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孙悟空请唐三藏上马,自己则在前边背着行李,蹦蹦跳跳地前行。
不多时,他们便越过了两界山。忽然,一只猛虎咆哮着,摆动着尾巴猛扑过来。
唐三藏在马上惊恐万分。孙悟空却在路旁满脸欢喜地说道:“师父莫怕,它这是给我送衣服来了。”
说罢,他放下行李,从耳朵里拔出一根针儿,迎风一晃,瞬间变成碗口粗细的一条铁棒。他双目圆睁,面露兴奋之色,手持铁棒,笑道:“这宝贝,五百多年都未曾用过,今日正好拿出来挣件衣服穿。”
只见他迈开大步,迎着猛虎走去,口中大喝一声:“孽畜!往哪里跑!”那猛虎竟乖乖伏地,一动不动。他高高举起铁棒,运足力气,照头一棒砸下,顿时打得脑浆迸裂,好似万点桃花飞溅,牙齿如珠玉般四处迸射。
吓得唐三藏竟自从马上滚落下来,咬着手指惊叫道:“天哪!天哪!刘太保前日打的斑斓虎,还与它争斗了半日,今日孙悟空竟不费吹灰之力,一棒就将这虎打得稀烂,果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啊!”
孙悟空拖着老虎说道:“师父您稍坐片刻,等我剥下它的皮,做件衣服穿上再赶路。”
唐三藏疑惑道:“老虎哪有什么衣服?”
孙悟空道:“师父您别管,我自有办法。”好一个猴王,他拔下一根毫毛,放在嘴边轻轻一吹,口中喊道:“变!”
毫毛瞬间化作一把牛耳尖刀。他用尖刀从虎腹上挑开皮,往下一剥,完整地剥下了一张虎皮。
接着,他剁去虎爪,割下虎头,割出一块四四方方的虎皮,提起来量了量,说道:“宽了些,一幅可改成两幅。”
于是,他拿起刀,又将虎皮裁成了两幅。收起一幅,把另一幅围在腰间,随手在路旁揪了一条葛藤,紧紧地系住,遮住下体,
说道:“师父,咱们走吧!到了有人家的地方,借些针线,再缝起来也不迟。”
说完,他将铁棒轻轻一捻,依旧变回针儿模样,收在耳中,背起行李,请师父上马。
二人继续前行,唐三藏在马上问道:“悟空,你方才打虎的铁棒,怎么不见了?”
孙悟空笑着解释道:“师父,您有所不知。我这铁棒,本是从东洋大海龙宫得来,名叫‘天河镇底神珍铁’,也叫‘如意金箍棒’。当年大闹天宫,全靠它助我一臂之力。这宝贝能随身变化,要大就大,要小就小。方才我将它变成绣花针儿,收在耳内了。只有要用的时候,才能取出来。”
唐三藏听后,心中暗自欢喜。又问道:“方才那只虎见了你,为何一动不动,任由你随意打它,这是为何?”
孙悟空道:“不瞒师父,莫说是只老虎,就算是一条龙,见了我也不敢放肆。我老孙,有的是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能察言观色,听声辨理。
大起来可顶天立地,量尽宇宙;小起来能缩于毫毛之间,隐显变化,神鬼莫测。剥个虎皮,又有何稀罕?等遇到真正的疑难之处,您再看老孙大展身手!”
唐三藏听了这番话,心中愈发安心,不再忧虑,策马前行。
师徒二人一路走着,说着话,不知不觉间,太阳渐渐西沉。
孙悟空见状,说道:“师父,快些赶路,天色已晚。那边树木郁郁葱葱,想必是有庄户人家,我们得赶紧前去投宿。”
唐三藏依言,策马朝着那处奔去。
来到庄院前,只见庄院古朴,围墙由土坯砌成,院内几间茅屋错落有致,屋前几株老树在微风中摇曳。二人下马。孙悟空放下行李,走上前,大声叫道:“开门!开门!”
不多时,里面走出一位老者,拄着竹杖缓缓而来。只听“唿喇”一声,门开了,老者瞧见孙悟空这般模样,腰间系着虎皮,犹如雷公下凡。
顿时吓得双腿发软,浑身发麻,口中喃喃自语:“鬼来了!鬼来了!”
