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肯定是万万不能的。

由申时行举荐、朱翊钧认可的这次任命,之所以三边总督依旧是实学派人选,而临时提督西北军务之人也是高务实,恐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俩比较方便“化缘”。

权力对应责任,西北乃至绝大部分九边地区都是实学派的“势力范围”,那么他们相应地也要为这些地区的稳定负责,而以战争手段重新恢复稳定,也同样是一种手段。

战争就要花钱,然而朝廷已经没钱了,朱翊钧的内帑可以支撑一部分,但内帑又不是聚宝盆,不可能无限的提供钱粮。因此,无论是魏学曾也好,高务实也罢,其上任之后都有一个不必明言的工作,就是找地方衙门要钱。

大明的财政体制摆在这里,地方衙门除了上缴很少一部分“中央税”之外,大部分税收都是原地截留的,大抵相当于红朝分税制体系下的地方税,只是这个分配比例太神奇,地方拿得太多了。

然而更神奇的是,地方上拿了大头之后并没有产生多大的“生产效益”,它们的主要作用居然仅仅只是“维稳”,至于“保稳定促发展”中的发展……抱歉,这个年代的官员绝大多数没有这种思维。

不过,可笑又可叹的是,在这种思维定式之下,当西北出现如此大的变乱,高务实找他们要钱反而就方便多了,甚至找相邻的宣大三镇要钱都变得容易起来。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大家辖区相邻,而且事关蒙古,陕西三边的乱子要是没控制好,战火也不是没有可能波及到山西来。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这点智慧大家还是有的。

只不过智慧归智慧,如果来的人不是高务实,换个心学派官员来,那么如顾养谦这样的官员,哪怕只是为了展示自己与来人道不同不相为谋,说不定也有可能不给,反而全心全意加强自身的防卫——历史上明朝末年为什么很多地方都是各自为政?这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政争,无处不在。

高务实当然知道这不是好现象,但正所谓“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官场本就是政治派系的角力场,哪有不斗不争的?有政治必有派系,古今皆然。无论任何一国,任何一朝,为了权力和利益,各个派系之间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有形或无形的较量,这又岂是他高务实说变就能变的。

变不了,那就只能争胜,只有获得胜利、获得全面的控制力,才能将这种内耗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所以他来了,也如朱翊钧所愿的开口向地方大员要钱了。

不过顾养谦对他刚才这句话的理解却不对。顾养谦以为高务实是说十万两银子的军饷已经足够摆平博硕克图,所以他刚才的话里才有些疑惑。

毕竟,蒙古济农的本部并不弱,尤其他们是骑兵,如果对方不肯拼命,非要带着高务实兜圈子的话,别说十万两了,二十万两也打不住。

但高务实一开口他就愕然了,因为高务实轻轻摇着头道:“这笔钱是拿来做生意的。”

“做生意?”顾养谦眼睛都瞪大了:“这个时候你还在考虑做生意?”

“正是这个时候,才更要考虑做一笔特殊的生意。”高务实道:“益卿师兄,如今切尽虽是垂死,但毕竟还没有死,博硕克图捅出这么大的祸事来,为何切尽毫无反应?”

顾养谦明显有些诧异:“你怀疑切尽?”

高务实摇了摇头:“不,我不怀疑切尽,此人是蒙古人——尤其鄂尔多斯部内一位难得的理智之人,他若身体康健,博硕克图不会闹出这些事来。”

“那你说这话的意思是?”顾养谦又问。

高务实道:“切尽可能真的病入膏肓,但切尽并非没有儿子,而且他的长子、次子都曾多次随他出征,战功也不弱于他人。既然如此,即便切尽本人无法视事,但只要他吩咐一句,他的儿子们难道就不能发挥一些作用吗?”

