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夜色如墨,泼洒在京城的街巷之间,唯有镇北侯府的灯笼依旧亮着暖黄的光,却在浓重的夜色中显得愈发幽深。沈辞坐在正厅的案前,指尖漫不经心地划过那份写满涉案官员名字的名单,烛火跳跃间,映得他眼底的寒芒忽明忽暗——丞相自尽的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虽暂时平息了朝堂表面的波澜,却在暗处激起了更深的漩涡,那些潜藏的余党,怕是已在暗中密谋反扑。

“侯爷,刚查到,靖安王的使者今日午后去了礼部侍郎周显的府邸,逗留了近一个时辰才离开。”阿乞躬身站在案前,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几分凝重,“周显虽未出现在供词名单上,但他早年曾是丞相门生,与太子府也素有往来,只是行事极为低调,此前一直未曾引起注意。”

沈辞抬眸,眼底闪过一丝了然的冷光:“周显……倒是藏得够深。”他指尖在名单边缘轻轻敲击,“丞相已死,太子被禁,他此刻与藩王使者私会,无非是想另寻靠山,或是想借靖安王的势力,为自己谋求一线生机。”

“要不要属下现在就去将周显拿下?”阿乞请示道,语气中带着跃跃欲试的锋芒。

“不必。”沈辞缓缓摇头,唇角勾起一抹腹黑的弧度,“他现在只是与使者接触,并无实质异动,贸然动手,反而会打草惊蛇,让那些藏得更深的人提前警觉。”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今夜,随我去一趟秘阁。”

阿乞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秘阁?侯爷是说……皇家藏书阁?”

“正是。”沈辞颔首,“丞相在朝中经营多年,定然留有后手,他与藩王、太后之间的牵扯,未必都会记录在账本与供词之中。秘阁中藏有历代官员的密档,或许能找到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周显与靖安王早年的往来记录,或是太后暗中扶持丞相的证据。”

夜色渐深,京城彻底陷入沉寂,唯有巡夜的打更人偶尔传来几声梆子声,在空旷的街巷中回荡。沈辞与阿乞换上夜行衣,避开侯府的守卫,如同两道鬼魅的影子,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之中。两人身形矫健,动作利落,不多时便抵达了皇宫外的城墙下。

阿乞取出早已备好的攀爬工具,正要动手,却被沈辞抬手制止。沈辞指了指城墙东南角的一处阴影,那里的守卫比别处稀疏,且有一棵老槐树斜斜伸出,枝桠几乎触碰到城墙顶端。“从那里上去,动静最小。”

两人借着老槐树的掩护,轻手轻脚地攀上城墙,城墙上的守卫正打着哈欠,昏昏欲睡,竟未察觉有人悄然潜入。沈辞与阿乞伏在城墙内侧的阴影中,观察着皇宫内的布局——秘阁位于皇宫西侧,靠近御花园,周围虽有侍卫巡逻,但相较于太和殿、养心殿等地,防卫算是薄弱。

两人借着宫殿的阴影,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穿梭,避开巡逻的侍卫,不多时便抵达了秘阁之外。秘阁是一座三层阁楼,通体由青砖木梁搭建,檐角挂着铜铃,夜风一吹,发出细碎的声响,反而更添了几分静谧。阁楼的大门紧闭,门上挂着一把厚重的铜锁,锁身刻着复杂的花纹,显然是特制的。

阿乞正要上前撬锁,沈辞再次抬手阻止,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巧的金钥匙,低声道:“这是当年父亲留下的,说是能打开秘阁的偏门暗锁。”他走到秘阁西侧的一处不起眼的角落,拨开丛生的杂草,果然露出一扇半人高的小暗门,沈辞将金钥匙插入锁孔,轻轻一转,只听“咔哒”一声,暗锁应声而开。

两人弯腰钻进暗门,里面是一条狭窄的通道,弥漫着淡淡的霉味与书卷气。通道尽头是一道木质楼梯,蜿蜒向上,通向秘阁的一楼。沈辞与阿乞轻手轻脚地走上楼梯,一楼摆放着密密麻麻的书架,上面堆满了各类典籍,大多是些公开的史书与文献,并无特别之处。

“侯爷,密档应该在三楼吧?”阿乞压低声音问道。

沈辞颔首:“皇家秘档历来藏在最高层,且有专人看管,我们小心行事。”

两人沿着楼梯向上,二楼的书架比一楼更少,摆放的多是些官员的政绩考核记录,沈辞随手翻阅了几本,并未发现有用的信息。抵达三楼时,只见门口守着两名侍卫,正靠在门框上打盹,显然是夜间值守,有些懈怠。

