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太监那边用劣质江瑶柱卡脖子的行为,虽然被林凡硬顶了回去,但后续一连串诸如蔬菜延迟、调料破包、木炭掺碎末的“苍蝇战术”,确实让尚膳监的日常运转出现了不少麻烦。各厨房管事抱怨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连副总管陈公公都私下找林凡问过一次,语气里带着点“年轻人是不是太较真”的意味。
压力像无形的蛛网,从四面八方缠绕过来。林凡知道,必须尽快打破采购环节的封锁,否则他之前仓库优化的成果将付诸东流,他这个新晋管事太监的威信也会大打折扣。
就在他苦思破局之策时,小柱子带来的关于“董太监亲信欠赌债”的消息,以及细仔从旧账中发现的几处疑点,像几颗散落的珠子,在他脑海里滚动。他需要一根线,把这些珠子串起来。
这天,林凡故意在几个管事太监都在场的时候,唉声叹气地对陈公公说:“公公,如今各处催得紧,咱们库里一些紧俏物料,比如上好的金华火腿、干贝之类,存货眼见着不多了。按往年惯例,是不是该提请采购一批补库了?只是这采购标准和质量把控,实在让人头疼……”
他一边说,一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董太监。果然,董太监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虽然脸上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但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陈公公捻着胡须:“嗯,是该采买了。董太监,此事一向是你负责,你多费心,务必把好质量关,莫要再出上次江瑶柱那般岔子。”
董太监放下茶杯,恭敬应道:“陈公公放心,咱家一定尽心竭力。只是……如今外面行情多变,好的货源紧俏,价格嘛,可能要比往年上浮一些。”
“价格不是问题,关键是东西要好。”陈公公摆了摆手,算是定了调子。
林凡心中冷笑,鱼儿看见饵了。他故意提出采购需求,并且点明了“火腿”、“干贝”这类价值高、易操作的中高档食材,就是给董太监一个“弥补损失”或者“再捞一笔”的机会。他赌的就是对方贪心不改,会利用这次采购做文章。
会后,林凡立刻进行了布置。他找来小柱子,低声吩咐:“去,想办法让董太监那边的人‘偶然’知道,我对这次采购很不放心,打算等货到的时候,亲自带着人,严格按照新定的标准,一项一项仔细查验,绝不让次品蒙混过关。”
这是明谋,故意打草惊蛇。他要让董太监知道,这次想糊弄过去没那么容易,要么就别动手,要么就得做得更隐蔽。
同时,他暗中嘱咐细仔,调出去年同期采购火腿和干贝的原始单据,仔细研究其中的门道,比如供应商是谁,价格区间,验收标准等。他又让石墩儿留意,最近董太监手下那些人,特别是那个欠了赌债的亲信,有没有异常举动。
果然,消息放出去后,董太监那边安静了两天。但就在采购申请正式递交后的第三天,小柱子兴奋地跑来汇报:“林管事,有动静了!董太监那个欠赌债的亲信,今天下午偷偷摸摸出去了,去了城南的一家叫‘四海货栈’的铺子!我打听过了,那家货栈背景不干净,经常以次充好,但跟内府库一些采办关系很好!”
“四海货栈……”林凡记下了这个名字。他让细仔去查,发现去年那几笔有问题的采购,供应商虽然名字不同,但追查下去,或多或少都能跟这个“四海货栈”扯上关系。
看来,这就是董太监们常用的白手套之一了。
又过了一天,石墩儿也报告了一个细节:“林管事,今天我看到董太监手下两个人,搬了几个空的大酱坛子到后院角落,神神秘秘的。咱们现在又不用那么多空坛子。”
空酱坛子?林凡心念电转,立刻明白了对方的伎俩!他们肯定是打算在验收时玩“掉包计”!先用符合标准的真货通过他严格的现场查验,等货物入库后,再利用晚上或者监管松懈的时候,用那些空坛子把真货换走,再填入次品!这样,入库记录是好的,实际库存是差的,等使用时发现问题,早已过了验收期,死无对证!
