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辰时。
刘浩带着典韦去往城南某个坊,见到了打拳结束的张梁,他就像老朋友一样,径直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幽州住的还习惯吗?”
张梁见到刘浩到来有些诧异,随即便给刘浩行礼道。
“拜见刘使君。”
刘浩微微点头。
张梁接着说道。
“比广宗好多了,而且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刘浩笑着点头。
这倒是真的!
在广宗城被朝廷大军包围,谁不是提心吊胆。
“你接下来有什么想法?”
张梁沉默片刻。
“我想种地,我原本就是农户,要不是天灾人祸没吃的,怎么会和我哥一起反抗朝廷。”
种地?
刘浩有些愕然,你竟然要去种地?你一个统兵大将去种地,这怎么有点滑天下之大稽了。
他实在不能理解这是什么脑回路。
“你就不想再统兵作战?”
张梁摇了摇头。
经历过一遭,他早就对那些打打杀杀不感兴趣了。
只要能安稳过日子,他宁愿自己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农夫。
“刘使君,你还是给我一些田地,让我安稳的种田。”
刘浩沉思片刻后点头。
“我准备挑选五万黄巾青壮,然后与幽州郡卒一起组建龙武卫,你有什么想法?”
五万?
张梁有些疑惑不解。
根据这位的野心来看,只挑五万是不是太少了点?
“我带来的义军有十万,而且个个都是军中好手,你怎么只挑了五万?”
刘浩笑道。
“其实五万已经够了,再多也只是浪费人力,现在幽州要大力发展,各个方面都需要很多的人手,所以这次只挑五万青壮。”
张梁心中有些担忧。
若是人人都没有被挑中还好,可挑一半留一半最容易引起争端。
“那其他人怎么办?”
刘浩说道。
“其他人我都做了安排,到时候会把你们都安排好的。”
张梁点点头。
只要都能安排就好,省的那些人还跑来他这里求助。
“安排好就行。”
刘浩接着说道。
“不过选兵还需要你帮忙,这就是我今天来的目的。”
张梁愣了一下,随即有些犹豫。
让他帮忙挑选五万兵卒,这会不会不太好?
毕竟这些黄巾以前都是他的部下。
“这个...我就不参与了。”
刘浩稍一思索就明白了原因。
“你别多想,我会准备一些器材,让他们去测试,只有通过了考验,才会被选中。”
张梁松了口气,原来是这样,那他就没必要担心了。
“行。”
刘浩说完此行的目的,又聊了会就打算离开。
张梁这时却是拦住了刘浩问道。
“刘使君,你什么时候把我宁侄女接回府里?”
张宁?
刘浩微微有些犹豫,他还未成婚就把张宁领回去,这让他以后怎么向蔡琰交代。
可他要是不把张宁领回去,那又怎么安定黄巾人心。
哎!
他最讨厌选择题了。
“我可以把她先接回去,但是举行仪式还需要再等等。”
张梁笑了笑道。
“领回去就行,至于你说的仪式,什么时候举行你说了算。”
刘浩心中松了口气,他怕张梁现在要求他举行仪式,这对蔡琰很不公平,他也不想这么做。
“那我今天就领回去,刚好可以跟赵雨做个伴。”
张梁走到不远处的一间屋子,把张宁叫了出来。
刚出来的张宁。
就给了刘浩眼前惊喜的感觉,当真是美的冒泡。
女要俏一身孝...
这一袭白衣长裙,外加楚楚可怜的表情,将她的美衬托的淋漓尽致。
“刘使君,今日我就将宁侄女交给你,也算是完成大哥的嘱托。”
刘浩微微点头。
“以后我会好好善待她的。”
然后又对张宁说道。
“你爹才刚去世,你就在刺史府里替你爹守孝吧。”
张宁微微行了一礼。
“多谢刘使君。”
刘浩微微点头。
“府里还有一个古灵精怪的丫头,你去了刺史府不会闷的。”
张宁闻言心中虽然有些疑惑,但她也没有问出来,反正自己要跟着他一辈子,以后都会知道的。
刘浩和张梁告别后,领着张宁回到了刺史府后宅,见到了正在房里梳妆打扮的赵雨。
“小雨,你越来越懒了,竟然到现在才起床。”
赵雨闻言脸上出现一丝羞红,随即便是一脸羞怒。
“浩哥哥你怎么能这么说人家。”
“还不是你不陪我玩,我待在府里太无聊了。”
刘浩微微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
这都能倒打一耙。
你自己睡懒觉晚起,还能怪到别人不陪你玩。
这脑回路...
