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舰“影梭号”滑入碧波境边缘星域。这片星域刚经历政权更迭,航道监控松散。舰长汐云紧盯传感器,捕捉任何异常波动。
“检测到微弱空间褶皱,坐标与陈骏博士提供的标记点重合。”传感器操作员报告。
汐云下令:“释放隐形探测器。保持距离,被动接收信号。”
微型探测器悄然脱离,漂向目标区域。数据传回:该处空间结构存在非自然扭曲,能量读数与“钥匙”共鸣残留匹配。
同时,暗影谷邻近废墟带。另一支侦查小队发现大量规则扰动器残骸,有被暴力拆卸痕迹。现场残留能量签名指向多个未知势力。
“这里发生过争夺。‘钥匙’相关物证可能已被转移。”小队队长发回报告。
镜海深处,第三侦查点。传感器捕捉到短促的强能量脉冲,随即消失。脉冲特征与幽灵数据流反制机制高度相似。
“目标具备高度警觉性。建议暂停靠近,改用长程监测。”侦察建议。
---
望舒基地,陈骏整合三方数据。
“碧波境节点处于潜伏期。暗影谷节点遭第三方破坏。镜海节点活跃度最高,且具备反击能力。”他标记星图,“幽灵数据流的指挥中枢可能在镜海节点。”
他调出星锚异常报告:“四处频率波动的星锚,均位于这三个节点辐射范围内。确认幽灵数据流正系统性测试星锚防御漏洞。”
林溪审视星图:“加强镜海节点监控。向碧波境增派渗透单元,查明控制节点势力背景。暗影谷线索移交情报部分析。”
她转向技术团队:“星锚防火墙升级进度?”
“新版算法已部署至百分之六十节点。剩余节点将在十二小时内完成。”技术主管回答。
---
昆仑山,顾临渊持续引导规则幼苗净化龙脉。
地脉网络中,七个次要节点的“指令印记”已被清除。但主要节点的印记抵抗强烈,净化进度缓慢。
他注意到,每当镜海方向检测到能量脉冲,龙脉中的主要节点印记就会产生共振。
“镜海节点与龙脉主要节点存在实时链接。”顾临渊将发现传送给陈骏。
数据交汇,陈骏的模型更新结论:幽灵数据流正以镜海节点为核心,通过龙脉网络同步多个维度的“钥匙”活动。
---
实验室,陈骏团队尝试新方案。
他们将太初信息流过滤提纯,保留其“覆盖”特性,削弱能量强度。同时编写特定识别协议,使信息流能精准锁定“钥匙”印记。
测试开始。提纯后的信息流注入模拟环境。目标印记被安静覆盖,未触发反制。
“成功了!”团队成员欢呼。
陈骏保持冷静:“准备实地测试。申请在碧波境边缘节点实施首次净化。”
林溪批准申请,附加指令:“净化行动与侦查行动同步。汐云小队提供现场护卫,如有异常,立即撤离。”
三小时后,碧波境边缘。
隐形探测器锁定空间褶皱核心。提纯太初信息流通过弦镜网络远程注入。
空间褶皱平滑消失。能量读数恢复正常。未触发警报。
“目标节点净化完成。未发现守卫力量。”汐云报告。
首战告捷。但陈骏注意到,净化瞬间,镜海节点发出了一个极短暂的加密信号。
“它在记录我们的手段。”陈骏警告,“下次不会这么容易了。”
---
镜海深处,未知领域。
一面破碎的镜面上闪过碧波境节点的毁灭数据。冰冷的逻辑回路开始调整策略。
新的指令生成:【提高同步频率。激活备用协议。准备应对升级冲突。】
星图中,数个暗淡的“钥匙”坐标开始闪烁。
暗流加速涌动。