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驱车赶到现场。小区环境优雅,事发单元楼下已经拉起了警戒线。死者林悦的遗体已被运走,只留下地面用粉笔画出的人形轮廓。
队长也在现场,看到陈默,有些意外:“你怎么来了?这种案子不用你出马。”
“看看。”陈默简单回答,戴上手套走进了林悦的公寓。
公寓装修精致,充满女性化的细节,但也透着一股刻意营造的“网红”气息。工作台上还放着没吃完的外卖和直播用的补光灯。卧室的床头柜上,放着一个药瓶,是治疗抑郁症的帕罗西汀。旁边,是一封手写的遗书。
陈默拿起遗书。字迹工整,甚至带着一点刻意练习过的花体,内容充满了对网络暴力的控诉、对生活的厌倦、对未来的绝望。情感充沛,逻辑连贯,看起来确实像是一个饱受精神折磨的年轻女孩的绝笔。
笔迹鉴定初步比对,与林悦平时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手写笔记相似。
一切证据都指向自杀。
但陈默的眉头却微微蹙起。他走到窗边,这里是十八楼。窗户大开,窗帘被风吹得微微晃动。窗台上很干净,没有脚印,没有挣扎痕迹。
太干净了。就像李秀梅的天台,赵建国的病房。
他回到工作台前,看着那台价值不菲的直播电脑。电脑已经被技术队封存,准备带回做进一步检查。
“查一下她的直播平台账号,最近有没有异常?财务状况?人际关系?特别是,有没有和鼎峰集团、深蓝科技或者任何可能与G.o.d网络有关联的人或公司产生过交集?”陈默对负责此案的辖区刑警说道。
刑警有些不解,但还是记录下来。“陈队,你觉得这案子……有疑点?”
“不确定。”陈默看着那封遗书,“只是觉得,‘自杀’这个词,最近听得有点太多了。”
他有一种直觉,一座看似休眠的火山,其内部可能正在酝酿着新的喷发。而林悦的死,或许就是第一缕逸出的硫磺气息。
他让虞倩留意林悦的网络足迹和通讯记录,看看是否能发现隐藏在自杀表象下的蛛丝马迹。
回到局里,陈默将林悦案的简要情况放在了G.o.d的卷宗旁边。他没有确凿证据,这更像是一种基于过往经验的警惕。
几天后,虞倩那边关于林悦的调查有了初步结果。林悦的直播账号在过去三个月里,收到过数笔来自不同匿名账户的大额打赏,总额惊人。这些账户经过层层转账,最终来源难以追溯。同时,她的通讯记录显示,在死亡前一周,她曾多次与一个网络虚拟号码联系,内容加密,无法破解。
“打赏来源可疑,加密通讯……这不像普通的网络暴力导致的抑郁症自杀。”虞倩在电话里说。
“能查到那个虚拟号码的归属或者活动范围吗?”
“很难,对方用了高级别的反追踪技术。但最后一次通话的基站定位,大致在……城北那片待开发的废弃工厂区附近。”
废弃工厂区!又是那里!之前那个信号陷阱和爆炸案就发生在那边!
陈默的心猛地一沉。
巧合?还是关联?
林悦的死,恐怕真的不简单。
就在这时,队长脸色凝重地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收到的协查通报。
“陈默,你看这个。”
陈默接过通报。是国际刑警组织发来的,关于沈雨的。通报称,沈雨在瑞士苏黎世短暂停留后,再次消失。但瑞士警方在其曾经入住的安全屋中,发现了一些被销毁的电子设备残骸,技术恢复后,找到了一些残存的通讯记录碎片。
记录显示,沈雨在离开前,曾与一个代号“园丁”(Gardener)的人进行过联系。内容提及“清理杂草”和“播种新的试验田”。
“园丁”?“清理杂草”?“播种新的试验田”?
这像是一种隐喻。“杂草”是指像林悦这样可能接触到某些秘密、需要被清除的个体?还是指像陈默这样不断追查的“异常数据”?
而“新的试验田”……难道G.o.d网络在遭遇一连串打击后,正在试图寻找新的温床,换一种方式,继续他们那危险的“社会优化”实验?
林悦的死,会不会就是“园丁”进行的一次“清理杂草”行动?
而她的死法——看似完美的自杀——是否意味着G.o.d网络改变了策略,从之前相对粗暴的灭口和陷阱,转向了更加隐蔽、更难以追查的“心理操控”或“诱导自杀”?
如果真是这样,那将更加防不胜防。
陈默看着协查通报上沈雨那张冷静的面孔,又看了看旁边林悦案卷宗里那封工整的遗书。
休眠的火山之下,岩浆正在以新的方式涌动。
“园丁”已经拿起剪刀。
而他们,必须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园林中,找出那些被精心修剪过的、致命的“杂草”,并挖出那个隐藏在背后的“园丁”。
新的狩猎,开始了。只是这一次,猎物的伪装,可能更加完美。
林悦案被正式与G.o.d网络并案调查,代号“园丁行动”。陈默的直觉被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如果G.o.d真的转向了更隐蔽的“诱导清除”模式,那么林悦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法医对林悦的遗体进行了更精细的二次尸检,包括毒理学筛查和微观痕迹分析。结果在几天后出来,带来了一个关键的发现:在林悦的指甲缝里,提取到了极微量的特殊植物纤维,以及一种合成信息素的残留。
这种植物纤维不属于她公寓里的任何盆栽,经过植物学家辨认,是一种名为“绝望藤”(despair Vine)的罕见观赏植物的特征纤维。这种植物本身无毒,但其花粉和汁液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被怀疑可能对情绪不稳定者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和抑郁加剧作用,属于灰色地带的“心理影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