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却满脸笑意,神色轻松地说道:“嫂嫂,何必这般吝啬,务必将扇子借我一用。只要能保得唐僧顺利过山,我即刻归还于你。老孙向来是个至诚君子,绝非那等借物不还的小人。”
罗刹女听了,愈发恼怒,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骂道:“你这泼猢狲!简直毫无道理,不知分寸!你夺我儿子之仇,我还未报,如今还想借扇,简直痴心妄想!你休要逃走,吃我一剑!”
说罢,便挥剑刺向孙悟空。孙悟空毫不畏惧,手持铁棒,从容迎敌。二人你来我往,激战五七回合。渐渐地,罗刹女体力不支,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手软得难以挥动宝剑,而孙悟空却身强体壮,越战越勇,每一次挥舞金箍棒都虎虎生风。
罗刹女见形势不妙,心中暗暗叫苦,急忙取出扇子,朝着孙悟空用力一扇。然而,孙悟空却纹丝未动,稳稳地站在原地,仿佛生根一般。
孙悟空收起铁棒,脸上挂着一抹得意的笑容,说道:“此番可与上次不同!任凭你怎么扇,老孙若是动上一动,就不算好汉!”
罗刹女见状,又连着扇了两扇。可孙悟空依旧稳如泰山,丝毫未受影响,仿佛那狂风对他来说只是拂面的微风。
罗刹女这下慌了神,脸色变得惨白,急忙收起宝贝,转身奔回洞内,紧紧关上了大门,背靠在门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孙悟空见她关上了门,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拆开衣领,将定风丹含在口中,随后摇身一变,化作一只蟭蟟虫儿,身形轻盈如羽,从门缝里轻巧地钻了进去。
刚一入洞,便听到罗刹女叫嚷道:“渴死我了!渴死我了!快拿茶来!”身旁的近侍女童赶忙提来一壶香茶,“沙沙”地往碗里斟满,顿时茶沫涌起。孙悟空见状,心中暗喜,“嘤”的一声振翅,飞落在茶沫之下。
罗刹女实在口渴难耐,接过茶碗,两三口便将茶水一饮而尽。孙悟空就此顺利进入她的肚腹之中,随即便现出原身,厉声高呼:“嫂嫂,快把扇子借我一用!”
罗刹女大惊失色,急忙喊道:“小的们,前门关上了吗?”众人齐声回应:“关好了。”她又疑惑道:“既然关了门,孙孙悟空怎么会在屋里叫唤?”女童回答道:“是在您身上叫呢。”
罗刹女惊问道:“孙孙悟空,你到底在耍什么把戏?”孙悟空哈哈一笑,说道:“老孙一生行事光明磊落,从不耍弄旁门左道,靠的都是真手段、硬本事。如今我已在嫂嫂您的肚腹之中玩耍,连您的肺肝都看得清清楚楚。我猜您也口渴了,先送您个‘坐碗儿’解解渴!”说着,便猛地把脚往下一蹬。
这一蹬,疼得罗刹女小腹如绞,仿佛有一把利刃在腹中搅动,难以忍受,一屁股坐在地上,叫苦不迭,双手紧紧捂住肚子,脸上满是痛苦的神色。
孙悟空又道:“嫂嫂别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充饥!”说完,把头用力往上一顶。
罗刹女顿时心痛如裂,仿佛心被撕裂一般,在地上翻滚不止,疼得脸色蜡黄,嘴唇发白,冷汗如雨下,只能不停地呼喊:“孙叔叔饶命啊!”
孙悟空这才停下动作,说道:“你这会儿才认出叔叔我呀?看在牛大哥的情分上,暂且饶你一命。快把扇子拿来给我。”
罗刹女赶忙说道:“叔叔,有扇!有扇!您快出来拿吧!”孙悟空道:“你先把扇子拿给我看看,我再出来。”
罗刹女赶忙吩咐女童拿来一柄芭蕉扇,放在一旁。
孙悟空探出头,看到扇子后,说道:“嫂嫂,我既然饶你性命,就不会在你腰肋之下戳个窟窿钻出来,还是从你口中出去吧。你把嘴张开三次。”
罗刹女无奈,只得照做。孙悟空变回蟭蟟虫,先飞了出来,落在芭蕉扇上。
罗刹女浑然不知,连张三次嘴,喊道:“叔叔,您快出来吧。”
孙悟空这才变回原形,拿起扇子,高声叫道:“我在这儿呢!多谢嫂嫂借扇啦!”说罢,迈开大步,向前走去。洞中的小妖们见状,赶忙打开洞门,放他出去。
这孙悟空调转云头,径直朝东路飞去。眨眼间,便按落云头,站在了红砖壁下。
猪八戒远远瞧见,欢喜地叫道:“师父,师兄回来啦!回来啦!”唐三藏赶忙与本庄老者以及沙僧一同出门迎接,众人回到屋内。
孙悟空把芭蕉扇靠在一旁,问老者:“老官儿,就是这把扇子吧?”老者定睛一看,忙道:“正是!正是!”
