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国突然停下脚步,他那双穿着有些顶脚的白网鞋,在地面上发出一阵刺耳的摩擦声。
“可是,咱们明明知道她手里拿着爸妈的钱,她却还故意这样对待我们,这也太憋屈了吧!”宋卫国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似乎在极力克制着内心的愤怒和委屈。
宋暖暖凝视着二哥那布满血丝、通红的眼眶,心中猛地一紧,她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看似坚强的少年,实际上也不过才刚刚经历了失去父母的巨大痛苦,他也只是一个年仅 15 岁的孩子啊!
一股难以言喻的怜惜之情涌上心头,宋暖暖轻声说道:“二哥,要不咱们这次先别交学费了吧?等下次领了补贴再交,你觉得怎么样?不过这样的话,可能会有点丢脸哦……”
“我不怕!”宋卫国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他梗着脖子,“反正传出去也是宋玉秀更丢脸,就让她去丢人吧!就这么办!”
宋暖暖微微点头,重新迈开步子向前走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仿佛在他们脚下织成了一张金色的网。
“还有啊,二哥,”宋暖暖边走边说,“以后我们都要多注意一点,上下学的时候千万不要落单,一定要和同学们一起走。在家里的时候,也要小心入口的东西,别随便乱吃。”
“不至于吧!”宋卫国嘟囔道。
“你说呢?”宋暖暖停下脚步,转头看着二哥,目光严肃而认真。
宋卫国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知道了!”
初秋的阳光透过窗户,以一种倾斜的角度洒进这间略显陈旧的教师办公室。阳光中似乎还混合着淡淡的油墨和粉笔灰的气息,让人感觉有些沉闷。
宋暖暖和宋卫国静静地站在班主任周永志的办公桌前,等待着老师登记他们的报名信息。
周永志戴着一副啤酒瓶底般厚重的眼镜,他低着头,全神贯注地翻阅着手中的登记表,钢笔在纸面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住校吗?”周永志一边忙着登记二人的户口信息,一边有条不紊的问道,他忙得甚至没有时间好好看一眼面前的兄妹俩。
“不住。”宋暖暖和宋卫国几乎是同时回答道,但他们的声音都非常轻。
周永志依旧没有抬头,只是用钢笔在登记表上做了个记号,然后继续问道:“每人四块钱。”他的笔尖停留在缴费栏上,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宋卫国的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两下,他的声音有些发颤:“老师,我们能过几天再交吗?”他的手心已经被汗水湿透了,紧紧攥着衣角,衣角都被揉得皱巴巴的。
周永志终于缓缓抬起头,他的目光落在了宋暖暖和宋卫国身上。
兄妹俩穿着崭新而合身的衣服,从衣服的做工和质地来看,应该是质量不错的。
但再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他们脚上的鞋子明显有些不合脚,而且书包也已经磨得起了毛边,这种新旧对比形成的反差让周永志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为什么?”周永志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办公室里突然变得异常安静,静得只能听到墙上挂钟发出的轻微滴答声。
这突如其来的静谧,让原本就有些紧张的宋卫国更加局促不安。
他紧紧咬着嘴唇,努力不让眼泪流下来,但眼眶却在瞬间变得通红。
终于,宋卫国开口了,他的声音略微颤抖:“老师……我大姐她……她不肯给我们出学费。我们上个月领的补贴都拿去买文具了,所以学费要等这个月纺织厂发给我们,我们马上就交。”他越说声音越低,到最后几乎是带着哭腔了。
坐在隔壁办公桌的中年女老师听到动静,停下了正在备课的笔,抬起头看向宋卫国。
她的目光柔和而关切,轻声问道:“你们是宋家的双胞胎吧?”
宋暖暖站在一旁,乖巧地回答道:“是的,老师你好,我叫宋暖暖,这是我哥哥宋卫国。”
“哦,原来是这样。”陈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叫我陈老师就好。”说完,她放下手中的红笔,绕过办公桌,缓缓走到宋卫国和宋暖暖面前。
陈老师的步伐轻盈而优雅,她的目光始终落在这对双胞胎身上,充满了怜惜之情。走到宋暖暖身边时,她轻轻地拍了拍宋暖暖的肩膀,像是在安慰这个懂事的小姑娘。
然后,陈老师俯下身,凑近周永志的耳边,压低声音说道:“我男人是纺织厂的,我听说过他们家的情况……”
周永志越听脸色越难看,突然,他像是气到了极致,猛地合上了登记表,发出“啪”的一声巨响,这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荡。
“岂有此理!”周永志怒不可遏地呵斥道,他一边说着,一边摘下了眼镜,用眼镜布狠狠地擦拭着镜片,似乎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平息内心的愤怒。
然而,当他重新戴上眼镜时,镜片后的目光依然充满了愤慨和不满。
不过,周永志毕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然后微笑着对站在面前的兄妹俩说道:“你们先去教室吧,学费的事情不用你们操心。周末我会去你们家里家访,到时候我找你们大姐详细谈一谈。”
说着,周永志拉开了抽屉,从里面拿出两张课程表,递给了宋暖暖和她的哥哥。
他的语气变得温和而亲切:“好好学习,有什么困难尽管找老师。”宋暖暖和哥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感激之情。
兄妹俩接过课程表,向周老师鞠躬道谢,然后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当他们走出办公室,秋日的阳光正好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让人感到无比舒适。风里还带着淡淡的桂花香,那股清新的香气萦绕在鼻尖,让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起来。
两人刚找到教室,就听到熟悉的呼喊声,“暖暖,卫国,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