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疏并未卖关子,见张钰疑惑,便娓娓道来,声音清朗,仿佛在阐述一段贯穿天地岁月的古老史诗: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清浊分离,阴阳交感,五行衍化,天地间便诞生了无穷无尽的灵气。灵气滋养万物,亦孕育出诸多天生地养、神通广大的先天神灵。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机缘巧合下吸纳灵气,开启灵智,锤炼体魄,便成了形态各异、强弱不等的妖族。它们或凭血脉传承,或依本能吞吐,皆可运用这天地之力,强大自身。”
他的语气微微一顿,带上了一丝沉重:“唯我人族,虽为万物灵长,天生阴阳五行俱全,智慧超群,却也因此体质内部达成了一种脆弱的平衡,反而不像妖族那般,拥有某种突出的、易于引动外界灵气的‘桥梁’或‘容器’。空有宝山而不得入,面对洪荒猛兽、妖邪神怪,孱弱不堪,命如草芥,挣扎求存,苦难无边。”
张钰听得心神摇曳,仿佛看到了远古先民在莽荒大地上艰难求存的景象。
云疏的语气此刻变得无比崇敬,甚至带着一丝神圣的意味:“直至——太清道君,感念人族之艰难,以大慈悲、大智慧,观想万物本源,穷究天地玄机,最终创出了那逆天改命的无上秘术——《太清铸灵根》!此术为人族开辟了第一条通路,得以嫁接天地灵物,在体内铸就‘灵根’,从此打破了无法感应灵气的绝境!”
“然而,”云疏话锋一转,“初代拥有灵根的人族,与那些动辄翻江倒海、肉身强横无匹的古老妖族和先天神灵相比,依旧渺小如蝼蚁。灵根只是钥匙,如何更高效、更迅速地运用门后的力量,才是关键。”
他的声音再次拔高,充满了无限的敬仰:“太清道君并未止步。他遨游太虚,观测星辰运转,感悟阴阳消长,剖析五行生克,将天地间最本源的大道规则一一领悟、归纳、升华!最终,他创立了一条直达本源、能让后天生灵一步步蜕变、直至媲美甚至超越先天神圣的无上坦途——那便是‘仙道’!”
“而道君他老人家的心胸,更是浩瀚如宇宙,慈悲如瀚海。”云疏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并未将此法门秘而不宣,独享其成。而是将他对于天地宇宙、阴阳五行的一切感悟,悉数撰写于一书之中,那便是——《先天阴阳五行真解》!并将此书布道于天地万族,无论人、妖、魔、怪,乃至幽冥鬼物,只要有向道之心,皆可聆听大道之音!”
“自此,仙道大昌,席卷天下!我人族更是凭借智慧与韧性,抓住这万古未有之机遇,迅速崛起,终成天地间不可或缺的一大强族,乃至在许多地域,成为了主宰!所以,师弟你需知,”云疏的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而笃定,他伸出一根手指,强调道,“这茫茫寰宇,无论东西南北中五大神洲,无论四海八荒、幽冥鬼域,无论修习者是人是妖是魔是神,只要他走的是‘仙道’之路,那么其根本法门,有且只有一种,那便是——《先天阴阳五行真解》!”
“后世无数惊才绝艳之辈,或许会根据自身种族特性、灵根属性、机缘领悟,在此总纲的基础上,衍生出无数侧重不同、运用各异的功法神通,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要义,永远脱不出《真解》所阐述的阴阳五行大道之框架。而且,数个纪元以来,无数事实已然证明,唯有以此《真解》为根基修行者,方能走得最远,最稳,最有希望证得那长生不朽的仙道果位!其余一切偏离此道的所谓‘捷径’、‘秘法’,皆被视作旁门左道,或许能逞一时之快,却终将前路断绝,渐渐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再也无人问津。”
张钰听得心潮澎湃,气血翻涌,仿佛亲眼目睹了一部浩瀚壮阔的文明崛起史诗!一人之力,感念族群,创法传道,泽被万灵!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胸襟!何等的伟大!他心中对那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太清道君,充满了无以言表的敬仰与赞叹。
未等张钰过多感慨,云疏神色一肃,手掌一翻,一枚巴掌大小、通体温润、闪烁着柔和白光的玉简便出现在他掌心。那玉简之上,隐隐有无数比蚊蝇更细小的金色符文如流水般缓缓转动。
“此便是,”云疏的声音带着一种郑重的意味,“《先天阴阳五行真解》之气海篇与檀宫篇的完整内容。亦是天下一切仙道法门之总纲根基。”
张钰的目光瞬间被那玉简牢牢吸引,呼吸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这就是通往长生大道的钥匙!是无数凡人梦寐以求的仙缘!
