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力大仙的惨死,像一记烙印,深深地烫在了云芷的心上。而系统升级后带来的、无处不在的“精准”监控,则让她最后一丝幻想也破灭了。她意识到,仅仅停留在内心的担忧和那份石沉大海的建言上,是远远不够的。沉默,只会让更多的鹿力大仙和文渊出现。
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混合着对体系不公的愤怒,在她心中滋生。她决定不再做一个被动的承受者,她要成为记录者,用确凿的证据,将这“福报”系统的残酷真相,呈现在可能愿意倾听的人面前。
然而,在“天网”系统的严密监控下,收集证据无异于火中取栗。她不能使用任何与系统联网的玉符记录,那会立刻留下痕迹。她想到了最古老、也最安全的方式——神识铭文。
她有一块自幼携带的“蕴神玉”,质地温润,能承载神识印记,且不与任何天庭网络相连。她开始利用任务间隙、甚至冒险在极其短暂的“合规”休息时间内,分出一缕细微的神识,小心翼翼地在蕴神玉中刻画。
她记录的内容细致而客观:
· 时间: 天历乙亥年三月初七,未时三刻。
· 地点: 雷部丙字引雷台。
· 对象: 虬髯雷将熊威。
· 观察: 执行连续第七次“高强度区域净化”任务后,其引动之雷灵呈现明显躁动迹象,雷光边缘有失控散射现象,本人额头隐现汗珠,气息略浮。与三月前状态对比,雷灵控制精度下降约一成半,疑似“灵气过载”前兆。
· 关联系统数据(凭记忆): 熊威将军本月“劈雷效率榜”排名上升五位,接取“星辰大海”高风险任务一次。
她不仅记录雷部,还通过仅存的一点私人交情,悄悄了解其他部门的情况。
· 从一位相熟的风雨司龙女那里,她得知东海一位负责沿岸布雨的巡河小龙,因连续执行“集中降雨”考核任务,导致自身水灵之力调控失衡,引发了小范围的水元反噬,龙鳞都脱落了几片,如今正在龙宫休养,却对外宣称是“修行有所感悟,闭关精进”。
· 从百草园一位前来雷部送“清心避障丹”的仙草师口中,她听闻园内多位丹师因“福报”催生的急躁心态,在炼制一些需要文火慢炖的丹药时火候掌握失当,成丹率虽因追求速度在数据上变化不大,但丹药品质的“平和之韵”普遍下降,药性偏于躁烈,长远看恐有隐患。
在这个过程中,云芷并非孤身一人。她敏锐地察觉到,在一些角落,同样存在着对现状感到忧虑和不满的仙官。
司禄府一位负责整理陈旧档案、名叫墨渊的老文仙,在一次交接文书时,看似无意地对云芷感叹:“如今的报告,字是越来越花哨,数据是越来越好看,可这底下的东西,却是越来越虚喽……” 随后,他趁着无人注意,将一份本该被系统自动过滤掉的、关于某仙官因长期伏案导致“仙体僵化症”的零星报告副本,悄悄塞进了给雷部的常规文书卷宗里。
还有一次,在协同百草园处理一批被异常雷灵之气污染的灵草时,一位年轻的仙草师看着那些失去原有灵韵、变得焦躁不安的草叶,忍不住对云芷低声道:“师姐,你说……我们这样拼命‘加速’,催生出来的,到底是灵药,还是……毒草?” 他眼中没有抱怨,只有深深的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一种基于共同忧虑的、无声的、脆弱的联盟,在几个试点部门的底层仙官中悄然形成。他们没有组织名称,没有固定集会,甚至彼此之间大多不知对方全貌。只是通过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一句隐晦的提点,一次“意外”的信息传递,在冰冷严酷的系统压力下,互相给予着微弱的温暖和支撑,小心翼翼地守护着那点尚未泯灭的良知与对“正常”仙界的渴望。
云芷将用神识铭刻的证据小心收藏在蕴神玉最深处。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手中的筹码还太少,不足以撼动那棵深深扎根于权力与数据的大树。她在等待,等待一个契机,或者等待……下一个足以让所有粉饰太平的谎言都无法掩盖的悲剧发生。她的眼神,从曾经的迷茫与无力,逐渐变得沉静而坚定。她不再只是体系的被动承受者,她开始成为一位冷静的观察者、忠实的记录者,以及……潜在的,吹响警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