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我愿去攻打陈仓城!”
“都督,我愿领兵攻打天水!”魏军各将愤愤不平的请战道。
蜀军的突然退军,让在岐山立寨的魏军曹真、司马懿等人,感觉一拳打到空气上。
就好像打麻将输钱了,马上就要开始下一圈了,对方居然不玩了,这不得气死人么。
“咳咳咳,仲达以为如何?”曹真有些虚弱的问道。
自从输给诸葛亮后,曹真就感觉身子很虚,而且一日不如一日,最近连走路都有点有气无力。
司马懿闻言,关心的说道:“大都督当保重身体!”
虽然他现在也是大都督,不过曹真在这里,他可不敢自称大都督。
曹真摆了摆手,说道:“我无事,眼看就要进入寒冬腊月,陇右之地冰封三尺,大军也征战了数月,我意先退军休整,来年再战!咳咳咳!”
曹真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诸葛亮虽然走了,但是魏延还有数万兵马在。
继续大战,魏军的损失自然不可避免。而且冬日大战,于军不利,陇右胡人众多,不如等来年再夺回来。
他的脸色很黑,如果赵统在这里,肯定知道他这是得了消渴之症(糖尿病),现在并发症来了。
曹家有这病遗传史,曹丕的表弟卞兰死于“苦酒消渴”,曹彰、曹植均有“嗜糖”的喜好。
根据《魏文帝诏》里的记载,曹丕对甜食的喜爱都到了不太正常的地步了,所以曹丕死那么早,十有八九也是因为这个病。
曹真虽然没有曹家的血统,不过那天天一起吃喝,没有遗传也能吃出来,更何况他还那么胖。
司马懿心中一动,从善如流地说道:“司马懿愿听大都督调遣!”
他显得十分乖巧,眼里还有淡淡忧伤,好像在牵挂着曹真的身体。
“关中之事一切责任都在我,等回洛阳后,我会亲自向陛下请罪!其余众将以为如何?”
曹真对于司马懿的态度很满意,看来对方真得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大忠臣。
与其继续和蜀军消耗下去,不如安心屯兵休养。
大魏国土辽阔,人数更是蜀中的数倍,稳扎稳打才为稳妥之策。
“愿听大都督调遣!”
一看曹真将所有的责任扛下来了,其余诸将也是感动的不行。
想曹真身为曹魏大司马,大都督,可是从来没有将诸将当外人看待。
有功那都是手下先领,有过他独自担当,真是绝对的好上级。
大家都想着,等曹真休养好了身子,再跟随其一起找诸葛亮报仇。
“好,公明将军,佐治先生随我回中都,其余各将当遵从大将军号令,违令者严惩!”曹真点了点头说道。
曹魏实行的是五都制,也就是洛阳、长安、谯城、许昌和邺城。
五个都城,一是为了更高效的控制地方,整合地方的军事,财政,防止有人做大。
每个都城都是一个巨大的军事堡垒,可以单独组成一个军事集群,利于战事、便于用兵。
他手下的大多数将领,都是大魏的宿将,要么就是功臣之后,对大魏最为的忠诚。
司马懿本身就有鹰视狼顾之说,在朝堂的名声有点不好。
他害怕自己走之后,临战的时候双方产生分歧,到时候指挥不动诸将,那就要出大事了。
“诺!”
众将应命,司马懿低下脑袋的同时,眼神闪过一道精光。
太和二年(228年),十一月底,曹真回到洛阳,上书请罪。
曹叡言胜败乃兵家常事,命其在家养兵。
魏大将军司马懿,正式掌管西线战场,召集众将升帐议事。
“司马师!”
“末将在!”一名英气少年,一脸沉稳的喊道。
其就是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今年刚刚二十岁。
“命你为破虏校尉,挑选精兵三千充作护卫营!”司马懿捋了捋胡须,点头说道。
对于长子他还是很满意的,为人沉着坚强,有理想,有谋略,难得是长的极为帅气,有自己的几分风范。
“诺!”司马师欣喜的说道。
自从都督雍凉被拿下之后,父亲先后擒孟达,定荆州,劳苦功高,却还处处被提防着。
比如曹休出征淮南的事,司马家居然是最后知道的,以至于魏军大败。
他认为老爹这是想通了,知道开始培养亲信势力了。
这三千人,他准备全部培养成司马家的死士,有了权力,司马家才能有未来。
“司马昭!”
“在!”
司马昭今年和赵广一样大,都是17岁的年纪。
不过古人成熟的都早,十四五岁就能结婚,他和大哥司马师都已经娶妻,这一点比赵氏兄弟强多了。
“命你为捕虏校尉,挑选精锐弓弩手三千,我有大用!”
面对二儿子司马昭,司马懿同样点了点头。
虽然司马昭没有司马师那做大事的果断和气度,不过却也是脑子灵活,作为一个副手辅助却绰绰有余了。
“诺!”司马昭领命道。
作为司马家的老二,那将来是没有机会继承司马懿的遗产的。
所以他和司马师同样热衷于攫取权利,不过他更多的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司马家。
在安排好两个儿子以后,他又命孙礼领兵前往安定郡,监视北地郡的南匈奴,防止凉州的汉军偷偷南下。
命张合为大将,镇守郿县,防止汉军偷入关中。
命郝昭,魏平镇守岐山大营,继续带人进行扩建,一共要沿渭水修建五个大寨,以待后用。
命乐綝,张虎二人领兵增援郭淮,巩固陇山防线,若是有机会的话,允许他们出战魏延。
其和军师杜袭领兵退往长安,屯粮积粟,同时处理关中各处政事。
却说他刚刚回到长安,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陈留卫氏和长安杜氏,韦氏大打出手,在长安城内公开的大打出手,造成了上百人的伤亡。
陈留卫氏,乃是卫兹之后,曹魏的原始股东之一,其子卫臻现任侍中、封康乡侯,明于事理,善断军事极受曹叡的信任。
可是长安杜氏和韦氏那也不是好惹的。
韦氏辅佐刘氏三代楚王,东汉到三国,文臣武将层出不穷。杜氏以军功起家,文武兼修,出将入相,更是出了很多书法大家,尚书仆射、丰乐亭侯杜畿那就是杜家人。
后世更是有一个美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在唐朝及五代的时候,那家中宰相就没有断过。
至于两家为什么大打出手,更是让司马懿警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