云疏手轻轻一挥,那枚沉重的玉简便轻若无物地缓缓飞向张钰。
“将其贴于额前,凝神静气,意守祖窍,以心神感应,便可读取其中内容。”云疏指导道。
张钰连忙伸出微微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接住玉简。触手温良,仿佛带有生命般的暖意。他依言将这仙家宝物轻轻贴在自己的额头,冰凉的触感让他精神一振。他立刻闭上双眼,竭力排除脑中所有杂念,将全部精神都集中在眉心之处。
起初并无异样,但就在他心神彻底沉静下来的刹那——
“嗡!”
仿佛洪钟大吕在脑海中敲响!又似银河倒灌,星海奔流!
无数密密麻麻、闪烁着金光的文字、图案的意念流,如同决堤的江河般,浩浩荡荡地涌入他的识海!信息量庞大到难以想象,若非他已然铸就灵根,神魂得到初步滋养强化,恐怕这一下就能冲垮他的意识!
他“看”到了开篇明义的总纲,阐述了仙道的终极追求与四大境界;看到了无比详尽的“炼精化气”之境的修炼法门,从如何感应灵气,到如何引导灵气冲击关窍,开辟气海,再到如何拓展、稳固气海的种种诀窍、禁忌、以及不同品级气海的表征;其后是“炼气化神”之境的奥秘,关于檀宫的开辟、元神的孕育温养……信息如海,深奥博大。
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心神完全沉浸其中,忘却了时间,忘却了周身一切。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穷道理,需要他全力去理解、记忆、消化。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个时辰,也许是数个时辰,张钰才缓缓睁开眼睛,长长地、带着一丝疲惫却又无比兴奋地吐出一口浊气。他小心翼翼地将已然光芒内敛的玉简从额头取下,双手捧还给了云疏,然后深深一揖:“多谢师兄传此大道之法!师弟……感激不尽!”
云疏接过玉简,微微颔首:“内容你已知晓,此乃大道之基,需时时揣摩,不可或忘。有何不解之处,现在便可问我。”
张钰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连忙将方才强行记下、最为关键的几个疑点一一提出。大多是关于灵气在特定经脉中运行的细微差别、开辟气海时可能遇到的障碍及其应对、以及如何判断气海拓展的最佳时机等等。
云疏一一耐心解答,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往往寥寥数语,便让张钰茅塞顿开,对《真解》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待所有疑问暂时得到解答,云疏道:“我这翠微峰洞府,虽比不得七玄主峰,但灵气也远胜外界。此地最为安静,无人打扰,你便在此密室之中,一鼓作气,开辟气海吧。”
他指了指竹舍内侧一扇看似普通的石门。石门上刻有简单的聚灵与隔音符文。
随即,他神色转为严肃,叮嘱道:“你身负戊己土莲,此乃先天土行本源灵物,根基之厚,远超寻常三品灵物。又有三枚‘铸基丹’相助,开辟气海,本是水到渠成之事,成就上等气海当无悬念。然,你切不可因此而有丝毫懈怠大意!”
“气海之境,乃仙道之始,又称‘百日筑基’!其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云疏的语气极其凝重,“所谓‘百日筑基’,意指气海初开之后,并非一成不变,其门户并不会立刻彻底固化。你有整整一百天的时间,去不断拓展、夯实它的边界与底蕴!百日之后,气海之壁将彻底凝固,再无法扩张半分!此时气海的大小、稳固程度,将直接决定你未来道途的潜力与能抵达的高度!若筑基不稳,根基有瑕,日后若要弥补,所需付出的代价将是千百倍,甚至可能永无弥补之机!你,明白了吗?”
张钰感受到云疏话语中的千钧重量,神色也变得无比郑重,沉声道:“多谢师兄教诲!弟子明白!定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轻忽!”
“好,去吧。”云疏点点头,不再多言,挥手打出一道法诀,那石门便无声滑开,露出后面一间仅容一人打坐、却灵气愈发浓郁的静谧石室。
张钰再次行礼,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入其中。石门在他身后悄然闭合,将内外隔绝。
石室之内,瞬间陷入绝对的寂静,只有地面上刻画的简易聚灵阵散发着微光,将周遭天地灵气丝丝缕缕地汇聚而来。
独自一人,张钰才终于彻底放松下来,背靠着冰冷的石壁,缓缓坐下。今天发生的一切,信息量实在太大,太过跌宕起伏,让他心神俱疲,却又异常兴奋。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完全平静下来,开始细细梳理脑海中那部浩瀚的《先天阴阳五行真解》。
根据《真解》总纲所述,修仙之路,漫漫悠长,但其核心历程,可概括为十六个博大精深的字——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
这十六个字,如同十六重天阙,一重高过一重,遥不可及,却又清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所谓“炼精化气”,便是他即将踏入的第一步!修仙者寻得天地灵物,以《太清铸灵根》秘术将之炼化,于体内形成“灵根”,这只是获得了修仙的资格,拿到了入场券。如同拥有了一把绝世好剑,却还未学会任何剑法。
而“炼精化气”,就是学习运用这把“剑”的开始!其核心,便是在丹田位置,开辟出一方能够储存、转化、运用灵力的空间——气海!
