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霓裳铁衣曲草燃第两百零八章远见和谬误老者威望甚高,众人鱼贯退下,堂上只剩下卢照邻和那卢十二还在。老者冷哼了一声:“十二郎,你刚刚是怎么说,你不想去便不去,为何要说那些昏话?”

“俺只是不想大伙儿中了关西天子的圈套罢了!”那汉子道。

“朝廷开科取士,明明是好事,怎么成了圈套了?”眼见得堂上只剩下三人,卢照邻耐不住性子反驳道:“还有,现在大唐已经奄有天下,你却称其为关西天子,若是让外人听到,只怕便是一场祸事!”

“不过是嘴上说的好听罢了!”那汉子冷笑了一声:“李家天子和宇文家、杨家的天子一般,都是把我们这些函谷以东的人都视为奴婢,唯有关西的才为良人。这不是关西天子是什么?至于开科取士,更是荒唐可笑!我们崔卢赵李王诸姓自从魏晋以来,世居关东,长于经史,从来只有出题目考别人,哪有自己去参考求一官的道理?”

“这个——”卢照邻被问的哑然,结结巴巴的答道:“朝廷也要看看所选之人是否良材嘛!参考也不能说不对!”

“那能考过的就是良材,考不过的就不是?全凭关西天子说了算了?”卢十二郎冷笑道:“若是如此,那我宁可在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了此一生!”

“卢十二你到底是什么意思?”老者冷声道:“照邻贤侄也是一番好心,你也不必这么拿冷话呛他!”

“小侄的意思很简单,以眼下的形势,去长安应试与我等未必是好事!”

“为何不是好事?”卢照邻反驳道:“平日里大家抱怨朝廷偏袒关西士人,我等河北士子仕途艰难,现在朝廷真的给出机会了,你却又不去?只要考中了就能入昭文馆,这机会还不好?”

“进昭文馆就是好机会?”卢十二郎冷笑道:“想必你忘记了崔浩是什么下场了吧?”

卢照邻闻言一愣,卢十二郎口中的崔浩乃是南北朝时清河崔氏的着名士人,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心腹谋士,屡次力排众议,抓住了难得的战机,使得拓跋焘对抗刘宋北伐,灭亡胡夏北凉,击破柔然,是北魏一统北方的首席功臣,受命修北魏国史,这对于士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而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崔浩惹来弥天大祸,不但自己被下狱处死,清河崔氏以及与其联姻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也被连坐灭族,史上被称为“国史之狱”。

“十二郎你这话也有些过了,崔伯渊后来落得那等下场也要怪他自己言行不谨吧?太武帝让他编修国史,他却把人家祖宗的污秽之事也尽数录入其中,还刻在石碑上公之于众,不死何待?”

“你以为崔浩他谨言慎行就能自保?”卢十二郎冷笑道:“崔浩他之所以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就是因为功业太盛而根基太浅,身怀重宝而豺狼环伺,不死何待?你们以为去了长安,可以凭借腹中的才学入昭文馆,得天子赏识,博取功名富贵。如果你们考不中,或者中了之后只能得个小官还好,如果真的如你们所愿,登了龙门,十有八九落得和崔浩一般下场,不但自己丢了性命,还会牵连族人!”

卢照邻被对方这番话说的面色惨白,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熟读史书,当然知道卢十二说的并非虚言。按照史料上的记载,崔浩在监修国史之前极得拓跋焘的信任,拓跋焘曾下令各部尚书若有难决之事,应该先征求崔浩的意见,并且经常前往崔浩家,以常礼交往,崔浩本人也可以随时进入寝宫。但与其他鲜卑大臣不同的是,崔浩的权力完全来源于北魏皇帝的信任和赐予,他虽然出身清河崔氏,但并没有与其他鲜卑大人联姻,也没有自己的部曲军队,而且他力主举荐河北士族直接出任州郡守官,这就直接触动了北魏鲜卑贵族的利益。结果拓跋焘一旦被激怒,便群起而攻之,也无人替他说情,结果死于非命。与之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参与编修国史的中书侍郎高允,因为其是太子的老师,却保住了性命。当时朝中少有河北出身的高官,而多有出身关陇的官员,他们对河北士子多怀有敌意,与崔浩的情况颇有相似之处。

“那十二郎你觉得我们卢氏子弟就这样下去便行了?”老者问道。

“叔伯!”卢十二答道:“吾宗之祖子干公起家显名于汉末,传承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其间比吾姓显赫的大有人在,而传至今日,可与卢氏并称的也不过只有崔、王、赵、李寥寥数家罢了。究其原因,吾宗深固根本,而不求一时之荣华,长安洛阳之三公固好,不如州郡之别驾从事,这才是吾家传承四百余年的要诀!”

听到这里,老者也不禁颔首,捻须叹息。卢十二郎说的那句“长安洛阳之三公固好,不如州郡之别驾从事”说透了我国从东汉到中唐时期这段时间的政治逻辑。西汉建立以来,随着战国末期、秦汉时期的以来的血统贵族的衰落,以掌握经学学术为条件、世代出仕官职的新贵族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这就是魏晋士族的前身,比如清河崔氏、范阳卢氏、汝南袁氏等。

这些新贵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其看重郡望,因为汉代主要采取征辟制度选拔官员,不管你官做到什么级别,你的后代要走入仕途,都离不开家乡所在地的官员的举荐征辟。为了确保权力能在家族内部不断传承下去,哪怕你在洛阳当三公,也不能放弃对故乡的郡守的控制。而当时的地方政治制度更强化了这一点,两汉魏晋的地方官制里,除去太守、州牧这些长官是由中央任命,其他的属官基本是由太守州牧等自己任命的,向中央报备一声就可以了。由于太守州牧一般都是从外地调来的,为了确保行政效率,通常都会选择州县内的郡望子弟出任,别驾、从事就是这种属官。

