,郭子兴这么个早就被排挤的人一定会被坑的更惨……
张士诚属于是后起之秀,暂且不提,反正他才刚刚起家,还没有遇到多少敌人和困难,到底怎么样还不好说。
而徐寿辉和彭莹玉这边,彭莹玉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没了……所以,现在看起来,好像情况最好的就是最早起家的刘福通了。
“也是,目前也就刘福通这边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大败惨败或者什么重大损失了……”另一个人赞同,还补充了一句,“要说最大损失,刘福通是在一开始就遭遇了,韩山童直接被元朝给杀了。”
如果用刘福通和韩山童来类比徐寿辉和彭莹玉的话,那徐寿辉和彭莹玉所部现在的遭遇,其实刘福通在起义刚刚——不,准确来说,是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遭遇了。
而刘福通挺了过来,并且还成功发动了起义。
就是不知道徐寿辉和彭莹玉所部,到底会受到多大的影响,能不能从这个巨大损失中挺过来了。
这几个人在这边聊得开心,可旁边的人是目瞪口呆:“不是,你们怎么就直接开始聊上这些了???彭莹玉呢?彭莹玉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了,你们难道都不关心的吗?!”
——这句话,当真是周围一圈人的心声了。
要知道,他们听见彭莹玉死了的那句话的时候,全都是目瞪口呆又不可置信,根本没有心思分析什么彭莹玉和徐寿辉政权或者刘福通所部……他们只关心一件事情:彭莹玉怎么突然就没了?啊?!
这才多久啊,彭莹玉就没了?到底是怎么没的?之前不是还说徐寿辉所部连战连捷么?首领之一的彭莹玉死了,这能叫做连战连捷吗?
【而彭莹玉之死,发生在至正十三年。】
【至正十二年的时候,彭莹玉和项普略等人一路高奏凯歌,连连攻下南康、饶州、杭州等重镇,随后元朝派出了董抟霄前去镇压,董抟霄确实取得了不少战果,逼迫彭莹玉等人退出了杭州等地。】
【但是,在之后,彭莹玉等人随即领兵北上,又接连攻下了湖州、常州、京口、江阴等要地,继而进逼集庆。也就是如今的南京——这个地方,足够关键。】
【接下来,就是起义军和元军的拉锯战,但起义军并没有处于下风,甚至一度还又控制了徽州等地。】
【等到至正十三年,徽州又落到了元军手中,彭莹玉于是带着部众打算前往江西,投奔在那里征战的况普天。】
【而在投奔了况普天后,彭莹玉等人又收到消息,欧普祥正在带兵围攻袁州,此地位于如今的江西宜春袁州区,于是,彭莹玉等人决定前去支援——而在支援的途中,他们经过了一个叫做瑞州的地方,此地则是如今江西宜春管理的县级市,高安市。】
【江西早就有大量起义军活动,高安虽然还在元朝手中,但是也很容易攻克,于是,彭莹玉率众进入了瑞州——但问题在于,进城之后,他们就丢掉了机动性,不知道为什么直接被围困在了城中。】
【这可能是因为起义军在对元军的情报方面的不足,以至于没有及时探查到元军有算是充足的兵力被分了过来,可以直接包围瑞州城;也可能是彭莹玉等人对元军所采取的战术的准备不足,虽然知道这周边有元朝军队,但是没想到元军会选择直接包围瑞州……】
【总之,彭莹玉等人被包围了起来,并且难以突破。】
【而等到十一月,接近年底的时候,元军又上了一个强度,江西右丞火你赤,也叫作和尼齐亲自前来,领兵围攻瑞州,而早已没有支援、被围困许久的彭莹玉所部最终寡不敌众,战败身死,元军又来了老一套,屠城,城中不论男女老幼,无一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