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 农历八月廿六, 宜:嫁娶、祭祀、作灶、纳财, 忌:安葬、开市、修坟、立碑。
我叫陈默,但在颤音、慢手和小绿书上,我有几十万个名字各异的“家人”。我是追逐流量的猎犬,是热点风暴中心的常客。津南市这场连绵了快一周的异常大雨刚停,一个新鲜热辣的话题就冲上了同城榜一——泉城广场对面,出现了一棵“恐龙树”。
据说是一棵有些年头的古槐,大雨过后,未经任何人工修剪,枝干虬结盘绕,竟天然形成了一具宛如史前霸王龙的骇人形态。视频里,那棵树在湿漉漉的广场边缘伫立,深褐色的树皮浸饱了雨水,呈现出近似黑铁的冷硬质感,主干微微前倾,一条粗壮的主要枝桠向后凌厉地甩出,活脱脱是霸王龙极具攻击性的尾巴,而树冠部分则分裂出类似狰狞头颅和血盆大口的轮廓,尤其是在夜晚迷离的灯光下,森然欲搏人。
网红们闻风而动,打卡视频层出不穷,#津南恐龙树# 的话题热度持续发酵。这种热度,我自然不能错过。作为精通三平台,深谙流量密码的资深玩家,我敏锐地嗅到了这背后爆款的潜力。
“得亲自去一趟,”我滑动着手机屏幕,看着那些点赞量飞速增长的视频,对旁边正在修剪指甲的女友小雅说,“这个角度,这个光影,拍得都太业余了。要是由我出手,配上点悬疑感的bGm和文案,绝对能再涨一波粉。”
小雅头都没抬,细碎的指甲屑纷纷扬扬:“一棵树而已,长得怪了点,有什么好看的。而且……”她顿了顿,微微蹙眉,“我昨天刷到的时候就觉得那棵树有点……不舒服,说不上来,就是感觉阴森森的。”
我嗤笑一声:“妇人之见。流量就是真理,不舒服就对了!要的就是这种视觉冲击力和话题性。你看,‘都市怪谈’、‘自然奇观’、‘未解之谜’,标签随便贴,精准推送不同受众,这波热点不吃饱,对不起我这‘津南第一导播’的称号。”
我立刻开始规划。设备:高清手机、便携补光灯、小型稳定器。服装:得有点设计感,但不能太刻意。文案要勾人——“津南大雨后惊现‘活’的恐龙树?现场直击,我发现了不得了的细节……”后面再加一串悬念十足的符号和热门话题tag。发布时间选在晚上八点到十点,流量黄金时段。
傍晚,雨彻底停了,但天空依旧阴沉,云层压得很低,空气里弥漫着土腥味和植物腐败的湿润气息。我拉着百般不情愿的小雅,来到了泉城广场。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亲眼见到那棵“恐龙树”时,我的心还是莫名咯噔了一下。它比视频里显得更加高大、更具压迫感。它就矗立在广场边缘的绿化带里,与周围修剪整齐的观赏植物格格不入。那“霸王龙”的形态确实惟妙惟肖,主干形成的躯干肌肉感十足,扭曲的枝干构成了强健的后肢和短小的前肢,尤其是那向后扬起的“尾巴”,线条凌厉,充满了力量感。树皮斑驳皲裂,雨水浸润后颜色深得发黑,仿佛覆盖着一层冷却的熔岩或是干涸的血痂。
树下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多是举着手机直播或拍摄的年轻人,闪光灯此起彼伏,议论声嗡嗡作响。但奇怪的是,人群似乎下意识地与那棵树保持着一段距离,形成一个半弧形的真空地带,没人真的敢靠得太近。
“你看,我没说错吧,是不是很邪门?”小雅紧紧抓着我的胳膊,声音有些发紧。
“正好,要的就是这效果。”我压下心头那丝异样,开始熟练地选取角度,安装设备。我打开补光灯,冷白的光线打在树干上,瞬间将其从昏暗的背景中剥离出来,树皮的纹理和那狰狞的形态在强光下显得更加突兀和刺目。