顾养谦听完稍稍沉吟,道:“或许他们虽然能战,却并无切尽之威望——你知道,限制博硕克图这件事,对他们而言本身也是一种犯上。切尽之所以敢做,一来他是博硕克图的堂舅,二来他在套部身份特殊,从很久以前起就充当套部在俺答汗庭的代言人,后来又做了蒙古五执政之一,再加上博硕克图本身便是他所拥立,这般威望自然不是寻常人所能企及。”

高务实点头道:“此言自是有理,但我仍然倾向于另一种可能,即切尽病重之后,不仅鄂尔多斯内部整体分作两派,甚至他自己的儿子对他的立场也有所怀疑——我的意思是说,切尽长子鄂勒哲依·伊勒都齐并不像切尽那般坚定地站在我大明一边。”

顾养谦眉头大皱:“伊勒都齐也打算反水?”

“反水倒不至于。”高务实摇了摇头,淡淡地道:“但他或许想要待价而沽。”

顾养谦闻弦歌而知雅意,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着道:“呵呵,却不知他想要什么呢?世兄可有定论?”

高务实道:“定论谈不上,不过大致不过两样。”

“哪两样?”

“财与势。”高务实微微一笑:“不知师兄可有研究过切尽这个人?”

顾养谦道:“只是略有所知,未明其详。”

高务实道:“隆庆年间,俺答封贡,我朝廷一共授予蒙古右翼诸部一百一十五位首领都督、指挥、千百户等品级不同的官职,而这其中,又有几个特点。”

顾养谦倒没仔细研究过这个,闻言颇有兴趣,道:“愿闻其详。”

高务实道:“咱们对比俺答封贡与昔日永乐时期对瓦剌三王及和宁王、兀良哈三卫的封授,就会发现如下几点。

其一是所授官职普遍较低,数量也比永乐朝少了很多。昔日瓦剌、阿鲁台部下头目及使臣被授予都督的为数不少,授予都指挥使的也很多,三卫也有都督、都指挥,加上后来升授的那就更多了。

而在顺义王部下的六十五人中,授都督者仅两人,指挥使仅一人,指挥同知、佥事、正副千户共六十人,百户两人,没有一个都指挥使。后来吉能所部五十人,吉能本人授都督,其余四十九人为指挥、千百户,规格上要低得多。

相比较而言呢?昔日成祖封和宁王的时候,被朝廷授予官职的阿鲁台所部头目多大两千九百六十二人,相比于俺答封贡时期只对右翼各部一百一十五人授职,相差简直天壤之别。”

顾养谦闻言也有些意外,点头道:“你这么一对比,好像的确差得有些大。”

高务实又继续道:“另外,隆庆年间的俺答封贡,出现了新的形式,也就是各色将军名号,这是此前所未有的。什么龙虎将军、明威将军、昭勇将军等等,都是此时弄出来的花样。而这其中受封之人几乎都是在封贡一事中影响较大的人物,如把汉那吉当初就是如此。

然而这一类型的授封主要是俺答的子侄辈,具体到鄂尔多斯部里头受封的人却很少……”

顾养谦做了个抱歉的手势,稍稍打断并问道:“切尽当时受封过吗?”

高务实笑了笑:“这正是我接着要说的:切尽当时在封贡一事上是立了大功的,尤其是吉能受封一事,全程都是切尽在帮他忙乎,结果时候切尽本人却只得了个指挥佥事。”

顾养谦面色微微一变:“那岂不是要糟?切尽当时是否怀恨在心了?”

“没有,至少从他的表现上来看,没有。”高务实一摊手,道:“他一如既往约束部下,并协助吉能与大明进行互市,于是到了隆庆六年五月,宣大总督王鉴川公上疏,请朝廷将切尽升授。

于是,我三伯高文正公派员详查,才知此时吉能老病不能御众,切尽已是套部除济农外最强一人,兼此人的确能够御众不犯我边,因此升授其为指挥同知。”

顾养谦笑道:“师相授官何其谨慎,似切尽这等,其实给个都督佥事我看也并不为过。”

高务实微微挑眉:“你所想之事,或许正是切尽膝下诸子所想。”

顾养谦听得笑容一僵,慢慢皱起眉头来:“你是说伊勒都齐不甘心只做个指挥同知?”

