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钰身怀先天灵宝”这个消息,如同燎原的野火,伴随着岳擎隐秘的推波助澜,迅速传遍瀛洲、方丈、蓬莱三岛,甚至反向席卷至波涛汹涌的外海时,整个海外修仙界,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疯狂。
原本许多闭关苦修、不问世事的老怪,纷纷破关而出;一些隐居于市井坊间,看似平凡无奇的修士,眼中也闪烁起贪婪的光芒;更有无数低阶修士,怀揣着一朝得宝、鱼跃龙门的梦想,自发组成搜寻队伍。
一时间,三岛之地,无论山川湖海,还是城池坊市,几乎随处可见修士们探寻、打听、甚至相互猜忌、暗中下手的身影,“寻找张钰”已然成为一股席卷一切的滔天浪潮。
而这股席卷天地的风暴中心,那被无数人惦念、搜寻的张钰,此刻却身处一片奇异的“安宁”之中。
外海深处,有一岛,名为蜃龙岛。
此岛位置飘忽不定,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仿佛海市蜃楼,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岛上景致更是光怪陆离,上一刻还是琼楼玉宇,仙鹤翔空,下一刻可能便化为幽谷深潭,暗影幢幢。
所谓“蜃龙”,其实与真龙一族并无半点血缘关系。它们并非血肉生灵,而是天地间一种奇异的“蜃气”,汇聚日月精华、海天灵机,历经漫长岁月偶然孕育出的特殊妖灵。
其属性因诞生环境而异,或水、或火、或木,并无固定形态,亦无实体根基。
它们天生便精通幻术,能编织以假乱真的幻境,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大部分蜃气诞生于海洋之上,故而这些蜃龙妖灵也多栖息于瀚海之中。
严格来说,“蜃龙”并非一个种族,因为每一只蜃龙都是独一无二、天地所钟的独立个体,它们无法像寻常妖族那般繁衍后代。它们最初也并无统一称谓。
然而,除了那神鬼莫测的幻术,蜃龙几乎不具备任何强有力的攻击神通。这在弱肉强食、崇尚力量的妖族之中,地位自然高不到哪里去。反观真龙一族,血脉尊贵,神通广大,乃是毋庸置疑的渊海霸主,万妖之尊。
不知从何时起,或许是为了寻求一份心理上的认同与庇护,这些擅长幻化的蜃龙妖灵们,开始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显化形态,固定为它们所能理解的最强大、最威严的形象——龙形。它们自称为“蜃龙”,并隐隐以龙族旁支自居。
蜃龙一族幻术了得,寻常妖兽与修士极难分辨其真假。那威严的龙形外貌,足以唬住许多不明就里的存在,使得它们在渊海中的地位变得有些超然,至少避免了被随意欺凌的命运。
“蜃龙”之名,也因此渐渐传播开来,许多修士乃至妖族,都误以为它们确实是龙族中一个神秘而奇特的分支。
传闻中,上古时期曾有一只将幻术修炼至登峰造极之境的蜃龙,其编织的幻境已能达到“虚即是实,实亦是虚”的境界。
它曾胆大包天地的模拟出真龙气息,大摇大摆地借助水晶宫的“先天灵宝——龙门”,成功洗礼,褪去蜃气之身,凝聚出真实的真龙之躯,成为了一段真假难辨的传奇。
当然,这等逆天之事万中无一,绝大多数蜃龙的幻术,更多是用于迷惑、恐吓与自保,并无多少直接杀伐之能。
因此,蜃龙一族大多行事低调,神秘莫测,鲜少主动卷入纷争。
因为它们得了龙族形貌的“庇佑”,且本身并无太大威胁,真龙一族对此等“攀附”行为也多是一笑置之,甚至有些真龙会觉得有趣,故而蜃龙大多对真龙一族抱有亲近之感。
张钰与刘道人幻化成金鳞龙须鱼与杂血蛟龙,在外海飘荡多日,虽凭借《太上化龙篇》模拟的龙气屡次躲过盘查,但每一次与搜寻队伍擦肩而过,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心惊胆战,精神时刻紧绷。
直到前段时间,他们偶遇了这条自称“敖幻”的蜃龙。敖幻已有七品妖尊的修为,幻术精妙,它见到“同属龙种”的张钰与刘道人,便热情地邀请二者前往它的蜃龙岛做客。张钰与刘道人正愁无处藏身,见此良机,自是顺水推舟,欣然前往。
有了敖幻这位幻术大师的遮掩,加上蜃龙岛本身位置的飘忽与环境的诡异,即便外界已然天翻地覆,掘地三尺,也始终未能发现他们的踪迹。
此刻,蜃龙岛核心的一座完全由幻术凝聚而成的华丽宫殿内,正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无数身姿曼妙、容颜绝世的“仙女”,身着霓裳羽衣,随着缥缈仙音翩跹起舞,水袖轻扬,眼波流转,媚态横生。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异香,那是百种奇花酝酿而成的“仙酿”气息。玉案之上,摆满了琼浆玉液,珍馐美馔,每一道都散发着诱人的灵气光泽。
当然,这一切繁华盛景,皆是敖幻以自身七品妖尊的蜃气幻化而成。但以其幻术之精妙,这些幻象无论是色、香、味、触感,甚至其中蕴含的微弱灵气反馈,都几乎与真实一般无二。
张钰与刘道人坐于客位,品尝着杯中之“酒”,竟也能感受到一股温和的灵气在体内化开,虽无实际增长修为之效,但那口腹之欲与神魂的愉悦,却是真实不虚的。
就在这片靡靡之音中,主人敖幻,那条琉璃彩龙,优雅地游弋到主位,用一种带着奇异回响的声音开口道:“二位道友,近日外间可是热闹得紧啊。除了敖丙太子那‘龙门’的悬赏,如今又添了一桩天大的趣事。”
它龙爪轻轻一挥,一片由光影构成的景象出现在大殿中央,正是外界无数修士、妖兽疯狂搜寻的混乱场面。“听闻,一位名叫张钰的上清弟子,身怀先天灵宝,如今正被三岛八大势力联合通缉。啧啧,先天灵宝啊……真是令人心动。” 敖幻的语气带着几分戏谑和看热闹的意味。
“什么?先天灵宝?!”刘道人猛地放下酒杯,脸上满是震惊之色,连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张钰亦是瞳孔骤缩,手中的玉筷微微一顿。他心中瞬间掀起了滔天巨浪,但面上却竭力保持着镇定。
他太清楚“先天灵宝”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了!