我调整呼吸,进入工作状态,对着手机镜头开始录制:“家人们,我现在就在津南泉城广场,我身后就是最近爆火的‘恐龙树’!老实说,亲眼看到,比视频里震撼一百倍!你们看这线条,这形态,就像下一秒要活过来扑过来一样!大雨怎么能浇灌出这种形状?是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力量?跟着我的镜头,我们近距离看看……”
我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避开地面的积水,试图寻找更佳的机位。为了拍出与众不同的画面,我决定冒险靠近一些。我绕到树的侧面,这里人少,角度也更刁钻。脚下的泥土异常松软泥泞,仿佛刚被翻动过。靠近了看,那树皮更是粗糙得吓人,裂纹深邃如同刻痕。
就在这时,我的脚踝处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像是被什么细小的东西扎了一下。我下意识地低头看去,只见一截从泥土里露出来的、极其细微的、几乎看不见的暗红色根须,正迅速缩回泥里。痛感很轻微,就像被仙人掌的软刺蹭了一下,我抬脚看了看,皮肤上只有一个微不可查的红点,连血都没出。
“怎么了?”小雅在远处问。
“没事,好像被草棍扎了一下。”我没太在意,注意力很快又被那奇特的树形吸引。我继续拍摄,着重拍了那形似头颅的树冠,以及那条极具冲击力的“尾巴”。
拍摄间隙,我无意中用手指拂过旁边一片低矮灌木的叶片。忽然,一种极其怪异的感觉涌上心头。那叶片的触感,叶脉的纹理,在我指尖变得异常清晰,甚至能模糊地“感觉”到叶片内部细微的水分流动和光合作用的某种……微弱脉动?我猛地缩回手,晃了晃脑袋,把这荒谬的错觉归咎于熬夜和过度兴奋。
终于,素材拍得差不多了。我和小雅准备离开。转身时,我鬼使神差地又回头看了一眼那棵恐龙树。恰逢一阵凉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那声音不像平常树叶的摩挲,倒更像某种低沉、满足的叹息。那霸王龙般的轮廓在摇曳的树枝间,仿佛在夜色中微微动了一下。
我心头一凛,定睛再看,树还是那棵树,一动不动。
“走吧走吧,怪瘆人的。”小雅催促道。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剪辑视频。处理素材时,我放大了几个树干的特写镜头,忽然注意到一些之前忽略的细节。在一些树皮的皲裂处,似乎隐隐渗透出极其细微的、暗红色的粘稠液滴,像凝固的血珠。而在那条“尾巴”枝桠的末端,我调整对比度和锐化后,竟然看到一些细密、尖锐的木刺,排列方式,隐隐透着一种金属般的寒光,像……像某种巨大生物的牙齿?
我心里有些发毛,但更多的是一种发现“独家秘密”的兴奋。这更能佐证我的“悬疑”论调!我刻意强化了这些细节,配上阴森诡异的背景音乐和引导性极强的字幕:“树皮渗血?木刺如牙?这棵恐龙树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视频制作完成,反复检查了几遍,确认悬念拉满,视觉效果炸裂。我在晚上九点整,准时在三平台同步发布。
发布成功后,我长长舒了口气,靠在椅背上,感到一阵疲惫和莫名的口干舌燥。我起身去倒水,一口气灌下去大半杯,却觉得远远不够。那种渴,源自喉咙深处,甚至更深处,像体内有什么东西在疯狂地汲取水分。
我又连喝了两大杯水,才勉强压住那阵古怪的渴意。回到电脑前,刷新了一下页面。就这么短短十几分钟,视频的数据已经开始飙升,点赞、评论、转发数都在快速增长。评论区异常热闹:
“卧槽!Up主拍得太清晰了!这树成精了吧!”
“我昨天白天去的,感觉还没这么吓人,晚上看真是绝了!”