沈辞对阿乞使了个眼色,阿乞会意,身形如箭般窜出,手中的短刀轻轻一劈,两名侍卫甚至没来得及发出声音,便倒在了地上,被阿乞迅速拖到角落藏好。两人推门进入三楼,只见这里的书架排列得更为整齐,书架上的卷宗都贴着黄色的封条,上面写着年份与官员的姓名,显然便是皇家密档。

“分头查找,重点看周显、靖安王以及太后近十年的密档。”沈辞低声吩咐,随即走到西侧的书架前,指尖划过一排排卷宗,目光迅速扫过封条上的字迹。

烛火在手中摇曳,映得卷宗上的字迹愈发清晰。沈辞翻找片刻,终于找到了标注“周显”的卷宗,他抽出卷宗,缓缓打开,里面记录着周显的出身、科举名次、历任官职,以及一些日常的言行记录,看似并无异常。但当他翻到卷宗的最后几页时,目光骤然一凝——上面记载着五年前,周显曾奉命前往靖安王的封地办事,逗留了三个月之久,期间与靖安王会面多达十余次,而那次出行,并未记录在他的公开政绩之中。

“果然有猫腻。”沈辞眼底闪过一丝冷光,将这几页记录悄悄撕下,藏入怀中。他继续翻找,又找到了靖安王的卷宗,里面详细记录了靖安王近年来在封地的动作——招兵买马,囤积粮草,甚至私下与周边的部落有所往来,种种迹象表明,靖安王早已心怀不轨,只是一直隐忍未发。

就在此时,阿乞突然低呼一声:“侯爷,你看这个!”

沈辞连忙走过去,只见阿乞手中拿着一份标注“太后”的密档,上面记载着十年前,太后曾暗中派人给丞相送去大量金银珠宝,还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丞相的长子,而这桩婚事,对外只宣称是民间联姻,并未提及太后的关系。更令人震惊的是,密档中还提到,当年王家被诬陷谋反,太后也曾暗中推波助澜,提供了所谓的“证据”。

“原来如此……”沈辞的指尖微微颤抖,眼底翻涌着滔天的怒意,却又被他强行压下,化作极致的冰冷,“王家的冤案,不仅有丞相与太子的手笔,还有太后在背后撑腰,难怪当年父亲百口莫辩,含冤而死。”他深吸一口气,将密档小心翼翼地收好,“这些都是铁证,日后定能让太后付出代价。”

就在两人准备离开时,阁楼外突然传来了脚步声,伴随着侍卫的说话声:“今夜月色暗沉,仔细巡查,别出了什么纰漏。”

沈辞与阿乞脸色微变,迅速熄灭手中的烛火,躲到书架后面。脚步声越来越近,很快便到了三楼门口,只听“吱呀”一声,门被推开,几名侍卫举着灯笼走了进来,灯笼的光芒在阁楼内扫过,照得书架的影子忽明忽暗。

“奇怪,方才值守的两人去哪了?”一名侍卫疑惑地说道,目光在阁楼内四处张望。

“会不会是去如厕了?”另一名侍卫猜测道。

“不好!”领头的侍卫突然脸色一变,“快,检查密档!”

几名侍卫立刻分散开来,开始检查书架上的卷宗,眼看就要走到沈辞与阿乞藏身的书架前,沈辞眸色一沉,对阿乞做了个动手的手势。就在此时,阁楼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钟声,伴随着太监尖细的呼喊:“走水了!御花园走水了!快来人救火啊!”

几名侍卫脸色骤变,领头的侍卫连忙道:“不好,御花园离这里不远,快过去救火!密档暂时先别查了,回来再细说!”说罢,便带着几名侍卫匆匆离去,脚步声迅速远去。

沈辞与阿乞松了口气,阿乞低声道:“侯爷,这火来得正好,怕是……”

“是我安排的。”沈辞淡淡道,“来之前,我让暗卫在御花园的偏僻角落点了一把小火,就是为了防止突发状况,没想到倒是派上了用场。”他眼底闪过一丝腹黑的算计,“走吧,趁乱离开。”

两人再次借着阴影的掩护,悄无声息地走下楼梯,从暗门钻出秘阁,一路避开救火的侍卫与宫人,顺利地离开了皇宫,返回镇北侯府。

回到侯府时,天色已近黎明,东方的天际泛起了一抹淡淡的鱼肚白。沈辞坐在正厅的案前,将从秘阁中带出的记录与密档一一铺开,烛火下,那些字迹如同最锋利的刀刃,剖开了朝堂深处最肮脏的秘密。

