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吐蕃就是在等灵武帝驾崩后,便马上展开侵袭。等到郭有乾率三万虎威军、光复军联军十万火急赶到巴蜀战场时,绵州已经陷落,吐蕃大军直逼成都府。
郭有乾并没有直接前往成都,而是插入绵州与成都中间地带,意在切断吐蕃军的粮草供给和前、后方的联系。
不料吐蕃前军将领回过头来,与后军对联军形成了包围夹击。成都守将怯懦畏战,以“恐有敌军设伏”为由,竟未派出一兵一卒出城支援。
三万联军与近八万吐蕃军血腥厮杀,鏖战了五天。成都平原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虎威军长途跋涉,未来得及休整,又遭遇前后夹击,死伤惨重。
经过多日苦战,郭有乾和顾非领着不足一万兵马退到了峨眉山附近的一个山头固守,吐蕃大军团团包围。眼见联军人马疲乏、弹尽粮绝,吐蕃军要发动最后攻势时,一支八千余人的军伍从峨眉山方向冲来。
这支军伍每个人的左手衣袖都只剩下半截,以方便分清敌我。他们没有甲胄,服饰不齐,兵器更是五花八门,刀枪剑戟无所不有。
显然这支“半袖军”没有什么经验,战场上各自为伍,缺乏配合,不过好在个个修为不弱,单兵能力极强。
郭有乾和顾非见状,忙率军从山头冲下。内外夹击下,吐蕃军终于有些撑不住,开始后撤。郭有乾他们也没有追击,与“半袖军”汇合后,往成都方向疾驰。
三个多时辰后,郭有乾下令在一条小河旁扎营休整。刚到巴蜀几天,虎威军便遭受创建以来最大的损失,与光复军一起有两万一千余人阵亡,其余人等或多或少都有伤在身。若不是“半袖军”及时救援,联军全军覆灭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刚停下脚步,郭有乾与顾非便来到“半袖军”阵中,抱拳四顾道:“虎威军主将郭有乾率全体将士,多谢众位英雄的救援。不知是哪位好汉领军?”
“哈哈哈,是郭将军和顾将军吧,只是赶巧,让贫道捡了这么一件功劳。”几匹骏马从阵中走出,为首之人鹤发童颜,道服迎风飘拂。
“松风道长?原来是您呐。”郭有乾和顾非同时惊喜地大叫道。
松风道长曾跟随无源子前往昆仑山,途经三秦时与虎威军众人有过交集,当时无源子道长还救过秦戈一命。
“正是贫道,两位将军别来无恙?”松风道长道。原来,无源子道长一直忧心吐蕃的威胁,发动巴蜀、荆州、潇湘等地的大小帮派,以及民间的勇士,组建了这支八千余人的杂牌军,自称“半袖军”。在督武司和兵部的协助下,这段时间一直在峨眉山附近整训。只是组建时间短,各方又都十分注重保密,巴蜀之外少有人知晓。
本想再整训几日就驰援成都,不料这日得知有支友军被围困在附近,于是松风道长便率军来援。
“无源子前辈呢?”顾非对无源子救秦戈一命一直深怀感激。
“一个多月前,师伯听闻秦戈秦小友在东边海上遭遇到九品大宗师,受了一点伤,所以离开了此地,往舟山去了。”松风道长道。
“九品大宗师?秦戈不是去长沙府提亲么?怎么去了东边海上,还受了一点伤?他们没有大碍吧?”郭有乾与顾非忙问道,忧急之色表露无遗。
“如尘大师及时赶到,秦小友并无大碍。只是秦小友身旁的同伴徐小姐受伤更重,有些麻烦,师伯也是为了此事赶过去。”
“有如尘大师和无源子前辈,天下还有何事不能解决?”顾非二人长吁了一口气。
当郭有乾、松风道长等人来到成都府城前时,城门大开,巴蜀总督率各级官员亲自在城外迎候。
郭有乾见到总督身边的成都守将,拔剑便劈了过去。松风道长和顾非急忙出手阻拦,巴蜀总督也是好言相劝。
成都守将转身就走,满脸忿忿不平,嘴里还嘀咕:“非得逞什么英雄,要是直接到成都不就什么事没有?”