唐僧面露喜色,说道:“贤徒此番立下大功,为求这宝贝,着实辛苦你了。”
孙悟空摆了摆手,说道:“辛苦倒也不值一提。师父,您可知这铁扇仙究竟是何人?原来她竟是牛魔王的妻子,红孩儿的母亲,名叫罗刹女,又被称作铁扇公主。我到洞外借扇,她便与我说起往日仇怨,还砍了我几剑。
我用金箍棒威慑她,她就用扇子扇了我一下,把我吹得飘飘荡荡,一直刮到了小须弥山。
幸亏遇到灵吉菩萨,他送了我一粒定风丹,并指引我回来的路。我再次回到翠云山,那罗刹女又用扇子扇我,可这次我纹丝未动,她见状便跑回洞里。于是,我变成一只蟭蟟虫,飞进洞里。
正巧她口渴讨茶喝,我便钻到茶沫下面,进了她肚子里,在里面折腾起来。她疼得受不了,不停地求我饶命,还情愿把扇子借给我,我这才饶了她,拿了扇子回来。等过了火焰山,我便将扇子送还于她。”
唐三藏听后,感激不已,师徒众人纷纷向老者拜别。
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大约走了四十里左右,酷热之感愈发强烈,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放进了巨大的熔炉之中。
沙僧忍不住叫嚷:“脚底烫得慌,好似要被烙熟了!”
猪八戒也跟着抱怨:“爪子疼得厉害,这火简直要把我烤熟了!”
连马匹都因地热难耐,比平常跑得更快,可即便如此,却依旧难以向前行进,四蹄在滚烫的地面上不时打滑。
孙悟空见状,赶忙说道:“师父,您先下马,兄弟们也先别走。待我去把火扇灭,等风雨过后,地面凉一些,咱们再过山。”
说罢,孙悟空举起扇子,径直来到火焰旁,用尽全身力气一扇。只见那山上的火光“轰”地一下,烘烘腾起,炽热的火焰犹如一条愤怒的火龙,张牙舞爪地扑来。
他又扇了一下,火势竟比之前猛了百倍,滚滚热浪扑面而来,仿佛要将一切吞噬。再扇一扇,那火焰足有千丈之高,炽热的火舌渐渐朝着他的身体蔓延而来,周围的空气都被烧得扭曲变形。
孙悟空见势不妙,急忙转身往回跑。此时,他的两股毫毛已被烧得干干净净。他径直跑到唐僧面前,大声喊道:“快回去!快回去!火太大了,火来了!”
唐僧赶忙爬上马,与猪八戒、沙僧一起,又往东跑了二十多里,方才停下。
唐僧忧心忡忡地问道:“悟空,这可如何是好呀!”
孙悟空懊恼地丢下扇子,说道:“糟了!糟了!被那家伙给骗了!”
唐三藏听闻,眉头紧锁,心中烦闷,忍不住泪如雨下,哀叹道:“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猪八戒疑惑地问道:“哥哥,你急急忙忙叫我们回来,到底怎么回事?”
孙悟空无奈地解释道:“我用扇子扇了一下,火光就烘烘直冒;扇第二下,火气变得更旺;扇第三下,那火头一下子蹿起千丈之高。要不是我跑得快,恐怕毫毛都要被烧光了!”
猪八戒笑着打趣道:“你平日里总说雷打不伤、火烧不损,怎么如今却怕起火来?”
孙悟空没好气地说道:“你这呆子,全然不懂!那时我时刻用心防备,所以才不会受伤;今日一心只想扇灭火光,既没念避火诀,也没施展护身法术,这才把两股毫毛给烧了。”
沙僧也发愁道:“像这样火势凶猛,西行之路被阻断,究竟该如何是好?”
猪八戒挠了挠头,说道:“要不咱们就挑没有火的地方走呗。”
唐僧赶忙问:“哪个方向没有火?”
猪八戒回答道:“东方、南方、北方都没有火。”
唐僧又问:“那哪个方向有经书?”
猪八戒道:“西方有经。”
唐僧坚定地说道:“我一心只想往有经的地方去!”
沙僧无奈地叹道:“有经的地方有火,没火的地方没经,这可真是进退两难呐!”
师徒四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胡乱商讨着,忽然听到有人喊道:“孙悟空莫要烦恼,且先来吃些斋饭,再商议对策。”
四众回头一看,只见一位老人,身披随风飘动的大氅,那大氅的边角在风中猎猎作响;头戴偃月冠,冠上的明珠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手持龙头杖,杖身雕刻的龙头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脚蹬铁靿靴,每一步落下都沉稳有力。
他身后还跟着一个雕嘴鱼腮鬼。
那鬼头上顶着一个铜盆,盆里盛着些蒸饼糕糜、黄粮米饭。
老人在西路下躬身说道:“我本是火焰山土地,知晓你保护圣僧,却在此处受阻,特来献上斋饭。”
孙悟空问道:“吃斋事小,只是这火焰何时才能熄灭,好让我师父顺利过山?”
土地回答道:“要想熄灭这火焰,必须向罗刹女借来芭蕉扇。”
孙悟空从路旁拾起扇子,疑惑地问:“这不是扇子吗?可为什么这火光越扇越旺呢?”
土地看了看扇子,笑着说道:“此扇并非真的,你被她给骗了。”
孙悟空忙问:“怎样才能得到真扇子?”
那土地微微躬身,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微笑,说道:“若要借到真的芭蕉扇,还得去寻求大力王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