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窟内的第四天清晨,苏墨突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吵醒 —— 是陈武,他正拿着一块从山林中捡到的令牌,神色慌张地跑进来:“将军!苏小哥!大事不好了!这是赵珩军队的令牌,上面刻着‘急攻皇宫’的字样,赵珩肯定要提前发动谋反了!”
萧靖渊和苏墨立刻起身,接过令牌 —— 令牌是青铜制的,上面刻着 “赵” 字,还有 “急攻皇宫” 四个篆字,令牌边缘还沾着血迹,显然是士兵在慌乱中掉落的。
“赵珩怎么会突然提前谋反?” 萧靖渊皱起眉头,“按我们之前的推测,他应该会等到拿到假调兵符,控制北境军后再动手。”
苏墨突然想到什么,脸色骤变:“不好!他肯定是发现了蓝图的秘密,知道假调兵符会被反制,所以决定提前动手,用武力控制皇宫,逼迫皇帝禅位!”
就在这时,洞窟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士兵的呐喊:“搜!仔细搜!赵殿下有令,务必找到萧靖渊、苏墨的踪迹!”
“他们怎么找到这里的?” 陈武握紧手中的匕首,“难道是我们制作传讯弩时,动静太大,被他们发现了?”
萧靖渊走到洞口,撩起遮挡的藤蔓,看到山林中到处都是赵珩的士兵,正拿着火把四处搜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他眼神坚定,“赵珩提前谋反,京城内的忠臣肯定还没准备好,我们必须回去支援他们,阻止赵珩控制皇宫。”
苏墨点头,从左室取出几枚魂丝弩和爆魂弹:“我们可以从秘窟的密道出去,密道通往京城的西城门,那里守卫相对薄弱,我们可以趁机混入城中。”
三人沿着秘窟的密道前行 —— 密道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墙壁上渗出的水珠滴落在地上,发出 “滴答” 的声响。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一丝光亮,苏墨用启门符打开密道的石门,外面正是京城西城门的城墙根下。
西城门的守卫果然相对薄弱,只有十几名士兵在来回巡逻。苏墨从怀中摸出一枚 “迷魂烟”—— 这是地府魂医特制的烟雾,能让阳间人暂时失去意识。他点燃迷魂烟,扔向士兵,烟雾迅速扩散,士兵们闻到烟雾后,纷纷倒地昏睡。
三人趁机翻过城墙,进入京城。城内一片混乱,街道上到处都是逃跑的百姓,士兵们则手持长枪,四处抓捕 “反贼”,偶尔还能听到房屋被烧毁的噼啪声和百姓的哭喊声。
“看来赵珩已经开始行动了。” 萧靖渊压低声音,拉着苏墨和陈武躲进一条小巷,“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李大人,看看他有没有办法联系上皇宫内的忠臣,阻止赵珩控制皇帝。”
三人在小巷中快速穿行,避开巡逻的士兵,终于来到李大人府附近。府外守卫森严,几十名士兵手持长枪,将府门团团围住,府内还传来打斗声和呐喊声。
“李大人府中肯定出事了!” 陈武握紧匕首,就要冲上去,却被萧靖渊拦住。
“别冲动!我们现在冲上去,不仅救不了李大人,还会把自己搭进去。” 萧靖渊指着府墙后的一棵大树,“我们从树上爬进去,看看里面的情况。”
三人悄悄来到大树下,苏墨率先爬上树,趴在树枝上,透过窗户往里看 —— 李大人正带领家丁与士兵打斗,家丁们虽然勇猛,却寡不敌众,已经有不少人倒下。李大人的儿子李公子则护着一个锦盒,躲在墙角,锦盒里显然装着重要的东西。
“李公子手里的锦盒,说不定装着联名上奏的奏折。” 苏墨低声对树下的萧靖渊和陈武说,“我们必须想办法救他们出来,拿到奏折,这是证明赵珩谋反的重要证据。”
萧靖渊点头,从怀中摸出一枚爆魂弹,扔向府内的士兵 ——“轰隆” 一声巨响,士兵们被炸得人仰马翻,李大人趁机带领家丁冲出重围,朝着大树的方向跑来。
“李大人,快跟我们走!” 苏墨从树上跳下,拉起李大人的手,“我们有地方可以躲藏。”
李大人看到萧靖渊,又惊又喜:“萧将军!你们终于来了!赵珩已经带兵攻打皇宫,皇帝恐怕已经被他控制了!这是联名上奏的奏折,上面有十几位忠臣的签名,是证明赵珩谋反的关键证据!”
李公子将锦盒递给苏墨,气喘吁吁地说:“我们必须尽快将奏折送到雁门关,让北境军南下支援!可赵珩的人封锁了所有城门,我们根本出不去!”
苏墨打开锦盒,看着奏折上的签名,眼中露出希望:“我们有传讯弩,已经将求救信射到了雁门关,相信北境军很快就会来支援。现在我们需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等待北境军的到来。”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士兵的呐喊:“李大人在那里!快追!”
萧靖渊脸色骤变:“不好!我们被发现了!快跟我走!”
三人带着李大人和李公子,快速冲进小巷,身后的士兵紧追不舍。京城的烽火已经燃起,一场关乎生死、关乎正义的决战,即将拉开帷幕。萧靖渊握紧手中的魂丝弩,眼神坚定 —— 无论多么艰难,他都要平定赵珩的谋反,为枉死的人报仇,还阳间一个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