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部事件,如同一次精准而猛烈的仙术打击,不仅重创了试点小组,更让妙算菩萨及其代表的西方势力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
消息传回西方使团下榻的迎宾仙苑时,妙算菩萨正在与几位随行罗汉推演下一步的渗透计划。当负责与雷部联络的罗汉,面带惊惶地汇报了闻仲天尊的雷霆之怒和四条严苛法令后,整个仙苑内一片死寂。
一位性情火爆的罗汉当即怒道:“岂有此理!天庭雷部如此无礼,竟敢驱逐我佛门使者!菩萨,我们是否应立刻向灵山禀报,请佛祖示下,予以严正回应?”
妙算菩萨端坐莲台,手中缓慢捻动的佛珠微微一顿,脸上那常年不变的慈悲微笑第一次收敛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凝重。他缓缓摇头,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稍安勿躁。”
他目光扫过众罗汉,冷静分析道:“雷部乃天庭武力基石之一,闻仲更是天庭重臣,地位尊崇。他如此激烈反应,代表的不仅是他个人态度,很可能也是天庭军方,乃至部分高层对吾等模式的抵触已达到顶点。此时若强行对抗,非但无法挽回局面,反而会激化矛盾,将吾等置于整个天庭武力的对立面,于大局不利。”
他深知,通过直接渗透核心武力部门来推行西方模式的策略,已经遭遇了不可逾越的壁垒,彻底失败了。继续纠缠,只会暴露更多意图,引来更严厉的反弹。
“传令下去,”妙算菩萨迅速做出决断,“所有在雷部及相关部门的交流人员,立刻撤回,不得有误。对外……便说吾等尊重雷部传统,理解其担忧,愿暂时退出,以示诚意。”
这是以退为进。既然强攻不行,便先保存实力,缓和关系,再寻其他突破口。
与此同时,凌霄宝殿内,玉帝也刚刚听完了闻仲天尊那措辞激烈、证据确凿的奏报。他端坐九龙椅,面容隐在垂落的冕旒之后,看不出丝毫情绪。
殿下,闻仲天尊昂首而立,身姿如松,等待着玉帝的裁决。而以氤氲大帝为首的部分文官,则面露忧色,担心此事会影响佛道关系。托塔天王李靖等旧神则嘴角微撇,隐隐有快意之色。
良久,玉帝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闻仲爱卿所奏,朕已知晓。雷部将士英勇,遭此挫折,朕心甚痛。西方之法,于雷部确有不妥,其顾问退出,亦是应当。”
他先是肯定了闻仲和雷部的做法,稳住了军方。
随即,他目光转向妙算菩萨(其已接到传讯,主动前来解释),语气依旧平和:“妙算菩萨,交流之事,本为取长补短。然法门各异,需因地制宜。雷部之事,还望菩萨理解。”
妙算菩萨立刻躬身,姿态放得极低:“陛下圣明。是贫僧考虑不周,急于求成,未察雷部实际情况,酿成此祸,深感惭愧。吾等即刻退出,绝不再涉足雷部事务,望陛下恕罪。”
玉帝微微颔首,不再深究此事,转而安抚各方,强调天庭内部团结云云。
朝会散去,表面波澜不惊。
然而,在玉帝心中,此次事件绝非简单的冲突与平息。他清晰地看到了西方模式在“精细化管控”和“长期激励设计”上的独特思路,也看到了其与仙界本土力量(尤其是强调血勇和直觉的武力部门)的激烈文化冲突。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闻仲借此事件,再次彰显了雷部乃至军方在天庭的独立性和强大话语权。
“西方的‘术’,或可斟酌……但绝不可让其动摇根本。”玉帝在心中默念,“闻仲……也需要适当敲打,以免尾大不掉。”
他就像一位最高明的收藏家兼棋手,雷部的失败,是弃子;西方的退却,是获利;而他能从中清晰地看到各方力量的边界与优劣,并悄然将那些有价值的“思路”纳入自己正在构思的、融合东西方之长、又完全由自己掌控的“新框架”宝库之中。所有的冲突与损失,于他而言,都是打磨这柄未来权杖的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