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自幼养在身边,赵问夫妻都怀疑自家孩子被人掉了包。
“杉儿今日可曾习武?”
上月赵杉提出习武要求,赵问请来族中资深教习,正式教导赵杉。
赵杉对习武之事十分上心,在教习教导下日夜苦练,进步迅速。
“过晌午时练过了,汤药也让粉盒熬煮喝下了。”
赵问点点头,嘱咐道,“习武讲究循序渐进,切莫用力过猛伤了根基。”
“你虽是起步晚了点,可只要坚持,总能练出点名堂来。”
赵衫喝完手中银耳羹,问父亲族中武者练到开窍境要多久。
赵问想了想,“太久的事就不提了,只说族里年轻一辈,你云之哥习武进境最快,从习武到开窍境用了约十年光景。”
“其他族兄弟用时长些,多半吃不了苦,练个三五年就停了,剩下几个坚持到最后的,也有快二十年才开窍的。”
“教习说你资质不比赵云之差多少,想来十年也是能练到开窍境。”
赵衫沉默不语,十年才到开窍,何时才能到真气境?
这辈子替兄长报仇还有指望吗?
除非想办法入玄武司,玄武司常年跟妖打交道,借助司内力量或许有报仇可能。
......
渤州朱雀司。
正月十七,新年伊始,督抚使窦雁坐镇朱雀楼中,梳理去年遗留案宗。
对照各府传来的奏文,将所属司内在押六十四人一一甄别,分类批驳处置。
“问云宗薛长恨,勾结东海妖族屠村一处,判后日午时监斩台问斩。”
“明水派执事欧阳胄,私自泄露府卫军动向,致使围剿清城寨未竟全功,判发配北疆守城三年。”
“其余诸人,判处关押年月不等......所需花销,遣各派如实缴纳......”
窦雁起身活动筋骨,走近窗前,推开木窗往外看去。
渤州内外城池繁荣景象,一览无余映入眼帘。
“来人!”
随着窦雁一声低喝,手下朱雀司百户走进屋中,双手提刀报礼。
“大人!”
窦雁头也不回,听声音便知今日当值的乃是百户苏勇。
“苏百户,案上乃是各府传来的奏文,领下去遣送各府按批复执行,莫出差池。”
“是!”
苏勇应声将批文捧起,正待出门,又闻窦雁随口问道,“东山府最近可有奏文传来?”
“禀大人,东山府姚千户近月未有奏文。应是忙于监察赤目教行踪,无暇处理府中宗派案件。”
窦雁点点头,“赤目邪教在玉州屡屡生事,传信给姚千户,让其提高警惕,防生事端。”
苏勇口中称是,领命退下。
正月二十一日,玉州深山,赤目教总部。
议事大殿中,供奉着一座三米高的金身神像。
神像身披麻衣,一手持长枪,一手持玉盘,一双神目赤红如血,隐有神光扫射三界。
神像之前设有案桌,案桌上供奉着瓜果糕点。
案桌两侧各设一香炉,其中手指粗的檀香正无声燃烧,一缕缕青烟飘摇升腾,直达殿顶。
案桌再往前,便是数排蒲团,代表赤目教内各部领袖。
第一排代表教主之位的蒲团常年无人盘坐。
在第二排代表大长老之位的蒲团往后,才密密麻麻坐满了人。
此时,众人像往常一样跪坐于赤目神像前。
在大长老带领下双手合十,口诵教中经文。
低沉的诵经声连绵不绝。
在这诵经声中,忽有一股违和的震动声逐渐响起,打乱了大家诵经的节奏。
大长老面露不悦之色,睁开眼睛往震动声源处看去。
这一看之下,却让他神情一呆。
神像左手玉盘在抖动中逐渐亮起一抹红光。
待到抖动停止,盘上一点殷红赫然在目,如同滴在白纸上的一滴鲜血。
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大长老慌忙起身扑到神像前。
仔细观看片刻,大长老仰天大笑。
“天佑我赤目教!”
殿中众人并不知道发生何事。
一直以为神像手中玉盘不过是个摆设,今日来看,竟是一件宝物!
众人连忙问道,“大长老,可是赤目神谕?”
大长老长叹一声,“虽不是神谕,却也和神谕差不多。”
“你等均在教中多年,可记得教中记载,有关血睛之事?”
“神像手中玉盘便是宝物定睛盘,专门显示血睛所在!”
赤目教中典籍众多,有关血睛的记载颇为详细。
血睛炼化于血睛种,血睛种乃是鼎盛时期举全教之力锻造的秘宝。
需植入到教中天才双眼中,辅以秘法祭炼,成功之后便可称为血睛。
拥有血睛者,可得赤目神像中所藏传承,有资格继任教主之位。
可惜三百年前赤目教几乎被大澜太祖剿灭,十八对赤目种全部遗失,赤目教主之位也空到了现在。
“啊?您是说……有人得了血睛种将血睛祭炼成功了?”
大长老点点头,“不错,据玉盘显示,血睛此时便位于渤州东山府城中。”
众人哗然,纷纷激动道,“请大长老下令迎回圣物!”
大长老眉头紧锁,“此事没那么简单。”
“据记载,将血睛种祭炼成功,需要约三千双人眼。”
“如今大澜国能炼制血睛的,断不是一般势力。”
“荀护法!孟护法!”
二人高呼,“属下在!”
大长老道,“教中唯你二人精于打探,且在渤州布有眼线。”
“现命你二人速去东山城打探消息,若有发现见机行事!”
“是!”
荀孟二位护法领命,“不知能否将玉盘交于我二人,也好搜寻血睛踪迹?”
大长老摇摇头,“玉盘同神像乃是一体,离开神像便无法显示血睛位置。”
荀孟二位护法闻言便熄了念头,总不能扛着神像去东山城吧?
真要那样,估计还没出玉州就被朝廷围剿了。
大长老想了想,“你二人放心,若血睛位置变化,教中自会飞鸽传信通知你们。”
“此外,允许你二人将教中圣物白猿灯带走。”
“多谢大长老,有此宝灯,此行便万无一失!”
荀孟二人再无异议,拱手转身离开,收拾东西奔东山城而去。
……
正月二十二日,东山狱中。
正午时分,负责送饭的狱卒按照往常一样,将饭盒从栅栏外递进甲字七十六号牢房。
娄秀抬起头,轻声道,“吃饱了,不用送了。”
狱卒点点头,却没将饭盒收回,继续去隔壁牢房送下一份去了。
娄秀走过去,端起饭盒将里面的眼球囫囵吞下,返回角落草堆处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