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敏捷地窜到贾东旭身旁,一把背起他就往医院冲。易忠海和秦淮如紧跟其后。
经诊断,贾东旭只是体虚气短导致昏厥,声带暂时性失声,医嘱回家静养,适当进补即可。易忠海这才放下心来——这位养老倚仗可绝不能有闪失。
院内,一大妈将百元钞票交给杨建后便匆匆离去。众人见状也各自散去。
杨建将钱递给马晓灵:姐,这是贾家赔你的医药费。
好弟弟,多亏有你!马晓灵握着钞票连声道谢,抽出五十元执意要分给杨建。
真不用。
一定收下,要不是你,姐姐哪能拿到这钱。马晓灵眉眼含笑。这可是她头回捏着这么厚一沓钱。
嘘!姐,这是医药补偿,可不是什么外快。杨建连忙压低声音提醒。
对对,是医药费。马晓灵会意点头。
那姐你先歇着,我回屋了。杨建说着转身离去。
弟弟,这钱......
马晓灵欲言又止,最终将话咽了回去。
见杨建已闭门进屋,她只得作罢,暗忖日后再寻机会补偿。
攥着钱袋回屋时,她的脚步轻快得几乎要跳起来。
灶台前,杨建揭开锅盖的刹那愣住了——系统空间里赫然躺着七八扇处理好的猪肉。难怪集市上扑了个空,今晚的菜单倒有了着落。
指尖划过冰凉的肉块,他嘴角微扬。除了那只总往空间里塞东西的黑老鼠,还能是谁?自打共享了系统空间,隔三差五就有惊喜:脆梨、蜜枣、肥母鸡,如今连猪肉都登场了。
夜色如墨染透窗纸时,杨建悄声拨开门闩。
3:17Am,自行车碾过东单胡同的月光。拐角阴影里闪现的盯梢者,正是那日院门外的熟面孔。
鼠哥在里头。对方搓着手哈腰,活像见了猫的耗子。
耳房的煤油灯将人影投在窗棂上。黑鼠顶着青黑的眼圈抬头,手里账本啪嗒掉在地上:杨...杨哥!
杨建踹开矮凳坐下,目光扫过对方涔涔的额汗:数钱数到手抽筋了?
“黑鼠,真是麻烦你了!”
杨建拍了拍对方肩膀。
黑鼠咧嘴一笑:“杨同志,别客气,有这么好用的系统空间,不用白不用。”
他随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记得按时休息,别硬撑。”
杨建语气严肃了些。
这些死士可都是宝贵资源,万一累垮就亏大了。
“放心吧杨同志,我心里有数。”
黑鼠摆摆手,露出轻松的表情。
“最近生意怎么样?”
杨建切入正题。
这才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
黑鼠立即掏出账本:“过去七天净赚6800块,详细记录都在这儿。”
“这么多?!”
杨建着实吃了一惊。
要知道在八十年代,万元户都算得上是富豪了。
虽然离百万目标还很遥远。
他仔细翻阅账目明细:
白梨5000斤,收购价5分\/斤,售价3毛,利润1250元
白梨3000斤,同上,利润750元
冬枣5000斤,进价3分\/斤,卖2毛5,赚1100元
活鸡50只,进价2元\/斤,卖5元,获利150元
猪肉2000斤,成本5毛\/斤,售价1块5,净赚1500元
......
每行数字背后,都是基层人员辛勤的汗水。
看着累计出的6800元净利润,杨建不禁感慨:
这钱赚得确实不容易。
“辛苦了,黑鼠。”
他真诚地说道。
“杨同志,不麻烦的,就当去乡下散个心,路上还能休息,一点都不辛苦。”
黑鼠咧嘴一笑。
比起其他人用驴车拉货、用竹筐一点点背进城,他可轻松多了。那些人费劲力气也运不了多少,他却能一口气拉几千斤,还不用费什么劲儿。到了**直接卸货,方便得很。
“成!”
杨建点头。
这法子他清楚,就是懒得折腾,不然也能试试。
“杨同志,6800块都在这儿了。”
黑鼠拎出个布袋子,搁在杨建面前。
“我拿5000,剩下的你留着周转。要是碰上大单子缺钱,直接从系统空间拿,事后补上就行。”
杨建抽走5000塞进系统空间——这儿比哪儿都保险。
“明白!”
黑鼠干脆应下。
“没别的事我先走了。”
杨建起身告辞。今天就是来瞅瞅收益,既然运作顺利就让黑鼠继续干,回头再来查看。
“对了杨同志,许半夏想要咱们的货,能给吗?”
黑鼠突然问道。眼下收来的货全由死士分销,连他手下都插不上手。倒是许半夏胆大,直接找上门要货。卫老四没敢做主,黑鼠也等着杨建定夺。
“行。”
杨建干脆点头。
扶一把许半夏没问题。这女人本就能成商界翘楚,起步时搭把手正合适。
“好嘞!”
黑鼠爽快答应。
晚霞渐染时分,杨建踏着暮色归院。
转过巷角,闫家一派喜庆气象跃入眼帘——窗棂上朱红双喜格外醒目,孩童嬉闹声与邻里谈笑交织。不必细想便知,定是闫解成迎娶于莉的好日子。
来得正好!
闫阜贵端着糖碟迎面而来,袖口还沾着些许喜糖碎屑。他挑了两颗饱满的枣泥糖塞进杨建掌心:沾沾喜气!
