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一位大叔就端起饭菜走了过来,祝彩芸也乐滋滋跑过去帮忙了
众人纷纷摆放好碗筷,王支书优先给殷华夹了几块鸡丁,大家这才开始动起筷子
“殷华同志啊,来尝尝我老公的手艺哈,只要吃过的都说好,就彩芸这小丫头,每次来可都嚷嚷着要吃呢”
对面祝彩芸这会儿都已经开始干饭了,闻言,可能是怕殷华不信,都来不及咽下食物,只能点着头,呜呜了两声表示肯定
殷华见状,也动起了筷子,只是尝了两口,就再也停不下来了,这酸菜鱼酸辣开胃,宫保鸡丁软嫩鲜香,不愧是吃货推荐,味道确实有保证
虽然碍于开车,几人并未饮酒,不过总体来说,这顿饭吃的殷华也是甚为舒心
原本两碗饭就吃饱了的他,遇到喜欢和他抢菜吃的祝彩芸,硬是干下去三碗,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秀色可餐?
“支书,谢谢您的款待哈,不得不说您爱人这手艺真是绝了,也庆幸你没带我去镇上,不然可就错过这难得的美食了”
“哪里哪里,你喜欢就行,不值一提”
祝彩芸陪着收拾完碗筷,恰好听到几人对话,作为一个吃货,又怎么能眼看喜欢的美食被诟病呢,就算是师傅也不行!!!
“哪有,明明就是超好吃的,而且华哥,我跟你说哦,师公已经把秘诀都传授给我了,你以后要是想吃,也可以来找我哦”
“哈哈,那可一言为定了,以后我要是来找你,你可不许赶人”
几人嬉笑着离开了家,村长再次开车带人直奔学校
蜿蜒的公路如同巨蟒,穿行在这群山之间,两边的景色让人不由心旷神怡
就在车子转过一个弯道,祝彩芸好似看到了什么,神情多了几分伤感,指着前方一处土坡,给殷华介绍道
“华哥,那里就是校长爷爷安息的地方”
“校长爷爷?”
哦哦,就是收养袁怡婷的那位老校长吧
殷华想了想,还是决定要去看一看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也是和自己爷爷一样纯粹的老人
“村长,麻烦您在前面停一下呗,我想去看看这位长辈”
“行,段隆兴啊,确实是个大好人,一生教书育人,不知道帮助了多少人,去世那天,来了好几百号人啊,唉,现在啊,人走茶凉,物是人非咯”
一行人来到墓碑前,周围还摆放了好些鲜花,也不知道是谁来祭拜过
殷华和祝彩芸齐齐行了一礼,两位村干部也躬身致以敬意
“如果您和我爷爷认识,或许能成为很要好的朋友呢…”
殷华在心里发出一声感叹
不由想到了自己的童年,被爷爷捡到,又被送到福利院,直到爷爷老房子拆迁,这才又被收养
袁怡婷呢,父母遭遇意外,爷爷奶奶离世,最后也是被这位段老先生抚养
爷爷是悬壶济世,段老先生是教书育人
个中命运,倒也有些相似,让他莫名生出一丝亲切感
“若袁怡婷没什么大的问题,我会为她寻个值得托付的人,您老人家就安心好了”
殷华默默地许下一个承诺,这才一吐胸中郁气,开始打量周边环境
嗯,确实是一处不错的地方,地势高昂,视野开阔,环境优美,周边还有水流经过,风水宝地应该就是如此吧
而顺着墓碑的方向眺望,也如祝彩芸讲述那般,看到一所有些破败的学校,墙体已经有些不堪,有几段围墙甚至都出现了垮塌
学生现在都是停课状态,整个学校只有几道老师的身影,甚是冷清
村长也注意到殷华的目光,主动为其讲解起来
“这学校建成应该有三十多年了,期间送出去差不多有上万孩子,唉,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谁会想放弃啊,之前上头也来人看过,说是没有修复的必要了,准备拆了,孩子们的学籍全都移到县里去,到时候都去寄宿读书”
说到这,这个正值壮年的男人竟然显得有些颓废,两条长长的眉毛都快拧到了一起,吭哧苦笑一声,这才继续说道
“这安排倒也合情合理,但我们都舍不得啊,先不说孩子们回家得转好几趟车,不安全,就光是伙食费住宿费车马费等等,对这些乡亲们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而且我们这些村干部里,有好多人是这学校毕业的,都是有感情了”
支书见两人聊到了学校,也忍不住插嘴道
“我们也想把学校留下,为此,还曾多次向上面提出过建议,只是…上头说不迁移也行,但需要村里负责重建学校的开支…”
她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看向一旁长吁短叹的村长,有些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村长也是看懂了她的意思,不过他可不在乎脸面什么的,只要对村里有好处,就是让他穿个裤衩围着村子跑三圈他都愿意
更何况殷华还是来解决问题的,那肯定就得实话实说啊,当即就把村里的财政困境告诉了殷华
“唉,说实话,这要是放在平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现在各地都在重建,我们也只能以民生为主,对于学校,我们确实是无力承担了,不怕你笑话,别说重建学校了,就是重建个食堂,都得勒紧裤腰带了...要不是听彩芸说拉来了捐款,这学校怕是真的就会被撤掉了”
看着那洪水退去的残留痕迹,又看了看哀叹连连的两人,殷华最后一丝担忧也化了开来,这才开口安慰道
“村长,你就放宽心哈,事情都会过去的,再说我过来不就是处理这个事的么,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祝彩芸见师傅和村长的样子,早就有些忍不住了,一见殷华开口,连忙开始帮腔
“对啊,华哥可是大好人,都帮了好多好多人呢,有他在,咱们学校一定会没事的”
看着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同龄人,又想到对方的出身和事迹,她心中莫名生出一丝钦佩,和信赖
…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就再度驱车赶往了学校
此时校内老师们听说有人愿意重新修建学校,已经自发到齐,除了唯一的体育老师在收拾残局,其他人已经在紧急备课了,准备把耽搁的课程尽早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