唐三藏赶忙上前搀扶,说道:“老施主,切莫害怕。他是我贫僧的徒弟,并非鬼怪。”
老者抬头,见唐三藏面貌清奇,这才稍稍镇定下来。问道:“你是从哪座寺庙来的和尚,为何带这恶人到我家门口?”
唐三藏道:“贫僧从唐朝而来,欲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此地,天色已晚,特来贵府借宿一晚,明日天不亮便启程。还望您行个方便。”
老者道:“你虽是唐人,可这个模样凶恶的,却不像是唐人。”
孙悟空厉声高呼:“老丈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唐人是我师父,我是他徒弟!我可不是什么‘糖人’、‘蜜人’,我乃是齐天大圣。你们这一带的人,也有认识我的,我也曾见过你。”
老者疑惑道:“我在何处见过你?”
孙悟空道:“你小时候难道没在我面前扒过柴?没在我脸上挑过菜?”
老者怒道:“你这猴子休要胡说!你住在哪里?我又住在哪里?我怎会在你面前扒柴、挑菜!”
孙悟空道:“我若胡说,便是你儿子!你定是认不出我了,我本是被压在这两界山石匣中的大圣。你再仔细瞧瞧。”
老者这才恍然大悟:“你倒真有些像他,可你是如何出来的?”
孙悟空便将菩萨劝他向善,让他等待唐三藏揭帖脱身之事,详细地对老者讲述了一遍。
老者听后,赶忙下拜,将唐三藏迎进屋内,随即唤来老妻与儿女,把前因后果一一说明,众人听后,皆满心欢喜。
老者又命人看茶。喝过茶后,老者问孙悟空:“大圣啊,你今年高寿了?”
悟空反问道:“你今年几岁了?”
老者道:“我虚度一百三十岁了。”
孙悟空笑道:“你还是我的重子重孙辈哩!我出生的年月,我已记不清了,但只知道在这山脚下,已被压了五百多年。”
老者道:“确有此事,确有此事。我曾听祖公公讲,此山从天而降,压着一只神猴。我幼时见你,头上有草,脸上有泥,倒也不怕。如今你脸上泥去,头上草除,身形显瘦,腰间又围块大虎皮,恰似鬼怪一般,叫人如何不怕?”
一家人听了这番话,都不禁呵呵大笑起来。这老者颇为贤良,当即吩咐准备斋饭。
饭后,孙悟空问道:“你家姓什么?”老者道:“寒舍姓陈。”
唐三藏闻言,赶忙起身行礼道:“老施主,与贫僧算是同宗。”
孙悟空疑惑道:“师父,您姓唐,怎会与他同宗?”
唐三藏道:“我俗家也姓陈,乃是唐朝海州弘农郡聚贤庄人氏。我的法名叫做陈玄奘。只因大唐太宗皇帝赐我为御弟唐三藏,并让我指唐为姓,所以才叫唐三藏。”
老者听闻同姓,愈发欢喜。
孙悟空道:“老陈,多有打扰你家。我已有五百多年没洗澡了,你能否烧些热水,让我师徒二人洗浴一番,临行前定当再次感谢。”
老者立刻吩咐烧汤备盆,点上灯火。师徒二人洗浴完毕,坐在灯前。孙悟空又道:“老陈,还有一事相求,能否借我针线一用?”
老者道:“有,有,有。”随即让老妻取来针线,递给孙悟空。
孙悟空眼疾手快,见师父洗浴后,脱下一件白布短小直裰尚未穿上,便顺手扯过来披在身上,然后将虎皮脱下,拼接在一起,折成一个马面模样,围在腰间,用藤条系紧,走到师父面前道:“老孙今日这般打扮,比昨日如何?”
唐三藏道:“好!好!好!这般才像个孙悟空的样子。”
唐三藏又道:“徒弟,你若不嫌弃这直裰残旧,就穿上吧。”
孙悟空作揖道:“多谢师父赏赐!多谢师父赏赐!”接着,他又去寻来些草料喂马。此时诸事已毕,师徒二人与老者各自回房休息。
次日清晨,悟空早早起身,催促师父赶路。唐三藏穿衣后,让孙悟空收拾铺盖行李。
正准备告辞时,只见老者早已备好洗脸水,又准备了斋饭。用过斋饭后,师徒方才启程。
唐三藏上马,孙悟空在前引路。一路上,他们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不知不觉间,又到了初冬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