“既然你很无聊,那我给你介绍个新朋友。”
说着,刘浩便介绍起张宁。
“她叫张宁,是我...咳咳...那个她爹刚去世,一个人孤苦无依的,你可不能欺负她。”
正在梳妆的赵雨顿时一停,随即转身看向张宁,又走到她身旁转了一圈。
笑道。
“这位姐姐好美啊!”
张宁见状原本紧张的心情,此刻也舒缓了些,随即便有些羞涩地看了刘浩一眼。
这就是他口中古灵精怪的丫头?恐怕也是他的人。
“你也很美!”
赵雨上前亲密的挽着张宁。
“姐姐,我们一起去玩吧,不要理这个大坏人。”
刘浩一阵无语。
得得得!
这是有了新欢就忘了旧人?
不对!
自己又不是她的新欢。
不过女人与生俱来的自来熟,就是这么无法理解。
“那你们玩吧,我刚好还有公务要处理了。”
说完,刘浩就离开了后宅,她们也好说说女儿家的私密话。
……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一个多月就悄悄过去了。
这天。
刘浩接到禀报,说皇甫嵩已经平定了下曲阳城,张宝被杀,所部黄巾基本被杀。
下曲阳城被屠,周围但凡跟黄巾有关的百姓也没有逃过毒手,甚至一些无辜百姓也没能幸免。
刘浩听后气的脸色铁青。
这个该死的皇甫嵩,自己绝不能轻易放过他。
这事还是让张让处理。
没过两天。
他又接到禀报,说皇甫嵩班师回朝路过广宗城,发现了张角的墓穴,随即便挖开墓穴斩下张角的头颅。
准备与张宝的头颅一起献给皇帝。
张角的尸身。
不是带到幽州安葬了么,怎么会出现在广宗?
刘浩心中微微有些疑惑,随即稍一思考便明白了缘由。
肯定是张角死前做了安排,那广宗的张角尸身可能就是假的。
张角做了如此安排,不仅让朝廷解了对黄巾的恨意,而且还让朝廷息了继续追究的心思。
从而保留下一部分黄巾,当真是一举两得啊!
张角。
哎!
刘浩觉得可悲可叹。
冀州黄巾很快被平定,给了南阳朱儁很大的压力。
有官员弹劾朱儁无能,请求刘宏撤换朱儁,换有能力的将领剿贼。
司空张温强烈反对,他说打仗不是小孩子玩耍,是要经过长期短兵相接浴血奋战才能取得胜利。
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而且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现在朱儁正与黄巾军在宛城苦战。
这个时候,换上去一位不熟悉战场态势的将领,也许会弄巧成拙。
所以张温建议应该沉住气,给朱儁一些时间,让他完成致命一击取得最后的胜利。
刘宏觉得张温说得有理,也就不再想着更换将领。
朱儁在朝中的好友,将官员弹劾他的事情告诉了他,并且还说了冀州黄巾已平。
得知朝廷出现变数,再拖下去对自己很不利,很可能前期的一切成果都将付之东流的朱儁也发了狠。
组织军队连续不停地进攻。
他原以为能像上次斩杀赵弘一样,很快就能攻破宛城将韩忠斩杀。
可不知是怎么搞的。
黄巾军在韩忠的率领下,顽强抵抗住了官军连续的进攻。
朱儁很是苦恼。这时手下谋士给他出了个主意。
于是他没有再用那种拼命强攻爬云梯登城的搏命打法,而是采用了谋士声东击西的计策。
先是让一部分军队敲着军鼓,假装去进攻宛城的西南角,等黄巾军都赶过去协助防守的时候,他再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猛扑宛城的东北角。
果然没多久。
他麾下左军司马孙坚独当一面,抢先登上城墙。
这一下就打乱了黄巾军的部署。
猝不及防的黄巾军方寸大乱,眼见宛城即将失守,韩忠率领余部立即出城突围。
没想到秦颉突然袭击。
韩忠大败而逃,被追杀数十里,最终死于秦颉之手。
而余下残部。
在孙夏带领下继续向北而逃,试图逃到山区,朱儁所部穷追不舍,在西鄂精山彻底灭了南阳黄巾。
至此。
黄巾动乱基本已被朝廷平定,余下的小股黄巾也隐遁山林。
朝廷对有功之臣都做了奖赏,朱儁恢复谏议大夫,进封西乡侯,调镇贼中郎将,皇甫嵩进封槐里侯,升左车骑将军兼冀州刺史。
受封没多久的皇甫嵩,就赶往冀州接任刺史,他要做好防守幽州的准备。
他又上奏给刘宏,请求减免冀州一年田租,用来赡养冀州饥民。
刘宏同意了他的请求。
一时间,冀州百姓纷纷称颂皇甫嵩的仁德,浑然忘记了当初他带给自己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