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涌入
北境一战,星火联盟力挽狂澜的威名,如同最强劲的东风,吹遍了四海八荒。随之而来的,是一场规模远超以往、堪称汹涌澎湃的人才涌入浪潮。星火圣地之外,往日还算宽敞的接待区域,此刻已是人山人海,遁光络绎不绝,喧嚣之声直上云霄。
申请加入者,成分之复杂,数量之庞大,远超联盟初立之时。
首先,是数量最为庞大的散修群体。 他们大多资质平平,资源匮乏,在修行界底层挣扎求存。星火联盟在北境展现出的,不仅是强大的实力,更是那种能让普通修士凭借智慧、协作与努力脱颖而出的可能性,以及那套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贡献体系。这对他们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俺不要什么高深传承,就想有个公平修炼的机会!”一个皮肤黝黑、背负行囊的汉子在人群中大喊,道出了无数散修的心声。
其次,是众多中小门派的弟子,乃至部分核心真传。 他们厌倦了宗门内论资排辈、资源倾斜的僵化体制,向往星火联盟那种凭贡献说话、知识共享、鼓励创新的氛围。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在之前比试或北境战场上,与星火修士交手或并肩作战后,被其理念和实力折服的七宗附属门派弟子,他们冒着被原宗门严惩的风险,毅然前来。
“在宗门,我苦修三十年,不及长老亲子一句提携。在这里,我看到了凭自身能力前行的路!”一位来自某个二流宗门的女修,在提交申请时,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些颇具声望的独行强者和特殊人才。 有精通偏门技艺、却在传统宗门不受重视的炼器师;有对上古符文颇有研究、却苦无同道交流的老学究;甚至还有几位在北境战场上亲眼见识过星火手段后,决定前来“看看”的边军退役老卒和低阶军官,他们带来的,是宝贵的实战经验和军队管理思维。
面对这前所未有的人潮,星火联盟展现出了高效而有序的应对能力。在陈锋的授意下,凌无雪迅速扩大了执事院下属的“纳新司”规模,抽调精干人员,并临时征用了圣地外大片区域,搭建起临时的接待、审核与考核场地。
流程被优化得清晰而严格:
第一关,初筛与登记。核实身份来历(虽不唯出身论,但需排除明显心怀叵测者),记录基本信息与特长。
第二关,理念问心。由经过培训的执事弟子进行面谈,并非考校修为,而是深入了解申请者对“星火之道”核心理念的理解与认同程度,观察其心性。许多抱着单纯投机心理而来者,在这一关便眼神闪烁,难以为继。
第三关,潜力与特长评估。设置“验道石”、“问心阵”等辅助手段,评估其修行潜力、悟性、神识强度等基础素质。同时,对有炼丹、炼器、阵法、御兽等特殊技艺者,进行专项测试。
第四关,贡献预授与观察期。通过前三关者,可获得临时成员身份及一笔初始贡献点,进入为期三个月到一年不等的观察期。在此期间,他们需要完成一定的基础任务,融入联盟氛围,其表现将由风纪队及所在部门暗中评估。
尽管流程严格,淘汰率不低,但每日成功通过审核、拿到那枚象征着希望的临时身份令牌的修士,依旧数以百计。
圣地内部,也因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而变得更加活力四射。道藏阁内人满为患,任务玉碑前摩肩接踵,工坊、丹房、灵田等地都出现了许多忙碌的新面孔。新老成员之间,虽有磨合,但在贡献体系这根指挥棒和共同理念的凝聚下,总体氛围积极而融洽。
“乖乖,这人也太多了!”石猛看着纳新司外排起的长龙,咧了咧嘴,“这下,咱们联盟可真是兵强马壮了!”
钱不多则忙着计算新成员带来的消费潜力和劳动力价值,眼睛笑成了一条缝:“人才,就是最大的资源!得好好规划,人尽其用才行。”
凌无雪虽然忙碌,眼中却带着欣慰:“此乃大势所趋。我星火之道,已得人心。”
陈锋立于山巅,俯瞰着下方川流不息的人潮,神色平静,目光却深邃如海。人才的大量涌入,是联盟发展壮大的必然,但也意味着更大的管理挑战、资源压力以及内部整合的难度。如何在保持开放的同时,确保队伍的纯洁性与凝聚力?如何在快速扩张中,不偏离最初的理想?
他知道,星火联盟,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也是更为复杂的发展阶段。这股涌入的人才洪流,既是助推器,也是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