“有没有生物学家或植物学家来解释一下?这正常吗?”
“博主胆子真大,敢靠那么近,我隔着屏幕都感觉窒息!”
“坐标津南,明天组团去探险有没有?”
“只有我觉得这棵树……好像在生长吗?”
在一片惊叹、好奇和恐惧的评论中,也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又是炒作吧?p图痕迹太重了!”
“现在的网红为了流量真是什么都敢编,一棵树都能编出花来。”
“劝博主别瞎搞,这种东西敬而远之比较好,小心惹祸上身。”
对这些质疑,我嗤之以鼻。流量世界就是这样,赞美和诋毁并存,重要的是有关注度。
随着视频热度持续发酵,我开始感到身体有些不对劲。不仅仅是口渴,还有一种……肿胀感。不是吃撑了的那种,而是从骨骼深处,从肌肉纤维里透出来的酸胀,仿佛我的身体内部正在被无形的力量缓慢而坚定地拉伸、改造。我的关节,尤其是肩胛和尾椎骨的位置,传来一阵阵隐晦的深钝痛,像是有什么东西要在那里破土而出。
我烦躁地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关节发出轻微的“咔吧”声。我走到穿衣镜前,想看看自己是不是太累了脸色不好。
镜子里的人,确实是我,陈默。但似乎又有哪里不同。我的眼神似乎比平时更加锐利,瞳孔在灯光下,隐约泛着一种爬行动物般的冷光?我凑近镜子,仔细看,那异样感又消失了。也许只是光线的错觉。
我的注意力被脖子上的皮肤吸引。靠近衣领的地方,皮肤似乎变得格外粗糙,毛孔变得粗大,纹理也有些怪异,像是……像是覆盖了一层极细极浅的、类似树皮般的角质层?我用手摸了摸,触感确实比旁边皮肤要硬一些,糙一些。
我心里猛地一沉,一种冰冷的恐惧沿着脊椎悄然爬升。
我猛地想起在恐龙树下,脚踝那一下微不可查的刺痛,那截迅速缩回泥土的暗红色根须。想起拍摄时,指尖拂过叶片那诡异的“感知”能力。想起那无法缓解的口渴,骨骼深处的酸胀和钝痛……
难道……不是错觉?
我死死地盯着镜中的自己,试图找出更多变化的证据。视线不由自主地向下,落在我刚才握过水杯的手上。我的手指,似乎……变得比平时更粗壮了一些?指甲的颜色也好像更深了,透着一种不健康的青灰色,边缘似乎也有些增厚、变硬……
就在这时,电脑音箱里传来一连串急促的“叮咚”声,是新评论的提示音,密集得如同擂鼓。
我强迫自己移开盯着镜子的视线,回到电脑前。屏幕上,最新刷出的几条评论,让我的血液瞬间变得冰凉:
“博主,你最新发的那个视频,最后几秒你回头看的那个镜头,你肩膀后面的背景,那棵树的影子……是不是动了一下?”
“卧槽!!!楼上我也看到了!不是影子动!是那棵树的‘头’,好像低下来了一点!对着博主的背影!”
“你们有没有发现,博主视频里他自己的声音……好像越来越沙哑,后面甚至带点……嘶嘶声?”
我头皮发麻,猛地扭头看向窗外漆黑的夜色。
津南市的夜晚依旧灯火阑珊,但在我眼中,那熟悉的城市光晕之外,仿佛多了一个巨大、狰狞、正在无声狞笑的阴影,来自泉城广场的方向。
那不仅仅是一棵树。
而我,陈默,精通颤音、慢手、小绿书的网红大V,似乎已经成了它选中的……第一个猎物。或者,不仅仅是猎物那么简单。
身体的异样感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清晰,骨骼的酸胀,皮肤的粗糙,喉间的干渴……都在无声地宣告着一个可怕的事实——
某种违背常理,触及生命本源恐惧的变化,已经在我体内悄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