好一招偷梁换柱!
林凡不惊反喜。对方果然上钩了,而且手段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计就计,来一次人赃并获的“钓鱼执法”!
他立刻秘密请示了陈公公,将他的发现和计划全合盘托出。陈公公听到可能涉及贪墨,而且证据确凿,脸色也严肃起来。这事若办成了,是他管理有方,肃清内弊;若办砸了,他也要担责任。权衡利弊,他最终选择了支持林凡,并答应调动几个绝对亲信的壮硕太监听候调遣。
计划周密部署。到了货物送达验收那天,林凡果然带着小诚子、容嬷嬷等人,摆开架势,一丝不苟地检查。送来的火腿、干贝成色都相当不错,显然是对方为了通过查验而准备的“真货”。董太监也亲自到场“监督”,脸上挂着假笑,时不时说两句“林管事查验得真是仔细”之类的风凉话。
林凡不动声色,按照流程一一验收,签字画押,然后指挥人将这批“好货”抬入指定的仓库区域,并当着众人的面,贴上了崭新的封条。
“辛苦董公公了,这批货品质上乘,没问题。”林凡笑着对董太监说。
董太监眼底闪过一丝得意,假意谦逊了几句,便带着人走了。
他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却不知自己已经一步步走进了林凡设下的圈套。
当天夜里,月黑风高。尚膳监后院万籁俱寂。两条黑影鬼鬼祟祟地摸到了仓库后墙,正是董太监那个欠赌债的亲信和另一个同伙。他们熟练地撬开一扇不起眼的通风窗,钻了进去,直奔白天存放火腿干贝的区域。
就在他们撕开封条,打开箱子,准备将里面优质的火腿干贝搬出来,换上他们带来的次品时——
“哐当!”一声巨响,仓库大门被人从外面猛地撞开!火把瞬间将仓库照得亮如白昼!
林凡带着陈公公,以及几名手持棍棒的健壮太监,如同神兵天降,堵在了门口!
“好胆!竟敢深夜入仓,偷换贡品!”林凡一声厉喝,声震屋瓦。
那两个太监吓得魂飞魄散,手里的次品火腿“啪嗒”掉在地上。那个欠赌债的亲信更是面如土色,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
人赃并获!铁证如山!
陈公公脸色铁青,看着地上散落的、品质天差地别的两种火腿,气得浑身发抖:“好!好个董太监!好个尽心竭力!给咱家拿下!严加看管!”
这场精心策划的“钓鱼执法”,取得了圆满成功。人赃并获之下,那个亲信很快就扛不住,为了自保,竹筒倒豆子般将董太监如何指使他们以次充好、如何做假账、如何利用“四海货栈”等白手套套取宫中银两的勾当,统统招认了。
证据确凿,董太监当天夜里就被司礼监来人带走查办,他经营多年的采购小集团也随之土崩瓦解。
林凡凭借此举,一举肃清了尚膳监内部最大的蛀虫,树立了绝对的权威。陈公公对他更是刮目相看,几乎将后勤管理大权全部下放。
然而,在清点董太监廨舍搜出的赃物和文书时,林凡却发现了一件让他心头再次蒙上阴影的东西——在一本隐秘的账册残页上,除了记录与“四海货栈”等商户的银钱往来外,还有一个不起眼的符号,旁边标注了一个小小的“衣”字,以及一个日期。那个日期,恰好就在中秋宫宴前后。
“衣”?尚衣监?
林凡拿着那张残页,刚刚放松的心情,又紧绷了起来。董太监的倒台,似乎并没有让所有谜团消散,反而像是揭开了一个更大的盖子。尚衣监的影子,又一次若隐若现地浮现出来。
他们在这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那个消失在冷宫方向的“扫地”太监,与董太监的贪墨案,又有没有关联?
刚刚取得一场大胜的林凡,感觉自己仿佛刚从一个小漩涡里挣扎出来,却又被卷向了一个更深、更黑暗的洋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