天地灵物共分九品,这已是修仙界的常识。即便是九品的天地灵物,其属性也必定单一,或为癸水,或为丙火,或为庚金……绝无例外。
哪怕是像敖圭那样修炼妖仙之道、达到紫府八品的强大存在,在其陨落之后,体内也只会留下它天生自带的、最本源的土系灵物,至于它修炼过程中吸纳炼化的其他属性天地灵物,则会随着其元神寂灭而逐渐溃散,重归天地灵气本源,等待漫长岁月的再次凝聚成形。
而在九品天地灵物之上,便是传说中的——天地灵宝!
天地灵宝,内蕴完整的五行之气,流转不息,自成循环,生生不灭!先天灵物,不一定是天地灵宝,但天地灵宝,必定是夺天地造化而生的先天之物!故而又被尊称为“先天灵宝”!
每一件先天灵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五行俱全,内蕴一道或多道完整的天地法则,力量近乎无穷无尽。即便是在高高在上的仙人眼中,先天灵宝也是足以令其心动、甚至掀起腥风血雨的绝世奇珍!
然而,先天灵宝自带灵韵道则,力量完整而强大,极难被炼化。这需要莫大的机缘、绝顶的天赋以及相匹配的强大力量,三者缺一不可。可一旦成功炼化,其威力亦是毁天灭地。
更玄奇的是,从理论上讲,哪怕是一个毫无灵根的凡人,若能逆天般炼化一件先天灵宝,便可凭借其内蕴的五行本源与不灭灵光,瞬间铸就完美的五行灵根,并直接跨越凡俗与仙人的天堑,立地成就人仙道果!
当然,先天灵宝力量何其庞大,连仙人都需小心翼翼,凡人触及,只怕瞬间便会形神俱灭。
但是,对于修仙者而言,先天灵宝另有无可替代的绝世价值。它五行俱全,自运天地,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小天地”,一个活着的“道”的显化。
修仙者可以时刻参照其灵气运转,感悟其中蕴含的天地法则与不灭灵光玄奥,这对于突破紫府,推开内景之门,凝聚自身道果,有着难以估量的裨益!
而且,先天灵宝沟通天地法则,力量自成体系,理论上任何人、妖皆可尝试炼化,一旦成功,便能直接发挥其浩瀚神威,并不像天地灵物那般,需要精心炼制为灵器,方能较好地发挥其神通。
若能完全炼化一件先天灵宝,甚至传闻可以借助其本源之力,重塑修炼者体内的灵根,弥补先天不足,逆天改命!
总而言之,先天灵宝珍贵异常,其价值足以让仙人放下身段!
张钰身怀先天灵宝的消息一出,人、妖二族,无论正邪,无论修为高低,恐怕都会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般,疯狂地扑向他!
面对先天灵宝这等的诱惑,他“上清弟子”的身份,将成为一张苍白无力的废纸!上清一脉即便在全盛时期,也未能一家独大,总有敌手。杀了张钰,夺了先天灵宝,天大地大,总有藏身之处,甚至可以直接投靠玉清、禅宗等其他庞然大物,寻求庇护。
最关键的是,张钰根本无法解释!
他操控五行灵气的能力,源自于“装备栏”的奇特造化,这是他最大的秘密,根本无法对外人言。
在所有人看来,一个檀宫境修士,能越阶挑战,能操控五行,除了身怀先天灵宝之外,根本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
张钰心中一片冰凉,他仿佛能看到无数双贪婪的眼睛,在黑暗中死死地盯着他,如同附骨之疽,永无宁日。
不知道外面其他修士是如何想的,反正此刻,就连坐在他身旁的刘道人,看向他的目光都变得有些不同了。
那眼神中,多了几分难以掩饰的惊奇、探究,甚至……一丝极其隐晦的炽热。
刘道人甚至忍不住以神识传音,语气带着几分前所未有的戏谑与试探:“小子,没看出来啊……你手里藏的,到底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先天灵宝?能不能……让老夫开开眼界?”
张钰没好气地白了刘道人一眼,同样传音回道:“前辈,您手中不还握着一柄大罗仙器‘赤霄剑’吗?怎么不见您拿出来让我观摩观摩?”
刘道人嘿嘿一笑,传音道:“这如何能一样?法宝仙器,乃是修士的‘载道之宝’,是其对大道领悟、自身神通与炼器法门结合的产物,威力虽大,却更多是‘器’的范畴。而天地灵物、先天灵宝,乃是天地灵气、法则道韵的自然显化,是‘道’的碎片,是根源之力的一部分。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赤霄剑无非是一柄针对龙族的犀利凶器罢了,于我的修为提升,并无直接助益。可先天灵宝截然不同……嘿嘿,要不,咱们换换?”
张钰当然知道刘道人此刻是在开玩笑。但他这番话语,也恰恰代表了外界绝大多数人听到此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张钰懒得再与他斗嘴,只是沉默地端起那杯蜃气所化的“酒”,一饮而尽。那虚幻的醇香划过喉咙,却带不起丝毫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