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萧景琰在查案时发现,淮安府三个城镇早已爆发瘟疫,当地官员为保乌纱帽,竟然封城隐瞒!
如今已有染病难民混入京城......
次日早朝,太极殿内气氛凝重。
萧景琰当庭呈上证据,皇帝震怒,当场革了淮安知府等人的职。
陛下!太医院院使颤声道,如今当务之急是控制疫情!臣建议立即封城,逐户排查!
不可!户部尚书反对,封城会引起恐慌,京城百万民众如何安置?
那难道任由瘟疫扩散?刑部尚书怒道。
争论愈演愈烈,萧景琰却沉默不语。
皇帝注意到他的异常:萧爱卿以为如何?
萧景琰出列,声音沉稳如钟:臣以为,当分四步走。其一,立即隔离已发现病例的坊市,由太医院派人诊治;其二,请陛下准许太医院组建医队前往淮安府疫区进行医治,其三,组织未染病青壮年协助官府运送物资;其四......他顿了顿,请陛下准许民间医者参与救治。
民间医者?太医院院使皱眉,那些人医术良莠不齐......
院使大人。萧景琰冷声打断,太医院有几人见过瘟疫?
院使顿时语塞。
皇帝皱眉点头,爱卿考虑周全,京中有瘟疫发生,太医院即刻派人前去诊治。淮安府疫情刻不容缓,太医院即刻选派精干太医随行!
太医院院使连忙出列:臣遵旨。臣推举......
臣愿往!
一个清冷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回头,只见许临风从太医队列中大步走出,一袭靛蓝官服衬得他面容如玉。
淮安府地形臣熟悉,且曾师从张仲景后人,对瘟疫防治略有心得。许临风拱手行礼,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许太医。萧景琰沉声道,若派你带队前往疫区,需要什么?
许临风毫不犹豫:精干医官二十人,药材三十车,还有......他顿了顿,临风请求全权处置之权。
院使大惊,连身处太极殿的事都忘了,临风!那可是要命的差事!
好在皇帝对此也没有放在心上。
许临风神色不变:医者仁心,临风义不容辞。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躬身对皇帝说道:许太医医术精湛,确是最佳人选。
皇帝颔首:准了。萧爱卿坐镇京城,总领赈灾防疫事宜,许爱卿负责淮安三城的防疫总领,三日后出发!
一道道命令从太极殿中分发了下去,整个朝廷就好似一台精密的机器一般开始迅速的运转起来。
瘟疫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一件小事,如果不能顺利的将瘟疫隔离、救治,待得瘟疫传染开来,等待着的将是饿殍遍野,浮尸千里了。
戌时过半,萧景琰踏着微弱的星光走出宫门,就见自家马车停在路边。
管家匆匆迎上来:相爷,夫人命老奴来接您。
萧景琰眉头微蹙:等候多久了?
酉时相爷您还没回来,夫人便令老奴过来等候在宫门了,夫人说相爷最近一段时间都在冒雨奔波,刚回来又要忙起来,担心您身子,特意准备了姜汤和一些吃食,让您先垫垫肚子。管家递上一件干燥的披风,夫人还吩咐厨房熬了参鸡汤,就等您回去了......
萧景琰听着管家的叨叨声,眸光微动,准备骑马的他,踏上了自家的马车,看着车厢里摆放好的吃食和一壶还带着温度的姜汤,嘴角微微扬起:回府。
相府内,白柒正在清点药材。
见萧景琰回来,她立刻迎了上前,接过他手中的披风,连忙问道:相爷饿了吧,我让厨房炖了参鸡汤,相爷待会儿多喝一点补补身子。
一边说着,一边挥手让小荷去通知厨房那边上菜。
一会儿,三菜一汤便摆上了饭桌。
白柒给萧景琰盛了一碗鸡汤,递了过去。
萧景琰接过鸡汤,温热透过瓷碗传递到指尖,喝一口,好似一股暖流从口中流入心底,向来冷凝的眼眸都变得暖了起来。
夫人近日在忙些什么?萧景琰吃完饭,喝着丫鬟端来的消食茶,轻声聊着。
白柒示意丫鬟打开库房:妾身听闻灾后易发瘟疫,便让人采购了些药材。她顿了顿,林姑娘昨日来过,说想随太医队南下…...
萧景琰手中茶盏一顿:胡闹!疫区危险,她一个姑娘家…...
妾身也是这么说的。白柒轻叹,但她执意要去,说是身为医者不能见死不救,还说…...许大人也许需要帮手。
萧景琰沉默片刻,突然问道:夫人觉得,许临风对青儿…...
郎有情妾有意。白柒直截了当,只是两人都别扭得很。
萧景琰罕见地轻笑出声:夫人倒是看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