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有一首《南柯子》词,单道的是唐僧摆脱通天河寒冰之灾,踏于白鼋背上登至彼岸之事。
而后师徒四人一路往西而行,正赶上严冬时节,但见那山林之间,光影在烟雾中显得淡漠,山形突兀,棱角分明,于绿水之外更添几分清冷。
师徒们正行之际,前方忽然又现一座大山,将去路牢牢挡住。此山道路狭窄,崖壁高耸,怪石嶙峋,山岭险峻,人马通行极为艰难。
唐三藏在马上赶忙兜住缰绳,唤了声:“徒弟。”
孙悟空忙引着猪八戒、沙僧靠近,侍立一旁道:“师父,有何吩咐?”
唐三藏道:“你们瞧那前面山势高耸,只怕会有虎狼行凶作恶,妖兽伤人害命,此番务必多加小心!”
孙悟空笑道:“师父放心便是,莫要忧虑。我等兄弟三人,性情相投,心意契合,一心归正,只为求得真经。我等使出降妖除魔的手段,还怕什么虎狼妖兽!”唐三藏听了,这才放宽心,催马向前。
行至谷口,众人策马登崖,抬头望去,好一座巍峨大山:山势嵯峨,矗立云霄,峰峦峭拔,直插碧空。那奇形怪状的石头,杂乱堆积,犹如蹲坐之虎;苍劲的松树,斜斜倒挂,恰似腾飞之龙。
岭上鸟儿啼鸣,娇韵婉转,美妙动听;崖前梅花绽放,香气四溢,别具一格。山涧溪水潺潺流淌,透着丝丝寒意;山巅云雾黯淡无光,隐隐透着凶险。
又见那纷纷扬扬的大雪,凛冽刺骨的寒风,山中不时传来饿虎的咆哮。寒鸦寻觅树木,却找不到栖息之所;野鹿找寻巢穴,也难定行踪。真真是可叹赶路之人难以向前,只能皱眉愁脸,把头蒙起。
师徒四人,冒着风雪,浑身哆嗦着,艰难地翻过那巅峰峻岭。远远望去,山凹之中有楼台高高耸立,房舍清幽雅致。
唐僧在马上不禁欣然道:“徒弟啊,这一日又饿又冷,幸好那山凹里有楼台房舍,想必定是庄户人家,亦或是庵观寺院,咱们且去化些斋饭来吃,再继续赶路。”
孙悟空听闻,急忙瞪大眼睛仔细查看,只见那一边凶云隐隐浮现,恶气纷纷弥漫,遂回头对唐僧道:“师父,那边可不是什么好去处。”
唐三藏疑惑道:“明明看见有楼台亭宇,怎会不是好地方?”
孙悟空笑道:“师父啊,您有所不知,这西方路上,妖怪邪魔众多,它们善于点化庄宅。不管是楼台房舍,还是馆阁亭宇,都能变幻出来哄骗行人。
您知道龙生九子,其中有一种名为‘蜃’,蜃所吐出的气,便能化作楼阁浅池之象。倘若遇到大江之上雾气弥漫,蜃便会现出这般景象,倘若有鸟鹊飞腾而过,定会来此歇翅,哪怕成千上万,也尽会被它一口气吞掉。
这东西害人不浅,那一边气色如此凶恶,万万不可进去。”
唐三藏无奈道:“既然不能进去,可我着实是饿了。”
孙悟空道:“师父若真饿了,且请下马,就在这平坦之处坐下,待我去别处化些斋饭来给您吃。”
唐三藏依言下马。猪八戒赶忙拉住缰绳,沙僧放下行李,随即解开包裹,取出钵盂,递给孙悟空。
孙悟空接过钵盂,叮嘱沙僧道:“贤弟,千万不可贸然前进,一定要好生保护师父,让他安稳地坐在此处,等我化斋回来,咱们再往西赶路。”
沙僧点头应诺。
孙悟空又对唐三藏道:“师父,这地方凶险居多,平安甚少,您切莫随意动身去往别处,老孙这就去化斋了。”
唐僧道:“不必多言,只盼你快去快回,我在此处等你。”
孙悟空转身刚要走,却又折返回来,说道:“师父,我知道您坐不住,我给您想个安身之法。”
说着,便取出金箍棒,轻轻一晃,在那平地上画了一个圈儿,让唐僧坐在中间,又让猪八戒、沙僧侍立在左右,将马与行李都放置在近处。
然后对着唐僧合起双掌道:“老孙画的这个圈儿,可比那铜墙铁壁还要厉害,任凭什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都不敢靠近分毫。
但你们千万不许走出这圈外,只需在中间稳稳坐着,便能保您安然无恙;若是踏出圈儿一步,定会遭逢毒手。千万要记住!再三叮嘱!”唐三藏依言,师徒几人便都端端正正地坐下。
孙悟空这才驾起云头,去寻找村庄化斋。一路朝南飞去,忽见前方古树参天,正是一处村庄房舍。
他按下云头,仔细打量起来,但见:积雪欺压着衰败的柳树,薄冰凝结在方方的池塘之上。稀疏的修竹轻轻摇曳,泛出点点青色;郁郁葱葱的乔松,凝着翠色。
几间茅屋仿佛被银装素裹,一座小桥像是斜着砌上了白粉。篱笆边水仙花微微吐露,屋檐下长长地垂着冰凌。飒飒寒风送来奇异的香气,大雪漫天,却不见梅花开放之处。
孙悟空一边漫步观看庄中景色,只听得“呀”的一声,柴门响动,走出一位老者。这老者手拄藜杖,头顶羊裘,身着破旧僧袍,脚蹬蒲鞋。
他拄着杖,仰望着天空说道:“西北风起,明日该是晴天了。”
话未说完,后边便跑出一只哈巴狗儿,对着孙悟空汪汪乱叫。
老者这才转过头来,瞧见孙悟空捧着钵盂,便打了个问讯道:“老施主,我乃东土大唐钦差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适才路过宝地,我师父腹中饥饿难耐,特来贵府化些斋饭。”
老者听了,点头顿杖道:“长老,你且先别化斋,你怕是走错路了。”
孙悟空道:“没错呀。”
老者道:“去往西天的大路,在那正北方,此处距离那里足有千里之遥,你怎不赶紧去找大路前行?”