“你说什么?也就是我技不如人,若是秦戈秦将军在此,早就将你这鼠辈斩成八块。”郭有乾被顾非紧紧抱住腰间,挣脱不得。
无源子道长在得知秦戈和徐文汐两人受重伤后,便让松风道长率“半袖军”整训,自己则匆匆赶往舟山。他并不担心秦戈的伤势,有如尘大师在,再加上秦戈自身的八品宗师修为,再重的内伤都会慢慢痊愈。他担心的是身无丝毫修为的徐文汐,重伤后如果有何不测,秦戈绝对会发狂。他可不想再出现第二个何三忧。
秦戈的性格敏感细腻,极易被外界事物左右,如果因此事性情大变,甚至入了魔道,那才是无源子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无源子道长到达普陀寺,见到徐文汐的伤势已趋于稳定,秦戈则一心跟随如尘方丈修习《洗髓易筋经》后,他才放下心来。
无源子道长在普陀山逗留了一月有余,期间与如尘、圆澄等高僧坐而论道,几位武林泰山北斗对武学和佛、道两教教义的精妙剖析,让秦戈几人受益匪浅。
无源子道长还尝试为徐文汐疗伤,可徐文汐根本承受不住他浑厚的内力。每次只要一丝丝的内力渡入她的体内,她就痛得几欲晕厥。
吐蕃大军已经攻占绵州的消息传到普陀山后,无源子决定第二日即启程返回巴蜀。当晚,无源子、秦戈在禅房内,与如尘彻夜长谈。
“秦施主,你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么?”如尘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弟子……弟子或许可以吧。”秦戈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后答道。
“你能做到摒弃一切杂念心无旁骛么?你能停止自己心跳半个时辰么?你能控制肠胃消化食物么?你能闭合自己穴道、移动任督二脉么?你能收缩自己的肌肉骨骼,让身体变小么?你能……”如尘一口气说出十几个问题。
秦戈有些汗颜,刚才还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可以,可如尘大师提出的事情,他几乎一件都做不到。“弟子不能。”秦戈低头恭谨道。
“佛曰:‘身如大千,悬于虚空;南阎浮提,内有众生’。”如尘双手合十道:“世人终其一生,能有几人做到掌控自己的肉身,更不用说自己的欲望和意念了。”
“如果能做到绝对控制自己的身体,那么你就可以尝试冲击九品大宗师的境界了。”无源子道长接着道:“以你的资质和勤勉,随着内力和修为的精进,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控制世间万物。”
说罢,无源子双手成爪,虚抱于胸前。一盏茶的功夫,一团淡淡的白雾凭空出现在无源子的双手之间,白雾愈来愈浓厚并渐渐缩小,最终凝结成几滴水滴落在地上。无源子双手一振,白雾消散,一切恢复平常。
秦戈看得瞠目结舌,如果不是地上那几滴水真实存在,他都不敢相信竟然有如此神奇的事情发生。
“古籍中记载,远古时期有人能呼风唤雨,白日飞升,老衲相信曾经确实存在过。”如尘方丈道。他站起身,来到禅房中央,暗中运转内力后,只见他身体缓缓升起,离地三尺悬浮于空中。
如尘缓缓落地后道:“其实做到这点并不稀奇,只要你内力深厚,能控制自身真气从四肢向下溢出,便也能如老衲般‘飞升’。”
今日的见闻严重冲击了秦戈对武学的认知,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贫道与如尘大师晋阶九品都已有二十余载,可到如今却还是只能施展一些雕虫小技。”无源子道:“虽说现在的灵气的浓度和环境无法与远古时期相比,不过许多秘笈心法的失传,也使中原武学每况愈下。小友你得天眷顾,相继修习了《抱朴经》和《洗髓易筋经》两本秘笈,最近会使《玄黄经》的人也再现江湖。如果你能再得《玄黄经》心法,集齐三本远古绝世秘笈,到秦岭中你说的那处密谷修行个几十载,或许古籍中记载的诸多神迹能再现人间。”
“两位前辈如此用心栽培弟子,以后但凡有命,弟子无有不遵。”秦戈深深一躬道。
“心中有善念,行事有道义,即可。”如尘大师道。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多以己心度他人。”无源子道长道。
“两位前辈的教诲,弟子铭记于心。”秦戈真心诚意道。
第二日天未亮,无源子道长便匆匆离去,临走时对秦戈道:“待徐姑娘伤势痊愈,可来巴蜀一聚,听闻虎威军也到了成都。”秦戈点头应诺。
如尘方丈也在与当地督武司商议并呈报朝廷,得到允可后,与其共同发布了召集令,号召吴越、江宁、豫章等地的有志之士,十日后到普陀山会合,便前往巴蜀抵御吐蕃的入侵。
一时从者如云,短短数日内就有七千多人齐聚普陀山,还有更多人在赶来的路上。“抗击吐蕃,护我子民。”一路上不少人齐声高呼。
江南的武林有多久没有出现如此壮阔的场面了?一些长者忆及往事,不禁泪湿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