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政策,是看公司手机存货量,第一批就采购了5万部,手机没了,说不准相关优惠政策就要暂停。”
“我要办理!”
整个十一黄金周,内地三大运营商,都在疯狂的撒钱补贴用户,争夺2G用户的数量。因为,现在GJ是一碗水端平,不会让某个运营商垄断移动通讯市场。
而之前,移动公司虽然有一定基础,但却是1G网络,大概发展了百万用户。这这部分用户,在2G时代并不算什么优势。
未来几大电信运营商,谁想要吃香的喝辣的,就得看用户规模了。有了用户规模,就有了一切,而且,用户规模多了,分摊到每个用户的成本就低了,相对而言效率就高了。
就跟后世的移动公司,一家公司的用户规模比联通、电信加起来还要多。而移动每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比电信、联通单独一家肯定要多,但电信和联通都是要维持覆盖全国的网络,所以,两家公司总的成本支出加起来,是超过移动公司的。
这导致了,后来的移动公司的利润是比电信和联通加起来要多几倍。这主要是因为,用户量增加了,导致是成本降低,成本降低了,体现在利润上自然就是利润更多了。
假设未来电信和联通能合并,两家公司的很多网络基站资源互补,每年可以更好的服务用户的基础上,还大量降低总的成本开支。因为,电信和联通很多的网络,是重复建设的。电信覆盖的网络,联通也需要自己建不能用电信的资源。同理,联通的手机用户,即使手机硬件支持,也不能用电信的网络。
三家公司竞争,固然是产生了切切实实的竞争关系。但与此同时,也是有大量资源的浪费的,比如,重复性投资的基础设施。
虽然如此,但是三家竞争,总比一家独大要好。
一家独大理论上,可以节约资源,比如不需要重复建设,但是,又有了新的问题,用户没得选择的情况下,服务态度肯定是要降低的。
某种意义上,这个时空内地三大运营商竞争,应该是比另一个时空邮电b自己踢球自己当裁判,服务态度和效率是要高得多的。
仅仅是一个黄金周,三大运营商先后宣布,2G用户突破10万。三家公司的2G用户加起来,迅速的突破了40万!
这个疯狂的增长速度,甚至不比东瀛这样的发达过来要差。当然了,这主要是因为,兔子的人口优势带来的,所以,能消费得起手机和话费的用户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首批的入网用户是集中在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本来就不该以全国的平均水平来衡量,很多内地有钱人和高薪的工作者,都集中在一线城市。导致了一线城市目前真实的购买力水平,大概已经达到了另一个时空21世纪的县城级水准。
也正是因此,GSm基站和手机在一线城市上线,立马就出现的排队抢着入网的现象。
目前这个时空,内地虽是得到了欧洲GSm标准的授权,理论上,制定标准也是为了更好的收取专利费,所以,标准制定者,也会允许大量的竞争者加入市场。毕竟,竞争者接受他们一套标准,至少会缴纳专利费,不至于让标准制定者血本无归。
而如果不允许更多同行进入行业的话,对方就会选择其他的技术路线。也正是因为,内地堂堂正正的表示,要造GSm基站和手机,欧洲的标注制定者,明面上也是表示欢迎的。
但是,想要使用国产的基站,最快也要等到明年。这还是孟欣那边开了挂,将另一个时空一批21世纪那边的GSm的技术资料,拿到这边来,进行消化吸收。
所以,别看维创系刚刚得到了GSm的准入门槛,但是接下来,肯定是要注册一堆的GSm相关的专利,不仅仅可以自己减免一些专利成本,还能收取别人的专利费。
就像GSm标准一开始是欧洲制定的,但到了21世纪,很多的专利已经过期,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专利,来维持GSm阵营的专利收益。但是,在另一个时空,21世纪初的GSm标准的专利,早已经不是被欧洲厂商垄断了,东瀛S尼、南韩S星,以及鹰酱的m托罗拉等等公司,在后来也注册了一些新的GSm专利。也正是后来GSm专利数量膨胀了,收取专利费的厂商变多了,才一度让GSm手机的专利费用占零售价的16%~17%。
就像刘焱跟GSm标准现在的几家制定者谈判专利费不超过3%,也仅限于这些公司的专利费用。但是,后面如果S尼、S星、m托罗拉等等公司也注册了大量的专利的话,那么总的专利费,肯定是超过3%,因为,目前的协议仅能约束欧洲厂商,并不能约束今后的其他专利持有者。
也正是因此,今后想要降低专利成本,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拥有大量的专利储备。
确定了加入GSm阵营之后,内地的电信运营商就已经开始建设网络,在内地的GSm设备还未投产之前,已经向N基亚、A立信等等公司,发了一批订单。
首批的内地GSm基站的订单,就是从欧洲N基亚总部发送的。
在接受了订单后,F兰的N基亚公司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所以直接从总部调集设备和人,分别乘坐航班,飞往天朝。
下了飞机之后,这些业务人员,就开始在天朝组装GSm无线网络。
当然了,从欧洲进口的这批基站设备,堪称是天价,每个GSm基站报价100万美元,并且,低于100个基站的小生意不谈。
当然了,为了让用户能心态稍微好过一点,每个基站送1000部诺基亚手机,这批手机也就是目前,内地的三大运营商的入网免费送的GSm手机的来源。
三大运营商天价买了一批基站和GSm手机,先把一线城市的业务试运营起来。等到一线城市的业务发展起来了之后,再逐步增加基站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