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残片破译 惊现端倪(山东锚地 核心工坊)
墨离和技术骨干们对那几块拼死带回的银白色残片进行了近乎破坏性的分析。在尝试了多种方法后,他们终于在其中一块较大碎片的断裂层内部,发现了一串极其微小、几乎与材质融为一体的凸起符号!这并非已知的任何文字,更像是一种极其精密的识别编码。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墨离尝试用高倍放大镜临摹下这些符号,并与缴获的日军密电码本、以及一些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欧美工业标准代码进行比对时,虽然未能完全破译,但其编码结构与风格,与某个在亚洲积极扩张、工业实力雄厚且素来对华抱有极大野心的北方邻国—苏俄,其某些尖端军工,产品的内部标识,存在着某种令人不安的信息。
“大当家!”墨离拿着临摹的图纸,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这些符号.虽然看不懂,但它的,很像老毛子东西!尤其是他们那些藏在西伯利亚冰原下的秘密研究所搞出来的玩意儿!”
权世勋(长子)一把抓过图纸,他不懂编码,但相信墨离的判断。“老毛子?妈的!他们不在北边跟 d 国人死磕,跑老子这黄海来装神弄鬼?!”这个发现,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之前笼罩在“海魈”身上的重重迷雾。如果“海魈”是苏国的力量,那么很多诡异之处似乎有了更合理的解释—他们拥有不为人知的尖端科技,行事风格诡秘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第二幕:狐信印证 惊天谎言(祁县白府密室)
几乎在同一时间,影佐川(银狐)的密信再次来到权世勋(幼子)手中。
信中,影佐川首先承认,他之前关于“天外来客”、“维度入侵”、“星球改造”的推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国阴谋所出的有目的性的传播,根据零碎信息和古老传说进行的夸大和误导!他声称,这是为了引起权世勋(幼子)的最高级别警惕,并测试其应对极端信息的能力。
随后,他抛出了经过“核实”的、他声称的“真相”:“海魈”,并非什么外星势力,而是一个由苏国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主导、联合了部分被收买或胁迫的西方科学家及国际投机者组成的极端秘密项目,代号“净海”(或类似含义的俄语代号)。其核心目的,是在远东地区,特别是中国沿海,制造超自然恐慌和无法解释的异常事件。
其背后的深层阴谋,令人发指:
1. 舆论铺垫与恐慌制造:利用无法解释的“深海巨怪”、“幽灵船队”、“诡异天象”等事件,通过操控舆论(包括收买或设立报社、散布流言),在华夏民众乃至部分精英阶层中制造巨大的心理恐慌和混乱,削弱抵抗意志,为后续更残酷的行动创造社会条件。
2. 技术测试与威慑:将在实验室中研发的、尚未完全成熟或成本高昂的尖端武器(如高能粒子束、次声波武器、先进电磁脉冲、心理干扰装置等)投入实战环境测试,同时对华夏沿海防御力量进行非对称打击和武力威慑,评估中方反应和能力。
3. 掩盖真实意图——种族净化: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恐怖的部分!影佐川声称,苏国高层某些极端派系,深受某种扭曲的“地缘安全”和“人种优劣论”影响,视数量庞大、文化迥异的华夏人口为其未来向太平洋扩张的“最大障碍”。“海魈”行动制造的超自然恐慌和混乱,正是为了掩盖他们接下来计划实施的、针对华夏沿海人口密集区域的大规模、定向生物武器攻击!他们试图利用恐慌驱散人口,并在混乱中投放经过基因编辑、对特定族群(主要针对东亚人种)具有高致死率或绝育效果的病毒\/细菌,以达到区域性“人口削减”乃至“种族净化”的罪恶目的!
那些黑色建筑,并非什么“界碑”,而是伪装成自然构造的生物武器培养、储存和投放平台!
“他们需要的不是占领土地,而是?清理土地。”影佐川在信中写道,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冰冷的寒意,“所谓的深海异常’,不过是掩盖即将到来的、比任何战争都更残酷的‘无声屠杀的烟幕弹。与之前的雪融病毒如出一辙,但更加危险,权先生,时间紧迫,他们的生物武器库,可能已经准备就绪。”
第三幕:颠覆认知 重定方略(祁县白府核心密议)
影佐川这封信带来的冲击,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巨大和真实。权世勋(幼子)拿着信纸,久久不语。从虚无缥缈的外星威胁,到具体而恶毒的国家级生物灭绝阴谋,这个转变让他脊背发凉,却也让他一直紧绷的神经,找到了一种可以着力应对的“实感”。
他立刻召集白鸿儒、祝剑生、李守拙进行最高级别的密议。
“若此信为真,”权世勋(幼子)声音低沉,目光如炬,“那我等之前的所有判断都需推翻。不再是不可理解的‘天灾,而是怀着灭绝人性目的的‘人祸!是苏国某些疯子的惊天阴谋!”
