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芯深吸一口气,指尖轻轻攥住麦克风,随着吉他旋律重新开口。
这一次,没有了电子伴奏的繁杂,她的声音更显纯粹透亮,像雨后初晴的天空,每一个音符都裹着对“家乡”的柔软念想,与吉他温暖的旋律完美交织。
南昭坐在录音室外,指尖随着她的演唱轻轻调整节奏——
语芯唱到“梨花瓣落满肩头”时,她悄悄放慢拨弦速度;
唱到“等爸爸摘新果”时,又轻轻加重音符,用旋律托着她的声线往上走。
两人无需过多交流,却配合得格外默契,连调音台前的张老师都忍不住拿出手机,悄悄录下这段即兴弹唱,眼里满是惊喜。
当最后一个音符随着吉他的余韵消散在录音棚里,室内先是短暂的安静,随后张老师率先鼓起掌,激动地说:
“太完美了!这比有电子伴奏还要好!语芯,你的声音里有灵气,能把乡愁唱得让人想家;
南昭,你这吉他弹得太绝了,节奏、情感都把控得恰到好处,比不少专业乐手都厉害!”
林语芯摘下耳机,立刻冲出门扑进南昭怀里,开心得蹦蹦跳跳,眼眶里还带着未干的水汽:
“南姐姐,谢谢你!要是没有你,今天肯定录不成小样了,我还以为要耽误剧组的事呢!”
“我们是朋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南昭揉了揉她柔软的头发,指尖还残留着吉他弦的触感,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当初兑换“乐器精通”技能时,没想到会在这种时候派上用场,还帮语芯解决了难题。
离开录音棚时,南昭收到了陈默发来的微信,说下午三点要在光影影业召开长片开机前的最后一次剧组会议,确认演员档期和拍摄细节,让她务必参加。
她把林语芯送回家,看着女孩抱着录音笔开心地跑进楼道,才转身匆匆赶往光影影业。
会议室外的走廊铺着柔软的地毯,脚步声被吸得很轻。
南昭刚转过拐角,就听到前方传来两个熟悉又刺耳的声音——
是林子峰和张蔓!她下意识地停下脚步,躲在立柱后,指尖悄悄攥紧了包带。
“张总,你确定这样能行?”
林子峰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慌乱,还夹杂着一丝不甘的怨怼,
“南昭现在越来越风光,拿了影后不说,连陆衍都捧着她,光影还砸五千万给她拍长片。
再这样下去,咱们不仅翻不了身,之前的黑料说不定还会被她翻出来,到时候就彻底完了!”
张蔓的声音则阴冷得多,像淬了冰的刀子:
“放心,我都安排好了。我已经买通了剧组的道具组组长,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在拍摄陈桂兰‘雨中送外卖’那场戏时,把片场防雨棚的固定螺丝偷偷松掉一半。”
她顿了顿,语气里透着狠戾,
“到时候现场会用高压水枪模拟大雨,雨下得越大,棚子越容易塌。只要棚子塌了,不仅能让南昭受点伤,至少躺个十天半个月,还能让剧组停拍——
没有主角,进度肯定拖慢,只要《小巷深处》赶不上原定的春节上映档期,咱们就还有机会找关系截胡资源!”
南昭站在立柱后,指尖冰凉,眼底闪过一丝冷意——
果然,这两个人还是没死心,之前的解约和道歉根本没让他们吸取教训,居然敢把主意打到拍摄现场,不仅想拖延电影进度,还想故意让她受伤!
她深吸一口气,悄悄拿出手机,按下录音键,将两人的对话完整录了下来。
直到走廊尽头传来电梯关门的声响,确认林子峰和张蔓彻底离开,她才攥紧手机,压下心头的寒意,稳步走进会议室。
此时陈默正站在投影幕前,指着拍摄流程表跟众人讨论:
“‘雨中送外卖’是陈桂兰的关键戏份,要拍出她在大雨里奔波的狼狈,还要藏着对客户的负责,情绪很重要。”
他看到南昭进来,立刻笑着招手:
“南昭,快来坐!咱们正说这场戏的道具安排呢,道具组说防雨棚已经在片场搭好了,下周就能实景拍摄。”
南昭在空位上坐下,没有立刻提起刚才听到的阴谋——
她知道现在没有实证,贸然说出来反而可能打草惊蛇,得先确认道具组组长的身份,摸清对方的底细。
会议进行到一半,她借口去洗手间,在走廊里拦住了负责剧组后勤的工作人员,压低声音问起道具组的情况:
“你知道道具组的王组长吗?他是什么时候进组的?”
“王组长啊,上周刚招进来的。”
工作人员挠了挠头,语气随意,
“他说自己有十几年的道具经验,还拿出了之前跟大剧组合作的证明,陈导觉得靠谱,就让他负责重要场景的道具准备,像防雨棚、外卖车这些关键道具,都是他在盯。”
这话瞬间印证了南昭的猜测——
这个王组长,根本不是正常招聘进来的,而是张蔓特意安排的“内鬼”。
她不动声色地谢过工作人员,转身走回会议室,心里已经有了计划。
待陈默说完拍摄细节,南昭假装不经意地开口:
“陈导,‘雨中送外卖’那场戏要用高压水枪模拟大雨,防雨棚不仅要挡水,还得支撑设备重量,安全问题可不能马虎。要不明天去片场检查一下?顺便试试水枪的水压和防雨棚的稳固性,确保拍摄时不出意外,也能让演员更安心。”
陈默闻言立刻点头,脸上露出赞同的神色:
“你说得对!安全第一,道具出问题可不是小事。明天上午我跟你一起去,再叫上技术组的人,仔细检查一遍,有问题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