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御马监在新的生态化运营模式下,又平稳地运行了数月。云场草木枯荣,天马昼夜栖息的节奏依旧,但在这份看似不变的日常之下,一些深刻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仙吏们开始习惯在遇到拿不准的情况时,去查查系统的监测数据作为参考;效能优化司的仙吏则更加谦卑,他们的建议更多是基于数据,我们发现…可能值得关注,而非按照规定,你们必须…。
到了向凌霄宝殿提交阶段性试点总结报告的关键时刻。陈卷面对着空白的玉简,沉思了许久。他知道,这份报告不能像雷部那样,充满硬核的技术术语、复杂的流程优化图和大幅提升的效率百分比。御马监的成果,是另一种维度的,更加柔软,却也更加本质。
他最终决定,摒弃传统的八股行文,撰写一份与众不同的评估报告。
报告的开篇,他没有急于表功,而是用了一定的篇幅,诚恳而生动地描述了御马监的独特文化底蕴和面临的真实挑战。他写道:…御马监非雷部之肃杀,其精髓在于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于此地推行变革,最大阻力非技术之难,乃理念之隔阂。初期,臣以凡间商战之法则,试图以量化管理匡正其,结果犹如以绳墨衡量流水,徒劳无功,反生龃龉… 他坦然承认了自己初期的挫败和事件的教训,将其视为理解御马监、调整策略的必经之路。
接着,他重点阐述了从管控者赋能者的角色转变,以及生态健康度这一核心概念的提出与实践。他详细说明了如何与御马监同仁坐下来,抛开成见,共同商定那一套融合了数据监测与经验判断的新型指标体系。…此过程,非单方面之推行,实为共同之探索。数据非为考核之鞭策,而为洞察之延伸;经验非为守旧之壁垒,而为判断之基石。
在成果展示部分,他精心挑选了东北区地脉堵塞预警西南湿地云瘴清除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用讲故事的方式,细腻描绘了数据如何提示异常,经验如何定位问题,双方如何协作解决的全过程。他强调:…此二事,若依往例,或待数年后隐患爆发,处置成本倍增,生态已损。今借新法之便,防患于未然,所维系者,非仅一地之景,更是御马监内在平衡之根本。
他提供的核心数据也经过深思熟虑:
天马种群整体活力指数:保持稳定,由稳步提升至。
云场环境关键参数波动方差:缩小15%,系统稳定性显着增强。
成功预警并协同处理潜在生态风险:7起。
重大安全责任事故:0起。
仙吏对新体系认同度调研(陈卷引入了简单的问卷调查):从试点初期的不足20%,提升至目前的68%(基本接纳)和15%(主动应用)。
报告最后,陈卷总结道:御马监试点之成效,不在于处理公文之速度,不在于完成任务之多寡,而在于找到了一条现代管理智慧与仙界古老传统共存共荣之路径。它维系并优化了一个充满内在生机与弹性的生态系统,提升了应对潜在风险的预见性与能力。此间收获,或难纳入传统考核之框架,然其对于天庭各部司长远之稳定、和谐与发展,无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值得深思的范式。
这份报告递交至天庭中枢,果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一些保守派仙官嗤之以鼻,认为陈卷巧言令色,用、等虚无缥缈的概念掩盖其在提升上的无所作为。但更多有远见的仙官,如太白金星,则从中看到了更深的意义,认为这是在探索一种更适合仙界多元文化背景的治理升级路径。
而最终,为这份报告赋予决定性分量的,是躺平仙尊。在报告附议栏中,这位向来对天庭公文能躲就躲的仙尊,竟破天荒地留下了自己的仙识烙印,并附上一句言简意赅,却足以让所有质疑者闭嘴的评语:
此法,不坏。未伤根骨,反添慧眼。可续。
寥寥数语,胜过千言万语的辩驳。这位逍遥派代表、御马监灵魂人物的认可,意味着陈卷的新方法,真正获得了这片土地守护者的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