高务实叹道:“我所掌握的情报显示,切尽所部大概有精锐骑兵三万八千之众——我是指他的本部。”他微微一顿,摇头道:“将近四万精骑在手,若是在我大明内地,该做个什么官了?”

顾养谦尴尬道:“这却不好比……若是在关内,当然是做总兵,至于衔头嘛,都督或者都督同知也是可以的。”

废话,那当然可以,人家切尽的本部大抵相当于明朝的家丁,明军将领要是有将近四万精骑的家丁部队,那就是李成梁第二啊,宁远伯都给了,何况一个都督?人家宁远伯李成梁挂的可是左都督,切尽就算少他两千人,挂个右都督总没事吧?

然而实际上切尽别说都督了,连都指挥使都没混到,甚至没混到指挥使,只能老老实实干他的指挥同知。

啊这……也压得太狠了。或许切尽本人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对此并不在意,但他的儿子们就未必有他那样看得开了不是?

顾养谦见高务实只是笑而不语,轻咳一声,道:“那你打算怎么办?这和那十万两银子又有什么关系?”

高务实轻哼一声,道:“伊勒都齐要钱,我可以给他钱;伊勒都齐要势,我可以给他官职。”

顾养谦知道他,微微撇嘴,问道:“然后呢?”

高务实微微眯起眼睛,道:“生意嘛,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要我给钱给官都可以,但他也得拿出本事让我瞧瞧——比如,逼回博硕克图。”

顾养谦哈哈大笑:“果然。”

高务实也笑。

顾养谦笑了一会儿,又问:“既然如此,这钱你打算怎么给?就当赏赐给下去吗?”

“那自然不行。”高务实一摊手:“朝廷府库已经如此紧张,我却眼都不眨地拿十万两银子给‘套虏’,这不得被言官骂死?”

顾养谦又笑,然后道:“所以你打算怎么给?”

高务实道:“自然是做买卖——买马,买牛羊,反正他们有什么我买什么,只不过价格比平时更优厚一些罢了。”

顾养谦微微一怔:“那这……咱们也亏不了多少吧?换句话说,伊勒都齐能赚的也不多啊,他会肯吗?”

高务实淡淡地道:“他为什么不肯?他听我的吩咐,才有这笔买卖可做,不仅赚钱,还能升官。若是不肯听我吩咐,土默特十万铁骑已经在丰州滩磨刀子了,到时候一旦南下,管他博硕克图还是伊勒都齐,谁有好果子吃?换了是你,怎么选?”

顾养谦恍然点头,但马上又迟疑道:“可是土默特那十万大军并不一定敢南下河套啊,他自家还受着图们的威胁呢。”

高务实笑了笑,道:“那也得伊勒都齐有这个胆量去赌才好——我会让他相信,土默特一定敢南下的。”

“哦?”顾养谦有些意外:“怎么让他相信?”

高务实神秘一笑,道:“我是降三世明王啊,我肯定站在土默特一边对不对?”

顾养谦莫名其妙的道:“这我知道,但那又如何?朝廷本来就站在顺义王一边啊。”

高务实摇头道:“不同,我说的是‘我’肯定站在土默特一边。”

“你?”顾养谦有些糊涂了,朝廷和你有什么区别吗?你本来就是朝廷的七镇经略,现在还提督西北军务,朝廷站在土默特一边,你当然也只能站在土默特一边啊?

但高务实却呵呵一笑,轻声道:“我自然是朝廷一员,但我也是京华的东家。”

顾养谦猛然睁大眼睛,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你是说伊勒都齐会相信你能以京华的力量,在蓟辽等地牵制住图们无法轻举妄动,所以土默特大军想南下就一定可以南下!”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系统崩溃”、“sandmark”的月票支持,谢谢!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一戟平三国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盛唐剑圣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大殷小地主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大明权谋录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