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怡打断了他关于科学岛春晚的趣事分享。
她目光认真地看着他:
“关于第一壁材料,你肯定有更好的、更根本的解决办法吧?”
陈奕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
“有。而且,当初提供给中建集团的示范堆建设图纸,其内部结构和预留接口,本身就是为那种更理想的新材料体系准备的。”
“那现在材料组遇到这么大的瓶颈,你不回去主持大局吗?”李婧怡追问。
陈奕摇摇头,眼神中充满信任:
“我相信他们。孙立他们既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独立攻克自修复材料,甚至弄出了常温超导的样品,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我想看看,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能走到哪一步。如果……如果他们真的卡住了,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会给他们指明方向。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李婧怡看着他眼中那份对伙伴们的期许和放手,明白了他的用意,便不再多说。
与此同时,科学岛材料组会议室。
气氛凝重而专注。
张文轩指着大屏幕上复杂的微观结构图和数据曲线,向在座的专家和团队成员汇报:
“……综上所述,我们这段时间对失效样品进行了深度分析。
纳米钨基复合材料在抗辐照性能上表现优异,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其自修复机制在长期、高强度的中子辐照环境下,存在极限,最终导致氦气泡聚集和脆性断裂。这是材料本身机理决定的寿命问题。”
他顿了顿,提出一个现实方案:
“从工程应用角度考虑,未来在商业堆中,我们可以将第一壁设计成模块化结构,制定严格的定期检测和更换周期。这……是目前看来,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
杨蓉点了点头,语气平和但带着一丝无奈:
“这确实是目前条件下,相对稳妥的办法了。”
然而,坐在一旁的孙立紧皱着眉头,反复看着手中的报告,最终还是用力摇了摇头:
“不行!杨老,张工,这个办法……成本代价太高了!我们搞核聚变,追求的是清洁、高效、近乎无限的能源,是为了让能源变得更普惠、更便捷。
如果因为关键材料寿命问题,就需要频繁停机、拆卸、更换,大幅增加运维成本和停机时间,那我们商业化示范堆的意义在哪里?
我们和现在这些需要不断补充燃料、产生核废料的裂变堆相比,优势还能剩下多少?”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众人都明白孙立话中的道理和那份不甘。
杨蓉看着孙立眼中不服输的火焰,心中既感慨又欣慰,她温和地劝慰道:
“好了,孩子,别太钻牛角尖。科研本就是一步步攀登的过程,这个问题困扰了世界几十年,我们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现在的成绩已经很了不起。
总有一天,我们能找到更完美的解决方案的。”
她心里清楚陈奕必然握有更优的答案,但她更不愿挫伤孙立这份自主攻坚的锐气。
就在这时,会议室角落里,一个一直安静坐着的王景深有些犹豫地举起了手。
杨蓉目光温和地看过去:“景深,怎么了?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
王景深站起身,似乎有些紧张,但还是鼓足勇气开口:
“杨老,孙工,张工,我……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以前……以前跟我爷爷讨论过,但是他……他觉得太激进,风险太高,给否决了。
我不知道现在提出来合不合适,但我觉得,这或许……或许能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孙立闻言,立刻来了精神,追问道:“深哥,你爷爷是……?”
王景深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声回答:“是……就是王老爷子。”
除了杨蓉和几位早已知情的老院士,包括孙立和张文轩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愣住了。
惊讶地看着这个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年轻人。
孙立瞬间肃然起敬,同时也更加急切:
“原来是王老的孙子!快,深哥,说说看,是什么想法?”
王景深受到鼓励,语速加快了些:
“我之前考虑过……或许我们可以放弃全固态的思路,尝试液态金属循环系统。
让面向等离子体的第一壁不再是固体,而是采用流动的液态金属,比如金属锂,或者锂锡共晶合金作为包层。
液态金属理论上可以流动更新,不存在辐照损伤累积的问题,可以实现本质上的长寿命运行。这可能是解决寿命问题的唯一根本途径。”
孙立眼睛一亮,但随即眉头又皱了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液态金属……这个思路确实大胆!但它的难点,液态金属与结构材料的相容性问题、高温下的腐蚀问题、还有在强磁场环境下产生的磁流体动力学效应导致的流动阻力、能量损耗和不稳定性……这些都是世界级的难题!”
王景深叹了口气,点点头:
“是啊……就是因为这些难点几乎看不到解决的希望,所以爷爷当初才否定了这个方向,认为它过于遥远,不切实际。”
孙立看着王景深眼中那份被点燃却又带着遗憾的火花,又扫视了一圈陷入沉思的团队成员,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眼神锐利而充满斗志:
“好!有难点怎么了?有难点才值得我们去攻克!”
“当初搞常温超导,别人也说不可能!搞自修复材料,别人也说我们是异想天开!我们不都闯出来了吗?”
他环视众人,声音铿锵有力:“现在,我决定!材料组立刻分为两个攻关方向!”
“一组,由张工继续负责,优化现有的纳米钨基复合材料,深入研究其失效机理,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作为我们的备选和过渡方案!”
“另一路,”
他看向王景深,以及那些眼中同样燃起火焰的年轻研究员,
“由我亲自带队,联合热工水力、磁流体、腐蚀防护领域的专家,成立液态金属包层攻关小组!
集中力量,瞄准液态金属循环系统的核心难点,全力突击!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羲和的未来,找到那条最优的、可持续的康庄大道!”
“好!”
“干!”
孙立充满激情和信念的话语,瞬间点燃了会议室里所有人的斗志,众人齐声响应,气势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