同喜。杨建将糖粒捏在指尖,愿新人珠联璧合。
闫老师眉开眼笑地拱拱手。杨建不再多言,径自推车往后院去。车轮轧过青砖时,瞥见中院墙根下鼻梁泛青的贾东旭正扯着嘴角假笑,那贾婆子更是用眼刀子剜人。
嗤——
贾东旭从牙缝里漏出半声冷哼,活像被捏住脖子的鸡崽。母子俩憋着满肚子咒骂,前日挨的拳脚印子还在作痛,到底没敢吐出半个脏字。
杨建唇角微扬,车把一扭,铃声叮当没入后院薄暮中。
刘家的门虚掩着,刘光齐依旧被捆在屋里。近半个月的囚禁使他眼窝深陷、面色惨白,活像个牢里蹲的犯人。
刘海忠生怕儿子逃跑,至今不肯松绑。
不得不说这人实在心狠,难怪几个儿子都不愿给他养老。
可这般捆着非但留不住刘光齐,反倒会逼他逃走——只怕绳子解开那天,就是父子永别之时。
杨建瞥了一眼便不再理会,推着自行车径自回屋。
他刚收到消息,大领导要提拔他当副主任。虽说任命书还未下达,但对走上领导岗位这事儿,他心底难免泛起期待。
71:林大海冲上八级钳工!
红星轧钢厂一车间里,杨建正测量刚打磨好的零件合格率。林大海突然捧着零件过来:杨师傅,我现在七级特等水平很稳定,想试着加工异形件。
这话让谢全才惊得连尊称都忘了:林大海你没吹牛吧?
我机台那边有刚车出来的特等件,不信自己看去。林大海嗓门洪亮。
前几天你还是上等水准,眨眼就特等了?谢全才觉得这事邪乎。他转到林大海工位前,抄起几个零件挨个测量——全是最顶尖的特等规格,精度分毫不差。
见了鬼了!谢全才盯着量具直瞪眼。这水准要是真的,林大海简直和杨建一样成了妖孽般的天才。
众人纷纷被这一幕吸引过来。
了解情况后,他们逐一测量林大海的操作水准,结果全都显示为特等级别。
天,这种情况简直难以置信!
太震撼了,林师傅竟然能保持特等水准,我记得他前几天才刚达到上等水平。
这天赋简直快赶上杨师傅了。
根本没得比!杨师傅才二十出头,再说了,要不是杨师傅悉心指导,林师傅怎么可能进步这么快。
难怪最近杨师傅总是找林师傅,原来是要培养他成为八级钳工。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脸上写满了震惊。他们万万没想到林大海的技艺提升如此神速,竟能与杨建比肩。
所有人都将这份成就归功于杨建。要不是这些天杨建不间断地指导,想在七级钳工级别达到特等水平简直是天方夜谭。想到这,众人对杨建越发钦佩,投向他的目光也愈发崇敬。
来,用我这个工位打磨吧,图纸就在操作台上。
杨建干脆利落地让出了自己的位置。
对此他丝毫不感到意外。当初给林大海共享八级钳工记忆时,对方就已经具备八级水平。这些天不过是熟悉流程,在众人面前走个过场罢了。
林大海毫不迟疑地坐上杨建的工位,拿起特殊零件的图纸仔细研读技术标准。
他先认真调试设备,清理工作台面,调整各项参数。准备就绪后,才拿起特殊零件原材料,开始在车床上进行精密打磨。
杨建安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早已预知结果的他显得格外从容。
谢全才等人却紧张得屏住呼吸。
他们生怕打扰到林大海,导致测试失败让这位新晋高手遭受打击。
吕水田踱步经过时,瞧见杨建和谢全才等人都围在一起观望,便也凑上前去。
林大海正专注打磨特殊零件,吕水田见状面色骤变,急忙捂住嘴不敢出声。紧要关头若因他出差错,非得扇肿自己的嘴不可。
时间悄然流逝,围观者越聚越多。但在吕水田眼神示意下,众人都屏息凝视着林大海的操作。
半小时后,林大海停手拿起量具检测零件。在场众人屏住呼吸,目光灼灼等待结果。
杨师傅,合格,等级评定为初级!林大海举着零件转身汇报,却被黑压压的百余号围观人群惊得一愣。
杨建接过零件亲自复核:确认为合格特种零件,初级水平。
太好了!
咱们车间又添了个八级工!
欢呼声顿时炸开。吕水田激动得蹦起来,一个猛子扎过去熊抱住林大海——他原想拥抱杨建,但知道对方不喜肢体接触。
吕主任...勒得喘不过...气了!林大海挣扎着喊道。
哎哟林师傅!吕水田这才松手。
很快,林大海晋升八级钳工的消息传遍车间。所有人都清楚这是杨建悉心培养的成果,敬佩之情更甚,求教之心愈发迫切。
厂里广播反复警告,任何人不得干扰杨建工作,违者重罚。这条禁令让工友们只得远远观望,无人敢上前搭话。
几家欢喜几家愁。
最坐立不安的当属易忠海。昔日对他恭敬有加的吕主任日渐冷淡,就连高级钳工们也公然顶撞他。随着新晋八级钳工的出现,他的威望直线下跌。想到这些年自己打压同僚的手段,易忠海预感到报复的浪潮即将涌来。
贾东旭听闻消息后面如土色。刚升五级钳工的那点沾沾自喜,在杨建接连培养出八级钳工的事实面前碎得干净。两人的差距已如天堑,绝望彻底吞没了这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