只有成功开辟气海,才能将外界无处不在的天地灵气吸纳进来,炼化为属于自己的“真气”,储存其中,并以此为基础施展诸般法术神通,锤炼肉身神魂。此境,是真正的修行起点。
第二步,“炼气化神”,则是在气海充盈、修为达到一定程度后,于胸口深处,开辟“檀宫”,温养魂魄,凝聚神识,最终孕育出“元神”。元神一成,感知天地、驾驭法宝、修炼更深奥的法术都将变得轻而易举,寿元也会大幅增长。此境修士,方才算得上真正的“神仙中人”,拥有了探索更广阔天地的资本。
第三步,“炼神返虚”,玄之又玄。需将凝聚的元神不断锤炼,感悟虚空大道,最终于体内开辟“紫府”,号称“神入紫府,逍遥天地”。到了此境,神通广大,已是宗门支柱、老祖级别的人物,手段近乎不可思议。关于此境的描述,《真解》中已变得十分简略和模糊。
至于第四步,“炼虚合道”,则更是缥缈难寻。只提及需在紫府基础上,演化内在乾坤,开辟“内景”,追求与天地大道相合,证得那长生不死的仙道果位。此境,在玉简中仅仅只有一个名称,再无任何具体描述。想来,即便是云疏师兄那般人物,对此也知之甚少,或许只有宗门最顶尖的寥寥数人,才触摸到一丝门槛。
后面的境界对如今的张钰来说,实在太遥远,如同仰望星空。他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走好第一步,完美地完成“炼精化气”,开辟气海!
而开辟气海,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百日筑基!
根据《真解》所述,气海初开之时,并非完全定型,其边界如同新生的胚膜,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修士需要在这开辟后最关键的一百天内,不断引导灵气冲刷、温养、拓展这方初生的空间,使其尽可能的广阔、稳固。
百日之后,气海之壁将彻底凝固,坚如磐石,再无法扩张一丝一毫!这就像是打造一个容器,只有一百天的锻造时间,时间一到,模具拆除,容器大小便永恒固定。
气海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修士能储存真气的上限!而真气,是施展一切法术、催动法宝、提升境界的根本!气海越大,底蕴越厚,同阶之内优势越大,未来突破更高境界也越容易。
《真解》中将气海按最终凝固后的直径,粗略划分为“九寸”。但这并非绝对标准,只是一个大致的衡量。通常而言,气海能达到七寸以上,便堪称天才,拥有了未来开辟檀宫、进阶“炼气化神”之境的坚实根基。而若连七寸都达不到,则基本上终生无望元神大道,只能在炼精化气境内蹉跎。
而张钰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七寸!他有戊己土莲这等绝世根基,又有三枚珍贵的铸基丹相助,更有装备栏和龙珠作为最后的底牌……
他的目标,自然是直指那传说中的九寸极致气海!
念及于此,张钰眼中闪过无比坚定的光芒。他不再犹豫,盘膝坐于聚灵阵中央,屏息凝神,先将《真解》中关于开辟气海的细节在脑中过了数遍,确认无一疏漏。
然后,他取出一只温润的玉瓶,拔开瓶塞。顿时,一股浓郁的药香混合着精纯的灵气弥漫开来,令人精神大振。里面是三枚龙眼大小、通体浑圆、呈现出深蓝色、仿佛蕴含着微小漩涡的丹药——正是铸基丹。
他深吸一口气,将其中一枚纳入口中。
丹药入口即化,瞬间化作一股磅礴却并不狂暴、反而异常温和醇厚的药力洪流,如同温暖的潮水般涌入四肢百骸,最终向着小腹丹田的位置汇聚而去!
百日筑基,正式开始!
张钰立刻收拢所有心神,依照《先天阴阳五行真解》的法门,开始引导体内灵根运转灵气与磅礴药力,向着那冥冥之中、存在于虚实之间的丹田关窍,发起了第一次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