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旅程终于抵达终点。
列车缓缓滑入奉天站,粗犷的北方口音霎时潮水般涌入车厢。六人提着行李,挤在过道里,跟随人流慢慢挪向车门。双脚终于踏上站台坚实的水泥地,七月的夜风裹着北方的干燥与尘土气扑面而来,与江南湿热粘稠的记忆截然不同。
站台上人声鼎沸,接站、告别、呼喊……巨大的声浪瞬间将六人冲散。刘娟下意识地回头寻找王建,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正好对上他也在人群中搜寻的视线。隔着穿梭的人流,隔着行李的碰撞和鼎沸的喧嚣,他们遥遥相望。王建扬起手,用力地挥了挥,脸上是阳光般恣意的笑。刘娟也情不自禁地朝他挥手,所有未竟的话语,所有车厢里酝酿过的情愫,都在这无声的挥手间汹涌又悄然沉淀。
人群推搡着向前。刘娟最后望了一眼那列长长的、墨绿色的车厢,它静卧在铁轨上,像一个刚刚讲完漫长故事的沉默巨人。车窗上还留着大家模糊的指痕,凝结着西瓜的清甜、午夜的私语、长江的风以及无数飞驰而过的无名灯火。它盛放过几人二十多个小时密封的青春,此刻,终于卸下重负般,轻轻吐还给了各自熟悉又注定改变的生活。
“走,别发呆啊!”刘娟的背包被摘下,手也被另一双大手包裹,一丝温热顺着指尖传来,麻酥酥的向心底传去。
“我...我自己走。”刘娟踉跄着,慌乱的声音混入巨大的喧嚣,瞬间便被淹没。
当王建右手挎着包,左手拉着刘娟走出站台时,门口等待的四人,脸上都是果然如此的揶揄。刘娟下意识地要收回手,却被王建攥得更用力,并示威般的抬起展示。刘娟羞红了脸,左手轻轻捶打了王建那有力的胳膊。
“小贱贱,终于不装了!”小谢开心的道:“普天同庆啊!”
刘娟的脸更红了。
小倩上前搂住刘娟,“娟姐,咱不和他们一般见识。”
“走吧!”子玉对王建道:“明天想想咋和刘叔交代,人家养了二十年的水灵灵的小白菜,就这样被你这只猪拱了!”
“滚蛋!”王建笑骂着松开手,眼神却依然跟随。
“赶紧出站吧!检票员的眼珠子都红了。”梅梅提醒,众人赶紧鱼贯而出。
奉天北站前,人声依旧鼎沸,郑元带着另一个司机在出站口等待着。
“不是不让你们来了吗!”子玉对郑元埋怨,“你们好好休息,明早咱们趁早走。我们能在车上睡,你们咋办?三个多小时车程呢。”
“没事儿,早上凉快,人也精神,等到了山城再睡也一样。”郑元和另一个司机接过皮箱,带着众人走向停车场,“三哥去蓝城了,然后和子美姐一起回山城。大嫂和三嫂是前天回去的,明天你看完成绩,咱们就直接回仲道。”
“人回的这么齐整?”
“他们说要给你们接风、庆祝!这可是六个大学生啊。”
“啊!还有我们的事儿呢。”梅梅有些讶异。
“这事儿是明军书记和刘大伯提起的,谢书记和王检商量完,最后倡议在御八珍和小鱼儿一起办,省得落人口实。”
“也是,挨个请客确实动静有点大。”子玉颔首。
25日的早上,郑元的车到达山城一中时还不到八点。但大门口的人却是不少,离着比较近的,自觉有希望的同学,都陆陆续续赶了过来。让司机把刘娟送回家,再让郑元去租住的房屋休息,子玉一行人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梅梅,小倩!你们都回来了。”还没等走进教学楼,杨洋欢快的声音就在身后响起,回头便看到像小鹿一样奔跑过来的女孩。
“杨洋,你考得怎么样?辛蓉呢。”小倩和梅梅也迎了上去。
“考的不好!”杨洋的小脸立刻垮了下来,叹口气道:“要不是子玉劝我,我都不敢来看成绩。辛蓉昨晚就来我家,刚才买雪糕给同学们送过去了,我俩最后一次回班级,给大伙儿留个念想。”
“大脑袋呢?”小谢问。
“陪着辛蓉一起呢!”
“子玉,一会你去哪个班看成绩?要不小倩借我们一下啊。”杨洋拉着小倩的胳膊,准备拐去高三二班。
“我也去三年二,正好看看刘班。”子玉倒也无所谓,他去华清的把握比较大,从景涛那里获取的消息也是如此。
“老师都去教务处取成绩单,八点半统一发放。”杨洋回头说了一嘴,又转头和小倩、梅梅叽叽喳喳起来。
“子玉!”刚走上三楼的楼梯,便听到有人喊。
“老苏!”