孙悟空笑道:“正是正北方,我师父此刻就在大路上稳稳坐着,等我化斋回去呢。”
那老者道:“这和尚简直胡说。你师父在大路上等你化斋,就这般千里之遥,就算会走路,也得走上六七日,走回去又得六七日,岂不要把他饿坏了?”
孙悟空笑道:“不瞒老施主说,我才刚刚离开师父,还不到一盏热茶的工夫,便已来到此处。如今化了斋,还得赶忙回去给师父做午斋呢。”
老者一听,心中害怕起来,惊叫道:“这和尚是鬼!是鬼!”急忙抽身往屋里跑去。
孙悟空一把拉住他,道:“施主这是要去哪儿?有斋饭就快化一些。”
老者道:“不方便!不方便!你还是去别家吧!”
孙悟空道:“你这施主,怎这般不通情理!你说我离此有千里之遥,若是再转去别家,岂不又有千里之远?那可真要把我师父饿死了。”
那老者无奈道:“实不相瞒,我家老小六七口人,才刚淘了三升米下锅,还没煮熟呢。你且到别处去转转再来吧。”
孙悟空道:“古人云,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我这贫僧就在这儿等一等吧。”
那老者被缠得不耐烦,恼羞成怒,举起藜杖便朝孙悟空打去。
孙悟空坦然不惧,任凭他照着光头上打了七八下,只当作是给他挠痒痒。
那老者道:“这是个专门找打的和尚!”孙悟空笑道:“老官儿,随便你怎么打,只要把杖数记得明白,一杖一升米,咱们慢慢算。”
那老者一听,急忙扔掉藜杖,跑进去把门关紧,嘴里叫嚷着:“有鬼!有鬼!”吓得一家人战战兢兢,赶忙把前后门都关上了。
孙悟空见他关了门,心中暗自思忖:“这老贼刚才说淘米下锅,也不知是真是假。常言道,道能教化贤良,佛能点化愚钝。且让老孙进去瞧个究竟。”
只见他捻起诀,施展出隐身遁法,径直走进厨房。只见锅里热气腾腾,果然煮了半锅干饭。他便把钵盂伸进去,满满地舀了一钵盂,随即驾云回转。
且说唐僧坐在圈子里,等了许久,仍不见孙悟空回来。他欠起身,惆怅地张望着,说道:“这猴子究竟往哪里化斋去了?”
猪八戒在一旁冷笑道:“谁知道他跑到哪里玩耍去了!还化什么斋,却把咱们留在这儿活受罪!”
唐三藏道:“怎么就叫活受罪了?”
猪八戒道:“师父,您原来不晓得。古人有划地为牢之说,他用棍子划了个圈儿,虽说看似比铁壁铜墙还厉害,可要是真有虎狼妖兽来了,怎么能挡得住?到时候咱们只能白白地送进它们嘴里。”
唐三藏道:“悟能,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猪八戒道:“这地方既不挡风,又不避寒,依老猪看,咱们就该顺着路往西走。等师兄化了斋,驾着云,肯定很快就能追上来。要是有斋饭,吃了再走。如今在这儿干坐了这么久,脚都快冻僵了!”
唐三藏听了这话,就好似晦气星入宫一般,无奈之下,只得依了呆子,师徒几人一同走出圈外。
沙僧牵了马,猪八戒挑起担子,长老则顺着路步行向前。
不一会儿,便来到了那楼阁所在之处,只见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宅院。门外是八字粉墙,还有一座倒垂莲升斗门楼,皆是五色装饰,那门半开半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