他迅速调整策略:
? 情报核实:不惜一切代价,动用所有渠道,验证影佐川关于“净海”计划及生物武器部分的情报。重点排查近期沿海地区异常的疾病报告、可疑的物资运输(尤其是生化相关),以及苏国方面人员在华的可疑动向。
?技术应对转向:李守拙与陈念玄的研究重点,立刻从对抗“异度能量场”,转向检测、预警和防御可能出现的生物武器攻击。利用金石对能量和物质的高度敏感性,尝试开发能够快速检测空气、水源中异常微生物或毒素的“验毒罗盘”,以及可能具备初步过滤、净化效果的“辟瘴阵盘”。
? 海上策略调整:权世勋(长子)的海上力量,目标从“探查未知”转变为“阻止投放”。首要任务是监控、骚扰、乃至在必要时,不惜代价摧毁那些被认为是生物武器平台的黑色建筑,以及任何疑似运输这类武器的船只。
?舆论反制:通知映雪,在北平利用一切资源,开始有策略地释放关于“某国可能在沿海进行危险生物实验”的警示性信息(不直接点名,但引导有识之士思考),打破对方制造超自然恐慌的企图,将公众的恐惧引导向更具体、可防范的方向。
?寻求联合:此等关乎种族存续的阴谋,已非白家一族可抗。需极其谨慎地,通过最可靠的渠道(如傅三爷联系重庆方面某些尚有良知的官员,或八路军中具有远见的高层),透露部分信息,寻求建立最隐秘的、应对此次生化危机的联合阵线。
“此役,已非商战,非世家权谋,而是…生存之战。”权世勋(幼子)环视众人,语气沉重而决绝,“白家百年基业,不能毁于这无声的毒手。华夏血脉,更不能任人如此屠戮!”
第四幕:金石转向 验毒辟瘴(祁县白府实验室)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李守拙翻遍古籍,寻找一切关于“疫瘴”、“盅毒”的记载与应对之法。陈念玄的灵觉则被引导向感知微生物层面的“污秽”与“生机”。
“念玄,你感受一下,”李守拙将一滴取自病死牲畜的血液(模拟可能的生物战剂)滴在一块特制的、对生命能量敏感的“生机玉”上,“这滴血里的‘气,和正常的血,有什么不同?”
陈念玄闭目凝神,小手虚按在上方,小脸渐渐皱起:“太舅公?这里的‘小虫子...好多,而且很凶,它们在吃...吃好的。”
他能模糊感知到病原体与健康细胞的能量差异。
基于此,他们开始尝试将“生机玉”、“辟邪木”(某种被认为可驱避毒虫的稀有木材化石)、以及具有强吸附性的“活性炭石”等材料组合,制作微型阵列。初步试验表明,这种阵列对某些已知的毒素和细菌培养物,确实能产生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或能量排斥反应!虽然距离检测未知的、经过武器化的病原体还很遥远,但这无疑是迈向“生物预警”的第一步。
同时,李守拙也开始设计更大规模的、利用特定矿石(如具有微孔结构和离子交换能力的沸石、具有催化分解作用的某些金属氧化物矿石)组合的“空气\/水源净化”阵盘原型,希望能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污染提供一线生机。
第五幕:新的征程 为存而战(两地同步)
新的认知,带来了新的恐惧,也带来了更明确的战斗目标。
在祁县,权世勋(幼子)一边督促着生物防御技术的研发,一边开始秘密调集资源,储备药品、粮食,规划一旦疫情爆发,如何利用现有据点建立隔离区和自救体系。祝剑生则加强了与各地“烽火连城”旧部的联系,开始构建一个应对非常时期的信息传递和物资支援网络。
在北平,白映雪接到丈夫的加密长信后,震惊之余,立刻与傅三爷调整策略。他们开始利用掌控的报纸和舆论渠道,以科普、警示的形式,巧妙的提醒公众注意公共卫生,防范“来自境外的未知疾病风险”,同时加紧与李家的捆绑,确保在危机来临时,能在北方保留一块相对稳定的根据地。
在海上,权世勋(长子)彻底明白了自己对手的真面目和那恶毒的目的。他不再将“海魈”视为神秘的怪物,而是必须摧毁的、装载着死亡的工具。“妈的,想放毒害老子同胞?先从老子的尸体上跨过去!”他下令船队保持高压态势,像猎犬一样死死盯住那片中心海域,随时准备扑上去,撕碎任何试图向外运送“死亡”的船只或装置。
“海魈”的面纱被揭开,露出的是一张极端国家主义与种族主义交织的、充满冷酷算计的狰狞面孔。白家,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了一场旨在灭绝他们种族根基的、无声而残酷的战争。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不是为了权力与财富,而是为了——生存。
(第251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