“侯爷,御花园的火已经扑灭了,只是烧了几丛灌木,并未造成太大损失。”阿乞禀报说。

“嗯。”沈辞颔首,目光依旧停留在密档上,“周显与靖安王勾结,太后又与丞相、太子牵扯甚深,如今这些线索都串起来了,接下来,该收网了。”他抬手揉了揉眉心,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眼底的锋芒,“传我命令,立刻派人监视周显的府邸,一旦发现他有转移家产、通风报信的举动,立刻抓捕;另外,将靖安王在封地招兵买马的证据整理成册,呈给陛下,但暂时不要提及太后与王家冤案的关系——太后根基深厚,贸然动手,恐生变数。”

“是,侯爷。”阿乞领命离去。

沈辞独自坐在案前,望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色,心中的谋算愈发清晰。太后、靖安王、周显……这些人如同一张张蛛网,交织在朝堂之上,彼此勾结,又相互算计。而他,便是要在这蛛网之中,找到最薄弱的环节,一一击破,不仅要为王家昭雪冤案,更要将这些祸乱朝纲的蛀虫尽数清除,牢牢掌控住朝堂的局势。

不多时,管家端着热腾腾的早膳走进来:“侯爷,一夜未眠,您先用些早膳吧,今日还要去朝堂处理公务,需得保重身体。”

沈辞抬手示意管家放下,目光却依旧停留在密档上:“放在这里吧。”他拿起那份记录着太后参与王家冤案的密档,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面,眼底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太后,你欠王家的血债,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加倍偿还。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暗卫匆匆进来禀报:“侯爷,周显府邸有异动!他让管家连夜打包了许多财物,似乎准备出城!”

沈辞猛地起身,眼底闪过一丝厉色:“来得正好,传令下去,在城门口设伏,务必将周显拿下,不可让他逃脱!”

“是!”暗卫领命,迅速离去。

沈辞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城门的方向,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周显想逃,却不知他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如今插翅难飞。拿下周显,便能从他口中撬出更多关于靖安王的秘密,一步步瓦解靖安王在京城的势力,为日后彻底铲除这位野心勃勃的藩王铺平道路。

天色渐亮,京城的街巷渐渐恢复了生机,城门缓缓开启,来往的行人与商贩开始增多。周显身着便服,带着几名亲信与满满的财物,混在人群中,试图悄悄出城。然而,当他走到城门口时,早已埋伏在此的禁军将士突然上前,将他团团围住。

“周大人,奉镇北侯之命,请你回侯府一趟,有要事相商。”领头的禁军将领冷冷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周显脸色惨白,强作镇定道:“本……本大人还有要事出城,改日再拜访镇北侯不迟。”

“周大人,何必挣扎?”将领冷笑一声,“你与靖安王使者私会,意图勾结藩王,谋逆作乱,证据确凿,今日若是乖乖跟我们走,或许还能留一条性命。”

周显脸色骤变,知道自己的行踪早已被察觉,他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想要反抗,却被禁军将士迅速制服,死死按在地上。他带来的亲信也一一被擒,财物散落一地。

“带走!”将领一声令下,禁军将士押着周显,朝着镇北侯府的方向走去。周围的行人纷纷避让,脸上满是惊恐与疑惑,不知这位礼部侍郎为何会被如此对待。

消息很快传到了镇北侯府,沈辞听闻周显被擒,眼底闪过一丝得逞的笑意。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管家道:“备车,去天牢。”

天牢内阴暗潮湿,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与霉味。周显被关押在一间牢房内,手脚戴着镣铐,脸色苍白,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当沈辞走进牢房时,周显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镇北侯……你为何要抓我?我冤枉啊!”

“冤枉?”沈辞走到牢房门口,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语气冰冷,“你与靖安王使者私会,五年前曾暗中与靖安王往来密切,甚至参与他的秘密谋划,这些,你敢说没有?”他从怀中取出从秘阁中撕下的记录,扔到周显面前,“这上面的记载,字字属实,你还有何话可说?”

周显看着地上的记录,脸色愈发惨白,身体微微颤抖:“那……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只是奉命办事,并无谋逆之心啊!”