“好家伙,你这一走就是十多天,想找你玩都抓不着人。”苏斌呲着一口大白牙,笑得很欢快。他的体育成绩好,只要有基础分,他就能去东北师大,所以对这次的难题无感。
“报的啥专业?”子玉问。
“运动心理学。”
“呵!专业不错啊。”其实他也不懂这个专业是干啥的,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样子。
“我也不太明白这个,咱们体育队的老师让报的,说是好分配。”苏斌笑得很憨厚,这时代的学生受眼界视野所限,很多专业的选择都是稀里糊涂。
“李洪和牛华呢?最近没去游戏厅了吧。”
“别挖苦我了!想起那档子事我都哆嗦。”苏斌有些紧张,咽了口唾沫,“刀落下来的时候,我特么都快尿了,现在还动不动的做噩梦呢。”
“嘿嘿...”姬子玉摸摸鼻子,这治疗效果虽好,可后遗症也不小。
“你考得咋样?对过答案吗。”
“没有啊!考完试都没来得及休息,我就去港城找小谢他们了,没有时间对。”
“你那是找媳妇去了!有异性没人性。唉,听说他们都考上大学了,他们的学校好不?是不老先进了!”苏斌羡慕的眼神透过眼镜都能看得出来。
“嗯。一会你自己问吧。”子玉拉着他从后门溜进班级。
教室里的人并不多,又都围着小倩一行问各种问题,闹哄哄的对外界没有丝毫反应。
90年代高校的录取率并不高,一中的普通班级每年都会有一多半考不上的,排名二十多名以后同学对查分数也就没有迫切。再过几年,电话的普及率提高,学生们就更不需要再来学校查分。这么多同学,再一起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就是大家终将逝去的青春。
“哎呦!稀客啊。”门口响起小刘老师讶然地声音,教室里的嘈杂为之一静,“大家先坐好,一会公布完成绩,再让几位港城的大学生讲讲。”
教室里一阵桌椅挪动的声音,大家随便的找到把椅子坐了下来,等着老师念成绩。小刘老师站到讲台上,打开了成绩单,正准备看看都有谁在,便发现坐在后面的姬子玉。
“嘿!姬子玉,你咋不去快班听成绩?咋地,这算是荣归故里啊!”小刘老师丑萌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587分,理科年级第二,只比柳群策少了二分!”
“牛逼啊!子玉。”
“牛逼!”
教室里响起男生粗鲁的赞叹,大家齐齐转头,然后就是热烈的掌声。小倩也看了过来,满眼都是倾慕的水光。
“听说你报的是华清大学,整不好就是老师我教出来的第一个华清学生。”
“谢谢老师!”姬子玉站起身,给老师鞠了一躬。
“孟子说: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三乐也。老师我今天也算和夫子同乐。”小刘老师难得的掉了一次书袋,“好了,咱们借子玉这成绩做开门红,我公布一下大家的成绩,有谁没有记清的,等我读完一遍再问。今年全国统考,考题偏难,大家的成绩也都偏低!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因为据我所知,别的学校考得也不好。鲁臣,535分,数学...”
随着小刘老师的朗读,三年二班的成绩一个个的露出真容。原八人小组里杨洋总分497,班排第六;辛蓉483,班排第八;大脑袋469,班排第十。而跑马三人组里的李洪总分考了446分,班排15名;苏斌总分322分,超过期望值12分,去东北师范已是板上钉钉。上一世走得很近的栾、景两个女生,分数没有太大改变,初中同学张丽伟420分,体委杜勇456分,长腿刘哲435分。原寝室的高骢可能是有刷卷的福利,这次考了431分,应该不会再落榜。至于胖子李万金、大虾刘猛、潇洒哥赵俊龙和鸟叔汪玉强,他都没有什么印象了,也无法判定两世的区别。
“姬子玉,你也不用跑回五班听成绩了。你拿笔记一下,大家也听听,感受一下差距!数学102,语文112,英语98,物理72,化学83,政治70,生物50,总分587,全校理科第二名。”小刘老师顿了顿,“按我们学年组老师掌握的各校信息估计,你这个成绩去华清大学应该没有问题。柳群策报的是燕大,那么你就是咱们一中这一届唯一的华清大学生!同学们,三年同窗,一世友情,大家用掌声祝贺姬子玉同学,愿他未来能鹏程万里,也愿在座的各位能得偿所愿。”
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姬子玉再次起身给同学们深鞠了一躬。
“如果大家对成绩没有异议,咱们就有请四位去港城的同学聊一下!来,几位同学也和大家汇报一下你们考上的大学。”
“港城大学法学!”
“港城中文公共卫生学!”
“港城中文社会学!”
“港城理工土木工程!”
几人相继发声,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