由于太守和州牧来了又走,几年一任,又在当地没有宗族,所以实际的权力往往是在以从事、别驾为代表的属官手中。两汉灭亡之后,王朝更迭如灯笼,变幻无常,这就更加剧了地方强宗大族为的力量。以北魏为例,由于其建立者是鲜卑贵族,所以他们占领河北之后,通常让鲜卑贵族出任州郡刺史太守,而州郡的从事别驾就是河北当地士族,比如范阳的一般就是卢氏,清河就是崔氏。这样就同时确保了北魏国家和汉人士族高门的利益,而后来崔浩一下子任命冀、定、相、幽、并五州士人,直接出任郡守,这就等于直接抢了鲜卑贵族的饭碗,自然下场悲惨。

因此在像卢十二郎这种士族子弟看来,刚刚建国不过半个世纪左右的唐朝不过是又一个北魏罢了,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经历过石赵、慕容鲜卑、前秦符、北魏拓跋、北齐高、北周宇文、隋杨的河北士族们自然不会对大唐李氏有什么神圣感和忠诚感。在他们看来,既然李家天子不把我们当回事,那我们也没必要上赶着去长安当狗,反正自古没有不灭的王朝,长存的只有姓氏宗族的传承。过不了多久,长安天子就自然就会有人取而代之。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确保自己对河北这片土地的控制,谁当州郡官不要紧,只要下面的属官都是他们的,卢氏自然就能长盛不衰。

从一个后世者的眼光来看,卢十二的看法是错误的,也是正确的。错误的是唐王朝并没有像石赵、慕容鲜卑、前秦符、北魏拓跋、北齐高、北周宇文、隋杨这些短命王朝那样迅速灭亡,而是存在了近三百年,在这三百年时间里,像清河崔、范阳卢这些历史悠久的士族子弟们必须在故乡和洛阳——长安这对政治轴心之间做出选择。

如果留在故乡,虽然能保持对宗族和田产的控制,但也意味着在政治上被边缘化,唐代特有的科举制度下,如果一个士子不能长期在以长安洛阳为轴心的核心地带活动,他能够获得仕途上的发展概率是很低的;而如果你选择了去长安、洛阳一带发展,随着仕途的持续,用不了两代人就会和故乡的宗族庄园失去过往的紧密联系,从州郡士族变成完全依附于封建国家的官僚贵族。这也是唐末黄巢起义军杀进长安之后,许多传承数百年的士族就此中衰,而不能像汉末、魏晋南北朝的先祖们一样率领宗族部曲坚壁自守,甚至迫使新的中央政权承认他们的政治经济特权。从这个角度上看,卢十二又是对的。

“十二弟,你有句话说错了!”卢照邻道:“我们河北士子这次去长安,是有人扶持的!”

“你是说天子吗?”卢十二笑道:“天子之言岂可轻信?他毕竟是关西人!”

“不,我说的是王大将军,王文佐!”卢照邻道:“他是青州人,娶的妻子也是清河崔氏青州房,这次的事情也是他在背后使力,否则也不会有这等事!”

“王文佐?你是说拥立今上登基的王文佐王大将军”卢十二饶有兴致的问道。

“不错,就是他!我这次能从长安脱身,也是多亏了他的援手!”卢照邻笑道:“后来我也去了一趟百济和倭国,这位王大将军的器量甚大,绝非一介寻常武人!”

“你怎么知道这次的事情有他在背后使力?”老者问道。

“在长安时大将军就曾经亲口和我提到过这件事情,而且还说要免去禁止祭拜夏王窦建德的禁令!”

“哦?还有这等事?”老者神色微变,他捋了捋颔下的胡须,目光闪动,显然是在思忖,卢照邻不敢打扰了,只得静心等待。

“哈哈哈哈!”卢十二郎突然大笑起来:“这么说来,这王文佐还真是个人物!罢了,我也随你们去一趟长安,不过我不是为了考什么诗文,而是为了会一会这位王大将军,看看他是不是真英雄!”

“既然是这样,那就去看看吧!”老者终于开口了。

“是!”卢照邻神情兴奋的站起身来:“侄儿这就去和其他人说说,不过那卢十二——”

“也一起去吧!”老者笑了笑:“他从小就是这样子,你拦也拦不住他,只能随他的意思!”

“其实也不会!”卢照邻笑道:“其实十二兄的是极聪明的,无论是读书还是习射都是出挑的,只是他不喜欢诗文,不然早就闻名当世了!”

“这也未必不是好事!”老者笑了笑:“他这样的人若是得志了,天下必然不太平,让他郁郁一生,总比天下大乱的好!”

——————————————————————————

陕州,水陆转运使府。

“上官!”狄仁杰向伊吉连博德拱了拱手:“从洛阳调配而来的最后一批布帛已经送到了,还请查点!”

“嗯,坐下说话!”伊吉连博德指了指右手边的椅子:“你一路上辛苦了,先喝口茶水!”

“多谢上官!”狄仁杰应了一声,他这一路上着实是渴的坏了,见茶水送了上来,也不客气,径直喝了两口,他这才注意到伊吉连博德正伏案细看一张草图,看上去应该是一条船。

“上官若是有事,那属下就先告退了!”狄仁杰站起身来。

“怀英坐下,坐下!”伊吉连博德招了招手,苦笑道:“这是大将军送来的新船草图,说是可以无需帆桨便能在水上进退自如,我却看不太明白,正好你来了,一同参详参详!”

“无需帆桨便能在水上进退自如?天底下竟然有这等船?不可能吧?”狄仁杰笑道。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一戟平三国明末之木匠天子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