“奉命办事?”沈辞冷笑一声,眼底闪过一丝腹黑的算计,“奉谁的命?是丞相,还是太后?或是……靖安王?”他俯身靠近牢房,声音低沉而危险,“周显,你若老实交代,将你所知道的一切都供出来,尤其是靖安王在京城的眼线与谋划,本侯可以饶你一命,保你家人平安。但若你执意顽抗,休怪本侯无情——你的家人,怕是也要跟着你一起受苦了。”

这番话如同最锋利的刀刃,戳中了周显的软肋。他最看重的便是家人,若是家人因他受到牵连,他万死难辞其咎。周显的心理防线渐渐崩溃,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我……我说,我什么都说……”

沈辞眼底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示意狱卒将纸笔拿来,让周显如实供述。周显颤抖着拿起笔,开始一一交代自己与靖安王的往来,以及靖安王在京城安插的眼线——其中不乏一些朝中官员,甚至还有几名是太后身边的太监。

沈辞站在一旁,静静听着周显的供述,脸色越来越沉。靖安王的势力,比他想象中还要渗透得深,若是不尽快清除这些眼线,日后必成大患。他心中暗自盘算,待周显供完,便立刻派人去抓捕那些眼线,将靖安王在京城的势力一网打尽。

周显足足供述了一个时辰,才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出来。沈辞让狱卒将供词收好,对周显道:“你暂且待在这里,若你的供词属实,本侯定会兑现承诺。”说罢,便转身离开了牢房。

走出天牢,阳光刺眼,沈辞却只觉得心中寒意更甚。靖安王的野心,太后的算计,朝堂的暗涌,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他紧紧缠绕。但他无所畏惧,越是凶险的局势,越能激发他心中的斗志。他抬头望向天空,眼底的腹黑与锋芒愈发浓烈——这场博弈,他必须赢,也一定会赢。

回到侯府,沈辞立刻召集张廉与李默,将周显的供词与从秘阁中找到的证据一一拿出,递给两人:“二位大人请看,靖安王野心勃勃,早已暗中谋划,在京城安插了不少眼线,甚至与周显等官员勾结,意图谋逆。如今证据确凿,我们必须立刻行动,清除这些眼线,防止靖安王狗急跳墙。”

张廉翻看着供词与证据,脸色凝重:“没想到靖安王竟如此大胆,竟敢在京城布下这么多眼线,若不是侯爷及时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李默也道:“侯爷放心,兵部立刻派兵,配合侯爷抓捕那些眼线,绝不让一人漏网!”

“好。”沈辞颔首,眼底闪过一丝决绝,“事不宜迟,我们兵分三路,张大人带人去抓捕朝中的涉案官员,李大人带人去抓捕太后身边的涉案太监,我亲自去抓捕那些隐藏在民间的眼线。今日之内,务必将靖安王在京城的势力彻底清除!”

三人立刻分头行动,京城之内,一场无声的抓捕悄然展开。禁军将士与御史台的官员四处出击,按照周显的供词,精准地抓捕着每一个涉案人员。那些潜藏的眼线与官员,猝不及防之下,纷纷被擒,无一逃脱。

太后宫中,当李默带人去抓捕那几名涉案太监时,太后闻讯赶来,脸色铁青:“李大人,哀家宫中的太监,你也敢随意抓捕?好大的胆子!”

李默躬身行礼,语气沉稳:“太后息怒,这些太监勾结藩王,意图谋逆,证据确凿,臣只是依法办事,还请太后不要为难臣。”他身后的禁军将士上前,将那几名太监强行带走,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却终究无可奈何——李默手握兵权,又有证据在手,她若是强行阻拦,便是包庇谋逆之人,只会引火烧身。

朝堂之上,张廉带人抓捕涉案官员时,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但在铁证面前,那些官员终究无从抵赖,只能束手就擒。短短一日之内,京城之内抓捕了数十名涉案人员,靖安王在京城的势力被彻底瓦解,朝堂之上,再次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夕阳西下,沈辞带着人,将最后一名隐藏在民间的眼线抓捕归案,回到了侯府。张廉与李默早已在侯府等候,两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难掩眼底的振奋。

“侯爷,所有涉案人员已尽数抓捕归案,无一漏网!”张廉汇报道。

沈辞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做得好。今日清除了靖安王在京城的势力,算是断了他的一条臂膀,接下来,便是坐等他的反应了。”他走到案前,拿起周显的供词,眼底闪过一丝腹黑的算计,“靖安王得知消息,定然会气急败坏,或许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只要他敢异动,我们便有理由出兵,彻底将他拿下。”

夜色再次降临,京城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每个人都知道,这场风波远未结束。靖安王在封地得知自己在京城的势力被清除,定会有所动作,而太后经此一事,对沈辞的恨意更深,也定会暗中谋划,伺机反扑。

沈辞坐在侯府的廊下,望着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心中一片清明。前路依旧凶险,但他已做好了万全准备,无论接下来面对何种挑战,他都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将所有威胁一一清除,为王家昭雪冤案,也为自己,铺就一条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楚汉争鼎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