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缓缓放下手中的地图,目光如炬,重新凝视着眼前的山谷。
这山谷地势险峻,道路崎岖不平,乱石嶙峋,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
许多地方的路面都被茂密的树林和草丛所掩盖,只留下狭窄而又危险的小径,蜿蜒曲折地穿行其中。
两侧的山峰陡峭如壁,直插云霄,山上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繁茂景象。
然而,不时传来的野兽吼声,却给这片山谷增添了几分阴森和恐怖。
谷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如轻纱般缭绕,使得视线变得极为模糊,难以看清前方的路况。
这雾气仿佛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山谷与外界隔绝开来。
诸葛亮凝视着这片山谷,心中暗自思忖着......
他对这里的地形地貌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楚公选择考察此地,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他转头看向魏延,微笑着说道:
“楚公,汉中北上关中的道路有很多条,比如陈仓道、褒斜道、子午道等等。
这些道路都相对安全一些,而且交通也更为便利。
可您为何偏偏要选择来考察这险要之地呢?”
魏延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说道:
“孔明,你刚刚说的那些通道世人皆知,必会有重兵把守,出兵阻力必然不小。
而此谷虽险,但若是奇袭,必能出其不意,一举进入关中,兵临长安。”
诸葛亮却微微摇头,他深知这子午谷看似是一条捷径,实则危机四伏。
且不说行军途中可能遭遇的落石、滑坡等自然灾害。
一旦被敌军发现,谷中狭窄的地形会让己方军队毫无还手之力。
思索良久,谨慎地诸葛亮缓缓开口:
“此谷太过凶险,行军不易,且胜算难料,吾等还是另寻他策为好。”
在历史上,二人曾是北伐的统帅与先锋大将,那时的诸葛亮自然有权否决魏延的建议。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魏延已贵为楚公,成为一方之主,而诸葛亮仅仅是他的谋臣和属吏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魏延又怎会去理会诸葛亮的意见呢?
魏延心中早有一套详细的规划。
他打算等楚军做好充分准备,北上中原之时,先派遣南阳的守军分兵两路。
一路向东进军,直入颍川;另一路则从武关攻入,形成两路夹击之势。
与此同时,汉中的兵马也将分成数路,分别沿着陈仓道、褒斜道等路线北上。
当关中的曹军主力得知楚军来犯,必然会匆忙前去把守各个要道的出口,以阻止楚军的进攻。
而就在此时,魏延精心部署的子午谷奇兵便能如神兵天降一般,突然出现在曹军的后方。
这支奇兵不仅可以接应主力部队,还能趁机偷袭关中的重要城池,给曹军造成意想不到的打击。
正因如此,当楚军主力尚在休整之际,魏延便迫不及待地亲自前来考察子午谷。
他深知这条通道的重要性,只有确保其安全畅通,才能让整个战略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魏延特意带来了擅长翻山越岭和山地作战的五溪营。
他心中盘算着,要以五溪营的将士们为主力,全力以赴地为开辟这条通道做好充分准备。
于是,魏延派人叫来沙摩柯和田林,目光锐利地看着他们,嘴角带着一丝激将的笑意。
“你们不是常常自诩五溪营在山川之间如履平地吗?”
魏延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带着一丝挑衅。
“今日,你们就探一探这山谷,让孤看看你们到底是自吹自擂,还是真有如此本事。”
沙摩柯和田林对视一眼,彼此的眼神中都流露出一丝为难。
他们当然知道这个山谷的危险性,那其中隐藏着无尽的未知和凶险。
然而,主公魏延对他们寄予厚望,他们又怎能在这个时候退缩呢?
短暂的沉默后,沙摩柯和田林齐声应道:
“主公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
他们的声音在山谷中回响,坚定而有力。
言罢,沙摩柯和田林转身,带领着五溪营中一批精锐士卒,毅然决然地踏入了那雾气弥漫的山谷。
诸葛亮看着他们坚决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分,又替他们担忧。
山谷中弥漫着浓雾,视线受阻,让人难以看清前方的道路。
但五溪营的将士们并没有丝毫犹豫,他们凭借着出色的山地作战能力,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
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可能存在的陷阱,如暗藏的深坑、陡峭的悬崖。
他们的脚步轻盈而稳健,仿佛与这片山林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